繡隱莊·其一原文
曉促鐘聲逐俊髦,爭如早脫驥驎槽。
螭頭彩筆三春夢,馬首紅塵十丈高。
懶說畏途重御轡,沉思宦海尚驚濤。
浮生了卻邯鄲枕,風月蓬山滿背鰲。
詩詞問答
問:繡隱莊·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李珊
問:繡隱莊·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繡隱莊·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珊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珊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豪韻
參考注釋
俊髦
才智傑出之士
爭如
(1).怎么比得上。 前蜀 韋莊 《夏口行》詩:“雙雙得伴爭如雁?一一歸巢卻羨鵶。”《秦併六國平話》卷上:“龍虎未能爭社稷,爭如兩個上將軍?” 元 馬致遠 《岳陽樓》第二折:“爭如我蓋間茅屋臨幽澗,披片 * 坐法壇?”
(2).猶怎奈。 唐 駱浚 《題度支雜事典庭中柏樹》詩:“爭如燕雀偏巢此,卻是鴛鴦不得棲。” 宋 晏幾道 《臨江仙》詞:“爭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3).猶不如。 宋 辛棄疾 《婆羅門引》詞:“爭如不見;才相見、便有別離時。”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八:“譬如往日害相思,爭如今夜懸樑自盡,也勝他時憔悴死。”《三國演義》第十九回:“ 玄德 既知能啖父,爭如留取害 曹瞞 。” 清 丁澎 《見燕》詩:“相期定似逢寒食,乍見爭如説故鄉。”
螭頭
(1).古代彝器、碑額、庭柱、殿階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龍頭像。亦借指殿前雕有螭頭形的石階等。 唐 姚合 《寄右史李定言》詩:“纔歸龍尾含雞舌,更立螭頭運兔毫。”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我朝翰林皆史官,立班雖近螭頭,亦遠在殿下。”《紅樓夢》第十七回:“青松拂檐,玉蘭繞砌;金輝獸面,彩煥螭頭。” 康有為 《游金陵明故宮及孝陵秦淮舊板橋》詩:“虎踞龍盤猶有夢,摩桫翁仲立螭頭。”
(2).見“ 螭頭官 ”。
彩筆
畫彩 * 畫用的筆或彩色的圖畫筆
三春
(1).春季三個月:農曆正月稱孟春,二月稱仲春,三月稱季春。 漢 班固 《終南山賦》:“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氣肅清,周覽八隅。” 唐 李白 《別氈帳火爐》詩:“離恨屬三春,佳期在十月。” 元 宋方壺 《鬥鵪鶉·踏青》套曲:“嬌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帶青山。” 劉大白 《春盡了》詩:“算三春盡了,總應該留得春痕多少。”
(2).指春季的第三個月,暮春。 唐 岑參 《臨洮龍興寺玄上人院同詠青木香叢》詩:“六月花新吐,三春葉已長。” 清 姚鼐 《乙未春出都留別同館諸君》詩:“三春紅藥熏衣上,兩度槐黃落硯前。”
(3).三個春天,即三年。 晉 陸機 《答賈謐》詩:“游跨三春,情固三秋。”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將還京洛》詩:“兩載求人瘼,三春受代歸。”原註:“到任十二箇月,除替未及三年。”
馬首
(1) 馬頭
(2) 指作戰時主將的馬首所向
馬首裂。——明· 魏禧《大鐵椎傳》
瞻余馬首。——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紅塵
(1) 鬧市的飛塵,借指繁華的社會
紅塵百戲
(2) 佛教指人世間
看破紅塵
畏途
險惡可怕的路徑,比喻做起來很危險和艱難的事
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難》
他將此視為畏途
御轡
(1).馬韁繩。喻指控制、約束之物。《後漢書·虞詡傳》:“法禁者俗之隄防,刑罰者人之御轡。”一本作“ 銜轡 ”。
(2).駕馭車馬。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太保步陸逞神道碑》:“豈若五王登朝,必司賓主之禮;六龍御轡,取定鸞和之節。” 倪璠 註:“駕部掌車輿牛馬等物,故云是矣。”
(3).比喻控御天下。 南朝 梁 沉約 《齊明帝謚議》:“御轡不迷,寧藉聽於襄野;大川可濟,不待備於舟檝。”
沉思
深思
沉思默想
宦海
官場;喻為官如同海水似的起伏跌盪
宦海風波,實難久戀。——《儒林外史》
驚濤
令人驚恐的波濤
驚濤拍岸。——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浮生
語本《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虛浮不定,因稱人生為“浮生”。 南朝 宋 鮑照 《答客》詩:“浮生急馳電,物道險絃絲。” 唐 元稹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詩:“自言行樂朝朝是,豈料浮生漸漸忙。” 明 王錂 《春蕪記·宴賞》:“浮生回首如馳影,能消幾度閒愁悶。” 茅盾 《追求》三:“永別了!如夢的浮生,謎一樣的人生!”
了卻
了結;辦理好
這就了卻了我的一樁心事
邯鄲枕
唐 沉既濟 《枕中記》載: 盧生 於 邯鄲 客店中遇道士 呂翁 ,翁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當令子榮適如志。”其枕青瓷,而竅其兩端。生就枕入夢,歷盡人間富貴榮華。夢醒,店主蒸黃粱未熟。後因以“邯鄲枕”喻虛幻之事。 宋 蘇軾 《送安節》詩:“一杯歸誦此,萬事 邯鄲 枕。” 金 元好問 《送杜招撫歸西山》詩:“ 邯鄲 枕上人初覺,《秋水篇》中物已齊。” 清 惜秋 旅生 《維新夢·入夢》:“愁中欲借 邯鄲 枕,悽惻神鷄不可聽。”
風月
(1) 本指清風明月
初秋涼夕,風月甚美。——《南史·褚彥回傳》
(2) 男女情愛
如今長大了,漸知風月。——《紅樓夢》
蓬山
(1).即 蓬萊山 。相傳為仙人所居。 南朝 梁 沉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望 玄洲 而駿驅,指 蓬山 而永騖。” 唐 李商隱 《無題》詩:“ 蓬山 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棲真》:“舊人重到, 蓬山 路通。”參見“ 蓬萊山 ”。
(2).官署名。秘書省的別稱。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更掌蓬山之務,麟圖緝謚。”《舊唐書·劉子玄傳》:“蓬山之下,良直差肩;芸閣之中,英奇接武。” 宋 陸游 《喜楊廷秀秘監再入館》詩:“公去蓬山輕,公歸蓬山重。”參見“ 蓬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