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豫省五縣旱,南望日切憂。
後三縣被澤,兩縣赤地猶。
茲乃接佳信,胥蒙渥澍優。
已種之大田,助長浡如油。
即未種之地,蕎豆可卜收。
額手為民慰,稍因解惄愁。
然西成期遠,時若祝登秋。
先是河臣奏,堤夫闕陳留。
種柳既欠數,官地侵種偷。
欲敕地方官,督責愚民流。
彼在河言河,固屬職分修。
予謂此可寬,憐斯災地儔。
恕前禁其後,副予民瘼求。
詩詞問答
問:《河南巡撫何裕城奏報被旱五縣得雨普種情形詩以志慰》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尤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十
2. 今歲豫省各府州屬春夏間均得有雨澤惟汲縣新鄉封邱獲嘉陳留等五縣被早屢經降旨令何裕城早籌撫恤並酌借籽種口糧以資接濟
參考注釋
五縣
指 漢 代 長安 附近的 長陵 、 安陵 、 陽陵 、 武陵 、 平陵 五縣。《文選·張衡·<西京賦>》:“五縣游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剖析毫釐,擘肌分理。” 李善 註:“五縣,謂五陵也, 長陵 、 安陵 、 陽陵 、 武陵 、 平陵 。”參見“ 五陵 ”。
望日
農曆每月十五或十六日
望日前後。——清· 林覺民《與妻書》
七月望日。——清· 袁枚《祭妹文》
切憂
近憂。 漢 班彪 《北征賦》:“舍 高 亥 之切憂兮,事 蠻 狄 之遼患。”
赤地
光禿禿的土地;災荒後的不毛之地
晉國大旱,赤地三年。——《韓非子·十過》
誓把赤地變沃野
大田
(1) 面積很大種有作物的田地
大田還沒有開鐮,人們都呆在家裡打雜
(2) 指良田
助長
幫助成長;促使增長
言過其實的吹捧文章大大地助長了這位青年作者的自高自大
額手
以手加額(表示慶幸)
西成
謂秋天莊稼已熟,農事告成。《書·堯典》:“平秩西成。” 孔穎達 疏:“秋位在西,於時萬物成熟。” 唐 高適 《東平路中遇大水》詩:“稼穡隨波瀾,西成不可求。”
時若
四時和順。 唐 白居易 《為宰相賀雨表》:“臣聞聖明在上,刑政葉中,則天地氣和,風雨時若。” 宋 蘇軾 《春祈諸廟祝文》:“願疾沴之不興,庶風雨之時若。”
登秋
(1).秋收。 三國 魏 曹植 《喜雨》詩:“嘉種盈膏壤,登秋必有成。” 南朝 齊 謝朓 《賽敬亭山廟喜雨》詩:“登秋雖未獻,望歲佇年祥。”
(2).入秋,進入秋涼。 唐 孟浩然 《他鄉七夕》詩:“緒風初減熱,新月始登秋。”
先是
在此以前。多用於追述往事之詞
先是庭中通南北為。——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先是貝勒統軍。——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河臣
指河道總督。《清史稿·河渠志一》:“ 曜 又言:‘向來沿 河 州縣,本歸 河 臣兼轄,員缺仍會 河 臣題補,遇有功過, 河 臣亦應舉劾,尚無呼應不靈之患。’”
堤夫
修築或管理堤壩的民夫。 清 夏炘 《學禮管釋·釋溝洫井田異制》:“治溝洫之夫,與後世之淺夫、堤夫相似,淺夫、堤夫皆募民為之,或按畝派夫,民自僱役。”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六·魚腹書》:“﹝ 張太室 ﹞渡河至 荊隆口 龍王廟下,見堤夫買得大鱣魚,長六尺許。”
官地
(1).屬於官府的土地。《後漢書·劉盆子傳》:“帝憐 盆子 ,賞賜甚厚,以為 趙王 郎中。後病失明,賜 滎陽 均輸官地,以為列肆,使食其稅終身。” 元 宋無 《廢宅》詩:“蛙鳴私地為官地,燕認新人是故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四回:“他上條陳時,原是看定了一片官地,可以作為基址的。” 魯迅 《吶喊·藥》:“西關外靠著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塊官地。”
(2).指為大家所共有的土地。 梁斌 《紅旗譜》一:“我那大哥!這你還不明白?那不是什麼砸鍾賣銅頂田賦,他是要砸鍾滅口,存心霸占河神廟前後四十八畝官地。”
地方官
舊稱主管地方政務的官員。如知府、知縣等。 清 李漁 《奈何天·助邊》:“稟老爺,那地方官説,年歲凶荒、民窮財盡,一毫也催徵不起,故此分文無解。”《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潘三哥 所做的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訪拿他的。”《袁世凱演義》第三回:“太監 李蓮英 又象過去一樣公開收受賄賂……甚至地方官每天所供的御膳也要納‘宮門費’才肯遞上去。”
督責
督察責罰;督促責備。《呂氏春秋·驕恣》:“故若 簡子 者,能厚以理,督責於其臣矣。”《史記·李斯列傳》:“夫賢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責之術者也。” 司馬貞 索隱:“察其罪,責之以刑罰也。” 唐 柳宗元 《田家》詩之二:“各言官長峻,文字多督責。” 清 侯方域 《豫省試策五》:“不正其本,而躬行督責,天下豈信之哉?” 葉聖陶 《倪煥之》三:“學生做這些事,那樣地勤奮,那樣地自然,那樣地不用督責,遠超過對於其他作業。”
愚民
(1) 愚昧無知之民
(2) 使人民變得愚昧無知
* 策
職分
(1) 職務範圍內應盡的責任
忠陛下之職分。——諸葛亮《出師表》
為君之職分。——明· 黃宗羲《原君》
(2) 又
職分難明。
(3) 官職;官位
其後
在某時之後
其後,事情仍無起色
民瘼
民眾的疾苦。語本《詩·大雅·皇矣》:“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馬瑞辰 通釋:“《漢書》、《潛夫論》及《文選》注,並引作‘求民之瘼’。”《後漢書·循吏傳序》:“廣求民瘼,觀納風謡。” 唐 孫樵 《武皇遺劍錄》:“民瘼其瘳,國用有加。” 宋 李綱 《與秦相公書》之十二:“入境之初,詢問民瘼。耆老皆雲,累年以來,既盜賊之所蹂踐,又科需之所搔擾。” 明 方孝孺 《書學齋佔畢後》:“此非躬歷其事,而深究民瘼者,不能述斯言也。” 清 龔自珍 《水調歌頭·竹嶼病起賦一詞送別》詞:“帝念東南民瘼,一髮牽之頭動,親問六州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