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言原文
羽毛雖輕,可重鉤金。
舟固浮川,漏水亦沉。
強弩之末縞弗穿,世間萬事難期全。
欲求不殆在知止,非不知止因難已。
舉棋忌屢更,天道好謙而惡盈。
兵凶戰危事,此語誠非假。
事後曰曾料,豈足謂智者。
詩詞問答
問:雜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雜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七十一
參考注釋
羽毛
(1) 鳥類的毛
(2) 鳥羽和獸毛,比喻人的名譽
鉤金
帶鉤上的黃金。謂數量雖少,但仍值得珍貴。 清 唐甄 《潛書·非文》:“ 秦 以上之言雖少也,重於鉤金。”
漏水
(1) 成滴狀或細流狀流下的液體
(2) 蒙蒙陣雨或細雨般的淋浴
(3) 成滴狀的降下或漏下
我們要不要叫一位管工來修理這幾處漏水
強弩之末
強弩所發的矢,飛行已達末程。比喻強大的力量已經衰弱,起不了什麼作用。世間
人世間;世界上。《百喻經·觀作瓶喻》:“諸佛大龍出,雷音徧世間。”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三:“有飲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唐 裴鉶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間非老奴不能斃此犬耳。” 宋 陸游 《高枕》詩:“高枕閒看古篆香,世間萬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藝到極精處,皆可成名,強如世間浮泛詩文百倍。” 楊朔 《滇池邊上》:“自古以來,人們常有個夢想,但願世間花不謝,葉不落,一年到頭永遠是春天。”
萬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萬事如意
欲求
指慾念和要求
不殆
不危險,不會失敗
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孫子·謀攻》
知止
(1).謂志在達到至善的境地。語本《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 朱熹 集註:“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 唐 柳宗元 《酬婁秀才寓居開元寺》詩:“味道憐知止,遺名得自求。” 宋 程頤 《四箴·聽箴》:“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閑邪存誠,非禮勿聽。”
(2).謂懂得適可而止;知足。《韓詩外傳》卷五:“貪物而不知止者,雖有天下不富矣。”《新唐書·李靖傳》:“﹝ 靖 ﹞會足疾,懇乞骸骨,帝遣中書侍郎 岑文本 諭旨曰:‘自古富貴而知止者蓋少……公今引大體,朕深嘉之。’”《四遊記·鐵拐獨步遇師》:“知止不求才,金睛半倦開;振衣千仞岡,何必戀塵埃?” 清 唐孫華 《九月十八日高詠堂小集分韻得平字》:“量力宜知止,適志在無營。”參見“ 知止不殆 ”。
非不
非常;極其。《敦煌變文集·唐太宗入冥記變文》:“□□將書來苦囑,非不慇懃。” 蔣禮鴻 通釋:“‘非不殷勤’,就是非常殷勤,極其殷勤。”
天道
自然規律
天道變化。——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兵凶戰危
語出 漢 晁錯 《言兵事疏》:“雖然,兵,兇器;戰,危事也。故以大為小,以彊為弱,在俛卬之間耳。”後以“兵凶戰危”謂戰事兇險可怕。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兵凶戰危,非安全之道。” 郭孝成 《民國各團體之組織》第一節:“當此兵凶戰危之秋,所有受傷軍兵,顛臥戰綫,咻噢呻吟,慘不忍覯。”
事後
事情發生或處理、了結以後。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二》:“夫既不能修善於平日,而又不能敬謹於事後。” 魯迅 《集外集拾遺·關於<子見南子>》:“當時及事後,皆毫無動靜。”
智者
有智謀或智慧過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