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縣行宮作原文
乘涼侵曉行,駐蹕亦率早。
過午㬢放炎,車歇馬歸皂。
僕役已休息,風樹陰眠飽。
行宮雖弗寬,爽塏足靜好。
既不染煩囂,用因味理道。
詩詞問答
問:密雲縣行宮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密雲縣行宮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八部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三十一
參考注釋
乘涼
為避熱而在陰涼處歇息
侵曉
天色漸明之時;拂曉
駐蹕
皇帝后妃外出,途中暫停小住
一昨駐蹕金墉,備嘗遊覽。——《周書·宣帝紀》
過午
中午以後
現在是休息時間,你過午再來看看
歇馬
(1) 下馬休息
離城還有五十餘里,是個大鎮,權歇馬上店,打中水。——《警世通言》
(2) 停止工作
僕役
僕人
休息
(1) 休養生息
然百姓離秦之酷後,參與休息無為,故天下俱稱其美矣。——《史記·曹相國世家》
光知時務之要,輕繇薄賦,與民休息。——《漢書·昭帝紀贊》
(2) 暫停活動,以恢復精神體力
她星期天才得到休息
勞農夫以休息之。——《呂氏春秋·孟冬紀》
(3) 停止
斡流遷徙,固無休息,終則有始,孰知其極。——《鶡冠子·世兵》
萬物變化,固亡休息。——《漢書·賈誼傳》
風樹
《韓詩外傳》卷九:“ 皋魚 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後因以“風樹”為父母死亡,不得奉養之典。《晉書·孝友傳序》:“聚薪流慟,銜索興嗟,曬風樹以隤心,頫寒泉而沬泣,追遠之情也。” 宋 范仲淹 《上執政書》:“今親亡矣,縱使異日授一美衣,對一盛饌,尚當泣感風樹,憂思無窮。” 清 錢謙益 《太僕寺寺丞黃正賓授承德郎母王氏贈安人制》:“母儀邈矣,永懷風樹之淒涼。”
行宮
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室
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登泰山記》
爽塏
(1).高爽乾燥。《左傳·昭公三年》:“子之宅近市,湫隘囂塵,不可以居,請更諸爽塏者。” 杜預 註:“爽,明;塏,燥。”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賦》:“雖 河 北之爽塏,猶橘柚之不遷。”《明史·梁莊王瞻垍傳》:“ 正統 元年言府卑濕,乞更爽塏地。”
(2).指高燥之地。 林紓 《蒼霞精舍後軒記》:“余家洲之北,湫溢苦水,乃謀適爽塏。”
靜好
安靜和美。《詩·鄭風·女曰雞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唐 白居易 《聽幽蘭》詩:“欲得身心俱靜好,自彈不及聽 * 。”
煩囂
亦作“ 煩嚻 ”。喧擾;嘈雜。 唐 宋之問 《靈隱寺》詩:“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宋 曾鞏 《擬峴台記》:“因而為臺,以脫埃氛,絶煩囂。” 明 唐寅 《題畫》詩:“沿溪結屋上居幽,煩嚻不到林木稠。” 王西彥 《鄉下朋友》:“自己一直深陷在都市生活煩囂苦重的泥淖里。”
理道
(1).道理;理法。 漢 徐幹 《中論·修本》:“人心莫不有理道,至乎用之則異矣,或用乎己,或用乎人。”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三年四月》:“今陛下還宮已數日,將士直突呼叫,入至殿門,誠為不知理道。” 嚴復 《論世變之亟》:“ 中國 理道與西法最相似者,曰恕,曰絜矩。”
(2).理政之道。 唐 韓偓 《朝退書懷》詩:“孜孜莫患勞心力,富國安民理道長。”《舊五代史·世襲傳二·錢鏐》:“﹝ 錢鏐 ﹞迨於晚歲,方愛人下士,留心理道,數十年間,時甚歸美。” 宋 王讜 《唐語林·夙慧》:“ 開元 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訛。”
(3).指文章的義理。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文士輕薄不顧理道,有甚害義者。” 明 李東陽 《送畢驗封充淮府冊封副使》詩序:“文學足以考據理道,才略足以酬應事變。”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 陳公 ﹞為古文學,得於 桐城 姚姬傳 先生;扶植理道,寬朴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