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其五

作者:吳允祿 朝代:明代

秋懷·其五原文

銀河耿夜光,竟夕臨西牖。

秋蠅雖復多,蹙蹙詎能久。

不見綿蠻鳥,忽已辭衰柳。

涼颼一已至,宿瘴復何有。

殷勤命僮僕,策杖出林藪。

致語頭上巾,東籬迫重九。

詩詞問答

問:秋懷·其五的作者是誰?答:吳允祿
問:秋懷·其五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吳允祿的名句有哪些?答:吳允祿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有韻

參考注釋

銀河

完整地環繞天球伸展的一條寬而發亮的不規則光帶,看起來像一條河,銀河只在晴天夜晚可見,它是由無數暗星(恆星)的光引起的

夜光

(1).月亮。《楚辭·天問》:“夜光何德,死則又育?” 王逸 註:“夜光,月也。” 三國 魏 曹植 《芙蓉賦》:“其始榮也,皦若夜光尋 扶桑 ;其揚暉也,晃若九陽出 暘谷 。” 晉 王嘉 《拾遺記·炎帝神農》:“築圓邱以視朝日,飾瑤階以揖夜光。”

(2).星月之光。 唐 張喬 《再題敬亭清越上人山房》詩:“石窗清吹入,河漢夜光流。” 唐 寒山 《詩》之二八一:“白雲朝影靜,明月夜光浮。”

(3).螢火蟲的別稱。 晉 潘岳 《螢火賦》:“翔太陰之玄昧,抱夜光以清游。”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碧碧》:“俾子蛻蜣丸而化為蠽蝒,化腐草而為夜光。”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三·螢火》。

(4).珠名。 晉 葛洪 《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於 合浦 之淵,不得驪龍之夜光也;採美玉,不於 荊山 之岫,不得連城之尺璧也。”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南海 有明珠,即鯨魚目瞳,鯨死而目皆無精,夜可以鑒,謂之夜光。” 唐 盧照鄰 《五悲》:“何異夫操太阿以烹小鮮,飛夜光而彈伏翼。” 清 黃鷟來 《贈陳省齋》詩之五:“魚目混夜光,流俗難與伍。”

(5).冠名。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四》:“九星、靈芝、夜光, 上元夫人 冠也。”

竟夕

終夜;通宵。《後漢書·第五倫傳》:“吾子有疾,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若是者,豈可謂無私乎?” 唐 李群玉 《七月十五夜看月》詩:“竟夕瞻光彩,昂頭把白醪。”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辭院》:“小弟有許多心事,要為竟夕之談,不知可否?”

雖復

猶縱令。 三國 魏 嵇康 《家誡》:“雖復守辱不已,猶當絶之。”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國齊王憲神道碑》:“自爾承基纂基,保受姓氏,雖復千年一聖,終是百世同宗。”

蹙蹙

(1).局縮不舒展。《詩·小雅·節南山》:“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 鄭玄 箋:“蹙蹙,縮小之貌。我視四方土地日見侵削於夷狄,蹙蹙然雖欲馳騁無所之也。” 唐 元稹 《唐故萬州刺史劉君墓志銘》:“文詠詞調,有古時人氣候,不肯學蹙蹙近一題者。”

(2).憂懼不安貌。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壺史》:“秀才雖諾之,每呼指,色上面,蹙蹙不安。” 金 王若虛 《保義副尉趙公墓誌》:“治生尤勤儉……日夕蹙蹙,恆若不足。”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纖》:“女雖不懼,然蹙蹙不快。” 蘇曼殊 《天涯紅淚記》第一章:“堂中唯餘工役輩集廚下,蹙蹙不安,知有非常之禍。”

(3).急促。 宋 王令 《贈李定資深》詩之四:“湍激日蹙蹙,風稜勢漫漫。”

(4).皺縮貌。 宋 陸游 《西村》詩:“蹙蹙水紋生細縠,蜿蜿沙路臥修蛇。” 康有為 《六哀詩》之四:“平生憂國意,慨嘆眉蹙蹙。”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八章:“他微微蹙蹙眉頭笑道:‘ 馬克思 先生的大弟子,您又在研究什麼問題哪?’”

詎能

豈能。 南朝 梁 江淹 《休上人怨別》詩:“寶書為君掩,瑤瑟詎能開。”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顧求書之詔屢下,天下家藏,詎能悉上冊府!” 清 納蘭性德 《桑榆墅同梁汾夜望》詩:“絲竹在 東山 ,懷哉詎能忘。”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綿蠻

亦作“緜蠻”。

何有

(1).有什麼。《詩·邶風·谷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鄭玄 箋:“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晉 潘尼 《贈陸機出為吳王郎中令》詩:“ 崐山 何有?有瑤有珉。”

(2).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難。《論語·里仁》:“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難。”《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漢 袁康 《越絕書·計倪內經》:“王審用臣之議,大則可以王,小則可以霸,於何有哉?” 晉 陶潛 《擬古》詩之一:“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憐惜、不愛重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惡,唯力是視, 蒲 人、 狄 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無 蒲 狄 乎!” 楊伯峻 註:“何有,古人習語,意義隨所施而異,此謂心目中無之也。”《呂氏春秋·知接》:“人之情,非不愛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將何有於君?” 清 侯方域 《重修顏魯公碑亭記》:“其視卿相王侯與其國封邸第,曾不若脫屣,而何有於亭?”

(4).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關。《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祁氏 私有討,國何有焉?” 杜預 註:“言討家臣,無與國事。”《左傳·哀公二十七年》:“若利本之顛, 瑤 何有焉?”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苟其人之惡,則於銘乎何有?”

(5).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顧慮、不在乎。《左傳·昭公元年》:“ 吉 若獲戾,子將行之,何有於諸 游 ?” 楊伯峻 註:“言不必顧慮 游氏 諸人。” 明 李贄 《與周友山》:“士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於廢棄歟?” 魯迅 《熱風·反對“含淚”的批評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卻未必都如此不淨;倘竟如此不淨,則即使‘授受不親’後來也就會‘瞟’,以至於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時便是一部《禮記》,也即等於《 * 》了,又何有於《蕙的風》?”

(6).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得。《左傳·僖公十五年》:“獲 晉侯 ,以厚歸也;既而喪歸,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杜預 註:“何有猶何得。”

(7).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不有。《文選·木華<海賦>》:“弘往納來,以宗以都。品物類生,何有何無?” 李善 註:“言諸品物以類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無?言其多也。”

(8).哪裡有,豈有。 漢 張衡 《西京賦》:“澤虞是濫,何有春秋?”《後漢書·賈琮傳》:“刺史當遠視廣聽,糾察美惡,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聖人之道,捨先王之法,而從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明 吳承恩 《贈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歲之水也,洪濤冒夫城郭,而何有於田,何有於食,何有於租與賦哉!”

殷勤

(1) 情意深厚

鞠養殷情

致殷勤之意。——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

(2) 熱情周到

殷勤的服務員

(3) 勤奮

殷勤小心

(4) 禮物

日後致殷勤

僮僕

僕人

僮僕歡迎。——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僮僕亦奔散無留者。——清· 張廷玉《明史》

風光不與四時同。——宋·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策杖

拄杖。也稱杖策。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策杖從我游,教我要忘言。” 唐 杜甫 《戲題寄上漢中王》詩之二:“策杖時能出,王門異昔游。” 仇兆鰲 註:“ 慈水 姜氏 曰:杖策者,策杖而行……則古人於杖,雖少年皆用之矣。” 唐 白居易 《殘春晚起伴客笑談》詩:“策杖強行過里巷,引盃閒酌伴親賓。”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十一:“公( 司馬光 )不喜肩輿,山中亦乘馬,路險,策杖以行。”《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 馮京 ﹞思欲靜坐養神,乃策杖徐步入後園中。” 清 顧炎武 《與胡處士庭訪北齊碑》詩:“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戶。”

林藪

(1).山林與澤藪。《管子·立政》:“修火憲,敬山澤,林藪積草,天財之所出,以時禁發焉。” 晉 左思 《魏都賦》:“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蕪穢。” 唐 李白 《大獵賦》:“窮遐荒,盪林藪,扼士狛,殪天狗。” 明 鄭若庸 《玉玦記·賞花》:“或密或疎的林藪,葳葳蕤蕤。” 清 方文 《送薪行·答胡公嶠》:“侵晨持斧出,刈薪向林藪。”

(2).指山野隱居的地方。 漢 蔡邕 《薦皇甫規表》:“藏器林藪之中,以辭徵召之寵。” 晉 葛洪 《抱朴子·釋滯》:“ 周黨麟 跱於林藪,而無損 孝文 之刑厝也。” 唐 錢起 《送褚人落第東歸》詩:“ 漢 家側席明揚久,豈意遺賢在林藪。” 清 金農 《蒲州劉高士隱居不仕時時斷炊作詩慰之》之一:“林藪惟知味道腴,長貧何用計華枯。”

(3).比喻事物聚集的處所。 漢 班固 《典引》:“是時聖上……屢訪群儒,諭咨故老,與之斟酌道德之淵源,餚覈仁誼之林藪。”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裴僕射 ,時人謂為言談之林藪。”《歷代名畫記·論鑑識收藏購求閱玩》“購求至寶,歸之如雲,故內府圖書謂之大備”註:“國初左僕射 蕭瑀 及 許善心 、 楊素 、 褚安福 家並進圖畫,兼 隋 代所有,乃成林藪。”

致語

(1).古代宮廷藝人在演出開始時說唱的頌辭。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諸軍百戲,呈於樓下。先列鼓子十數輩,一人搖雙鼓子,近前進致語,多唱‘青春三月驀山溪’也。”《宋史·禮志十六》:“ 元祐 三年,罷春宴,又罷秋宴,以 魏王 出殯,翰林學士 蘇軾 不進教坊致語故也。” 清 錢謙益 《寒夜聞姬人語戲作》詩:“漸喜花朝近生日,擬裁致語慰淒涼。” 錢曾 註:“ 楊慎 曰:‘ 宋 時御前內宴,翰苑撰致語……雖 歐 、 蘇 、 曾 、 王 皆為之。’”

(2).指藝人說唱這種頌辭。參見“ 致辭 ”。

(3).指 宋 元 話本小說每回前的引子。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故老傳聞, 羅氏 為《水滸傳》一百回,各以妖異語引其首。 嘉靖 時, 郭武定 重刻其語,削其致語,獨存本傳。”

上巾

謂加冠。古代男子成年(二十歲)則舉行加冠禮,先用一種絲織的頭巾束髮,然後再戴上冠。因以“上巾”指“加冠”。 明 張居正 《辭上巾恩賞疏》:“茲者伏蒙聖恩,以今日臣等恭視皇上整容上巾,禮成,特賜臣 居正 銀一百兩,紵絲六表里。”

東籬

(1).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因以指種菊之處;菊圃。 唐 楊炯 《庭菊賦》:“憑南軒以長嘯,坐東籬而盈把。” 宋 柳永 《玉蝴蝶·重陽》詞:“西風吹帽,東籬攜酒,共結歡游。” 明 馮惟敏 《南呂一枝花·送賈封君約庵來游上谷南還》套曲:“恰東籬勸插黃花,又南浦催斟緑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僕以君風流高士,當能安貧;今作是論,則以東籬為市井,有辱黃花矣。”

(2).園圃名。 宋 陸游 《東籬記》:“ 放翁 告歸之三年,闢舍東茀地,南北七十五尺,東西或十有八尺而贏,或十有三尺而縮。插竹為籬,如其地之數……名之曰‘東籬’。” 宋 陸游 《讀呂舍人詩追次其韻》:“言歸 鏡湖 上,日日醉 東籬 。”自註:“ 東籬 ,予小圃名。”

重九

即重陽,陰曆九月九日

詩詞推薦

  • 為如鏡淨上人賦

    仇遠宋代〕一片靈台月,圓明適中規。誰知相對者,曾悟未磨時。去垢元來淨,觀空了不疑。水邊閒獨立,照見白鬚眉。
  • 禁中寓直,夢遊仙遊寺

    白居易唐代〕西軒草詔暇,松竹深寂寂。月出清風來,忽似山中夕。因成西南夢,夢作遊仙客。覺聞宮漏聲,猶謂山泉滴。
    秋懷·其五原文_秋懷·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商山

    王禹偁宋代〕六百里巉岩,嵐光霽後添。經年吟未得,盡日看無厭。僧舍青當檻,人家翠滿檐。氣蒸丹水碧,脈潤紫芝甜。嶺礙
  • 紹熙壬子勸耕妙勝四首

    陳造宋代〕勝日乘閒覺半仙,笑摩老眼向風煙。平章春事禽能語,媚嫵韶光柳未眠。
    秋懷·其五原文_秋懷·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再用韻十首

    楊公遠宋代〕林塘幽復僻,俗士可曾游。景物因人勝,茶瓜為客留。納涼尋密竹,凝眺倚層樓。浮世榮枯事,從今莫問休。
    秋懷·其五原文_秋懷·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海棠

    陳鎰元代〕海棠花下聽啼鶯,無奈愁多積似城。亂世每憐家累重,休官僅得此身輕。年來憂事添衰病,老去看花減舊情。便恐
  • 句·其二

    袁轂宋代〕滄浪不須濯,纓上本無塵。
  • 樓上會友述懷

    王珪唐代〕煙城疏雨隔斜陽,一上危樓睇大荒。原憲自貧非苦病,次公未飲已多狂。江帆來往年光度,驛堠東西客意長。最愛
  • 已亥雜詩 145

    龔自珍清代〕徑山一疏吼寰中,野燒蒼涼悼達公。何處復求龍象力,金光明照浙西東。
    秋懷·其五原文_秋懷·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喜遷鶯

    馮延巳唐代〕宿鶯啼,鄉夢斷,春樹曉朦朧。殘燈吹燼閉朱櫳,人語隔屏風。香已寒,燈已絕,忽憶去年離別。石城花雨倚江樓
  • 進宮因常雩齋戒德勝門外作

    乾隆清代〕雖是常雩即禱雩,霈膏旬半麥將枯。前茲謝雨沖泥處,已是揚塵蒿目吾。旦雲旋復露晨曦,歷攬郊原增憪而。自咎
  • 南園花竹

    邵雍宋代〕花行竹逕緊想挨,每日須行四五回。因把花行侵竹種,且園竹逕對花開。花香遠遠隨衣袂,竹影重重上酒杯。誰道
    秋懷·其五原文_秋懷·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七十六首

    釋師觀宋代〕今朝四月一,結夏又在即。若是到家人,日日是好日。
    秋懷·其五原文_秋懷·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雜詩六首·其二

    吳騏明代〕春至百卉榮,鳴禽聲啁啾。桃李各自媚,蘼蕪被道周。駕言從友生,阡陌恣行游。餚蔌進芬芳,旨酒消百憂。少壯
  • 登薛象先新樓

    徐璣宋代〕矮檐風雨送蝸牛,有客來夸百尺樓。闔郡池台皆下瞰,背城湖海亦全收。清時未放徒高臥,半世明為故倦遊。解盡
    秋懷·其五原文_秋懷·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秋日寄華陽山人

    高蟾唐代〕雲木送秋何草草,風波凝冷太星星。銀鞍公子魂俱斷,玉弩將軍涕自零。茅洞白龍和雨看,荊溪黃鵠帶霜聽。人間
    秋懷·其五原文_秋懷·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朱蔚㿽蘭

    乾隆清代〕不覺清風披拂,如聞香氣滃濛。似恨 * 內,鄰他萬紫千紅。
  • 鷓鴣天 己酉之秋,苕溪記所見

    姜夔宋代〕京洛風流絕代人,因何風絮落溪津。籠鞋淺出鴉頭襪,知是凌波縹緲身。紅乍笑,綠長顰,與誰同度可憐春。鴛鴦
    秋懷·其五原文_秋懷·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燭影搖紅

    王哲元代〕燭影搖紅,暗垂珠淚如言語。無情本不起斯因,轉使余頻悟。勸汝何須憂慮。已當日、終南遭遇。拂開眸目,剔正
    秋懷·其五原文_秋懷·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佛日山榮長老方丈五絕

    蘇軾宋代〕陶令思歸久未成,遠公不出但聞名。山中只有蒼髯叟,數里蕭蕭管送迎。千株玉槊攙雲立,一穗珠旒落鏡寒。何處
秋懷·其五原文_秋懷·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