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虹橋送戴明甫(昭)歸休寧

作者:朱存理 朝代:明代

原文

新安十日程,足為千里游。

江湖志汗漫,杖劍氣橫秋。

昨逢阿戎與之語,知君楚尾與吳頭。

不須琵琶潯陽郭,泊此書畫滄江舟。

飄然明發向何許,長笛一聲黃鶴樓。

寶帶秋波啟別筵,垂虹晚日送行船。

白雲似與越山隔,明日還同吳地懸。

後夜相思各杯酒,來年重會剩詩篇。

殷勤再寫橋頭景,江冷丹楓歲莫天。

詩詞問答

問:《垂虹橋送戴明甫(昭)歸休寧》的作者是誰?答:朱存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朱存理的名句有哪些?答:朱存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明詩紀事 丙簽·卷十

2. 昭

參考注釋

日程

(1) 根據日期安排的順序

旅遊日程

(2) 一天或每天的行程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汗漫

(1).廣大,漫無邊際。《淮南子·俶真訓》:“至德之世,甘暝於溷澖之域而徙倚於汗漫之宇。”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南康軍和東坡》詞:“空翠晴嵐浮汗漫,還障天東半壁。”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漢口後湖詩》:“後湖汗漫無際,賊舟楫未具,不得渡。”

(2).渺茫不可知。《淮南子·道應訓》:“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外。” 高誘 註:“汗漫,不可知之也。”後附會為仙人的名字。 晉 張協 《七命》:“過 汗漫 之所不游,躡 章亥 之所未跡。” 唐 李白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先期 汗漫 九垓上,願接 盧遨 游太清。”

(3).漫無標準;不著邊際。《新唐書·選舉志上》:“因以謂按其聲病,可以為有司之責,捨是則汗漫而無所守。”《金史·高汝礪傳》:“內外百官所司不同,比應詔言事者不啻千數,俱不達各司利害,汗漫陳説,莫能詳盡。” 明 胡道 《<歸田詩話>序》:“﹝ 瞿佑 ﹞著《詩話》三卷,大略似野史,有抑揚可法之旨,非汗漫無稽之詞。” 魯迅 《熱風·估<學衡>》:“所以‘弁言’就是序,異於‘雜誌邇例’的宣言,並為一談,太汗漫了。”

(4).形容漫遊之遠。 唐 陳陶 《謫仙吟贈趙道士》:“汗漫東遊黃鶴雛, 縉雲 仙子住清都。” 明 張煌言 《冬懷》詩之八:“萬里孤槎真汗漫,十年長劍總蹣跚。” 清 戴名世 《種樹說》:“顧種樹又無其資,而客游汗漫不知所底。” 郁達夫 《迷羊》一:“在湖亭里蟄居了幾天,我就開始作汗漫的閒行。”參見“ 汗漫遊 ”。

劍氣

指劍的光芒。常以喻人的才華和才氣。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劍氣凌雲,而屈跡於萬夫之下。” 唐 錢起 《江行無題》詩:“自憐非劍氣,空向斗牛星。” 宋 華岳 《呈番禺趙及甫》詩:“筆鋒帶怒搖山嶽,劍氣啣冤射鬥牛。” 太平天囯 石達開 《白龍洞題壁》詩:“劍氣沖星斗,文光射日虹。”

橫秋

(1).充塞秋天的空中。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風情張日,霜氣橫秋。” 唐 李白 《悲清秋賦》:“水流寒以歸海,雲橫秋而蔽天。” 宋 范仲淹 《和運使舍人觀潮》之一:“長風方破浪,一氣自橫秋。”

(2).形容人的氣勢之盛。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得晉卿酒相留夜飲》:“短衫壓手氣橫秋,更著仙人紫綺裘。” 明 屠隆 《曇花記·嚴公冤對》:“英雄蓋世氣橫秋,一旦淹淹作 楚 囚。” 郭沫若 《反正前後》第六篇:“他( 曾補人 )的年紀其實和我不相上下,然而先生之氣之橫秋也,實足以上鹹五而下尊三,自比 克來曼梭 ,自比吾家 國藩 ,或許還是他的客氣吧?”

(3).形容老氣。 朱自清 《白種人--上帝的驕子!》:“他已失了天真的稚氣,臉上滿布著橫秋的老氣了!”

(4).比喻美女的眼睛。秋,秋水。比喻女子眼神。 明 汪廷訥 《獅吼記·敘別》:“臉似芙蓉腰似柳,眼波湛湛橫秋。” 明 葉小鸞 《艷體連珠·目》:“蓋聞朱顏既醉,最憐炯炯橫秋。”

阿戎

(1).稱堂弟。《南齊書·王思遠傳》:“﹝ 王晏 ﹞及拜驃騎,集會子弟,謂 思遠 兄 思微 曰:‘ 隆昌 之末,阿戎勸吾自裁,若用其語,豈有今日。’ 思遠 遽應曰:‘如阿戎所見,今猶未晚也。’”《資治通鑑·齊明帝建武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 晉 宋 間人,多謂從弟為阿戎,至 唐 猶然。” 唐 杜甫 《杜位宅守歲》詩:“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 清 朱彝尊 《己巳二月自古藤書屋移寓槐樹斜街賦詩》之三:“阿戎秋去又春殘,遠信封題萬里難。”

(2).指 晉 王戎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王戎 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 戎 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 遂為早慧的典型。後因以“阿戎”稱美他人之子。 唐 王維 《送李員外賢郎》詩:“借問 阿戎 父,知為童子郎。” 唐 李端 《送單少府赴扶風》詩:“叨陪丈人行,常恐 阿戎 欺。”

楚尾

指古代 楚 地下游一帶。 宋 范成大 《題嶽麓道鄉台》詩:“山外 江 水黃, 江 外滿城緑……長煙貫 楚 尾,遠勢帶 吳 蜀 。” 宋 陸游 《病退頗思遠遊》詩:“平日身如不繫舟,曾從 楚 尾客 秦 頭。”參見“ 楚尾吳頭 ”。

不須

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琵琶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彈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漢“裁箏築”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它從西漢試製,歷東漢、魏晉、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漢末魏初始獲“枇杷”名。魏晉時,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潯陽

江名。 長江 流經 江西省 九江市 北的一段。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潯陽 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索索。” 明 李夢陽 《浮江》詩:“萬古滔滔意, 潯陽 更向東。” 清 趙翼 《廬山紀游》詩:“ 廣陵 濤接 潯陽 濤,夜夢五老來相招。”

書畫

作為藝術品的書法和繪畫

書畫展覽會

滄江

江流;江水。以江水呈蒼色,故稱。 南朝 梁 任昉 《贈郭桐廬》詩:“滄江路窮此,湍險方自茲。” 唐 陳子昂 《群公集畢氏林亭》詩:“ 子牟 戀魏闕,漁父愛滄江。” 明 張含 《己亥秋月寄楊升庵》詩:“比來訊息風塵斷,白首滄江學釣魚。” 清 吳偉業 《毛子晉齋中讀吳匏庵手抄宋謝翱西台慟哭記》詩:“ 子陵 留高臺,西面滄江緑。”

飄然

(1) 形容飄搖的樣子

(2) 形容輕飄飄像要飛揚的樣子

飄然欲仙

(3) 形容心情輕鬆的樣子

明發

(1).黎明;平明。《詩·小雅·小宛》:“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朱熹 集傳:“明發,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二人,父母也。” 唐 王維 《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詩:“羨君明發去,采蕨輕軒冕。” 清 周亮工 《寒食後一日新鄉道上示許傅岩》詩:“烽燧十年歸未得,卻愁明發渡 旃然 。”

(2).謂孝思。 晉 陸機 《思親賦》:“存顧復之遺志,感明發之所懷。”《宋書·禮志四》:“伏惟至尊孝越 姬文 ,情深明發。” 宋 蘇軾 《永安陵等忌辰奏告昭憲等表本》:“顧明發之永懷,仰徽音之如在。”

(3).早晨起程。 晉 陸機 《招隱》詩之二:“明發心不夷,振衣聊躑躅。” 宋 楊萬里 《郡治燕堂庭中梅花》詩:“翁欲還家即明發,更為梅花留一月。”

(4).謂揭發查清。《後漢書·循吏傳序》:“明發姦伏,吏端禁止。”

(5).闡明,發明。《隋書·律曆志上》:“ 焯 皆校定,庶有明發。”《太平廣記》卷二二六引 唐 顏師古 《大業拾遺記·觀文殿》:“其所撰之書,屬辭比事,條貫有序,文畧理暢,互相明發。”

(6). 清 代軍機處草擬上諭有明發、廷寄之別,有關巡幸、上陵、經筵、蠲賑、及內侍郎以上,外臣總兵、知府以上黜陟調補的諭旨,稱為明發,經內閣傳抄以次交於部科。參閱 清 梁章鉅 《樞垣記略·規制一》。

何許

什麼;哪裡

陳留老父者,不知何許人也。——《後漢書·陳留老父傳》

不知何許人。——明· 魏禧《大鐵椎傳》

賈二是何許人,竟敢搞到我的頭上來了

長笛

管樂器,管身有指孔和吹孔,音域從中央C往上三個八度,外形大體與我國竹笛類似

黃鶴樓

我國古代的著名樓觀。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223年)。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漢市蛇山的黃鵠(鶴)磯頭。傳說古仙人子安從此地乘鶴而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唐· 崔顥《黃鶴樓》

寶帶

用珍寶裝飾的佩帶。《華嚴經·十回向品》:“阿僧祇寶帶,垂布空中,莊嚴殊妙。” 北周 庾信 《謝趙王賚犀帶等啟》:“ 魏君 寶帶,特賜 劉楨 。” 唐 盧照鄰 《長安古意》詩:“羅襦寶帶為君解, 燕 歌 趙 舞為君開。” 宋 蘇軾 《謝宣召入院狀》之一:“玉堂賜篆,仰 淳化 之彌文;寶帶重金,佩 元豐 之新渥。” 元 迺賢 《送按攤不華萬戶湖廣赴鎮》詩:“腰間寶帶懸金虎,馬上春衫綉玉虬。”

秋波

(1).秋天的水波。 唐 李白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詩:“秋波落 泗水 ,海色明 徂徠 。” 唐 溫庭筠 《蘇武廟》詩:“ 茂陵 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宋 辛棄疾 《菩薩蠻》詞:“不似遠山橫,秋波相共明。”

(2).比喻美女的眼睛目光,形容其清澈明亮。 南唐 李煜 《菩薩蠻》詞:“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 宋 蘇軾 《百步洪》詩:“佳人未肯回秋波, 幼輿 欲語防飛梭。”《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那娘子和丫鬟艙中坐定了,娘子把秋波頻轉,瞧著 許宣 。” 葉聖陶 《倪煥之》十:“女郎的步子該怎樣把兩腿互動著走咯,拈著手帕的那隻手該怎樣搭在腰間咯,眼光該怎樣傳送秋波咯……他們都一絲不苟地陳說著,監督著。”

(3).喻指蘊含著的深情。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京派”和“海派”》:“我要說的是直到現在,由事實證明,我才明白了去年京派的奚落海派,原來根柢上並不是奚落,倒是路遠迢迢的送來的秋波。”

別筵

餞別的筵席。 南朝 梁 庾肩吾 《餞張孝總應令》詩:“別筵開帳殿,離舟卷幔城。” 唐 杜甫 《送路六侍御入朝》詩:“更為後會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別筵。” 清 黃景仁 《減字木蘭花》詞:“別筵易醉,酒緑燈紅都是淚。”

垂虹

(1).指 垂虹橋 。 宋 張元乾 《青玉案》詞:“平生百繞 垂虹 路,看萬頃,翻雲去,山澹夕暉帆影度。” 宋 姜夔 《慶宮春》詞序:“予別 石湖 歸 吳興 ,雪後夜過 垂虹 ,嘗賦詩云:‘ 長橋 寂寞春寒夜,只有詩人一舸歸。’”

(2).指 垂虹橋 上的 垂虹亭 。 宋 張元乾 《點絳唇》詞:“醉泛 吳松 ,小舟誰怕東風大。舊時經過,曾向 垂虹 臥。”

晚日

夕陽。 唐 劉長卿 《行營酬呂侍御》詩:“晚日歸千騎,秋風合五兵。” 唐 元稹 《紅芍藥》詩:“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將墮。” 唐 吳筠 《秋日望倚帝山》詩:“秋天已晴朗,晚日更澄霽。”

送行

(1) 送人啟程遠行

到機場送行

(2) 餞行

設宴為他送行

白雲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文匯報》1983.10.12:“《蓬萊導遊圖》有幅照片,藍天之下,白雲之上,嵌著 蓬萊閣 主要建築,似仙山又似蜃樓。”

(2). 黃帝 時掌刑獄之官。後用作刑官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委之刑柄,俾踐白雲之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胡武平 宿 ,賀 晏元獻 轉刑部侍郎啟云:‘紫詔疏恩,白雲登秩。’”

(3).指《白雲謠》。 唐 李白 《大獵賦》:“哂 穆王 之荒誕,歌《白雲》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駿圖》詩:“《白雲》《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景耀月 《遠遊》詩:“翠華芝蓋入離鏡,《黃竹》《白雲》定古風。”參見“ 白雲謡 ”。

(4).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別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開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雲之思,惻然悽動。”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 梁瑄 不歸, 璟 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然久之。” 清 黃遵憲 《感懷》詩:“下阻黃壚上九天,白雲望斷眼空懸。”參見“ 白雲篇 ”。

(5).喻歸隱。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錢起 《藍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雲心,千里 滄州 趣。” 宋 張炎 《甘州》詞:“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贈余君》詩:“三年臥白雲,一醉撫流水。”

(6).特指 陳摶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陳摶 , 周世宗 常召見,賜號 白雲先生 。 太平興國 初,召赴闕, 太宗 賜御詩云:‘曾向前朝出 白雲 ,後來訊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7).指 白雲亭 。參見“ 白雲亭 ”。

明日

明天

明日復明日

明日去。——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明日徐公來。——《戰國策·齊策》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吳地

春秋 時 吳國 所轄之地域,包括今之 江蘇 、 上海 大部和 安徽 、 浙江 、 江西 的一部分。亦指 東漢 時的 吳郡 (今 江蘇省 )。《漢書·東方朔傳》:“今先生率然高舉,遠集 吳 地,將以輔治寡人。” 唐 郎士元 《贈韋司直》詩:“客來 吳 地星霜久,家在 平陵 音信疏。”

後夜

後半夜。 唐 劉長卿 《喜鮑禪師自龍山至》詩:“猿聲知後夜,花發見流年。” 宋 梅堯臣 《依韻和劉六淮潮》:“後夜人無寐,遙聽入浦聲。” 清 吳下阿蒙 《斷袖篇·任懷仁》:“後夜忽見形雲。我家明日當除服作祭。”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杯酒

(1).一杯酒。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未嘗銜盃酒,接慇懃之歡。”

(2).指飲酒。《新唐書·張延賞傳》:“吾武夫,雖有舊惡,盃酒間可解。”

來年

未來的一年;下一年

詩篇

(1) 詩的總稱

這些詩篇充滿了革命激情

(2) 比喻類似史詩的事物

我們時代的壯麗詩篇

(3) 也比喻富有意義的故事、文章等

光輝的詩篇

殷勤

(1) 情意深厚

鞠養殷情

致殷勤之意。——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

(2) 熱情周到

殷勤的服務員

(3) 勤奮

殷勤小心

(4) 禮物

日後致殷勤

橋頭

橋的兩頭;橋的近岸部分

丹楓

經霜泛紅的楓葉。 唐 李商隱 《訪秋》詩:“殷勤報秋意,只是有丹楓。” 宋 陸游 《秋晚雜興》詩:“漠漠漁村煙雨中,參差蒼檜映丹楓。” 清 吳梅村 《九峰詩·橫雲山》:“赤壁豈經新戰伐,丹楓須記舊遊蹤。” 阿英 《流離》四:“丹楓點綴各處,有如繪畫。”

標籤:垂虹橋

詩詞推薦

垂虹橋送戴明甫(昭)歸休寧原文_垂虹橋送戴明甫(昭)歸休寧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