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春萬壽山即景八首·其四原文
長虹亘渚接雲涯,不斷靈源泛細澌。
一棹玉泉原可到,今朝姑置待他時。
詩詞問答
問:曉春萬壽山即景八首·其四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曉春萬壽山即景八首·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曉春萬壽山即景八首·其四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四十五
參考注釋
長虹
(1) 虹霓
(2) 喻指拱形長橋
雲涯
(1).與雲相接之處;高遠之處。 唐 盧照鄰 《和王奭<秋夜有所思>》:“丹唇間玉齒,妙響入雲涯。” 唐 王勃 《餞韋兵曹》詩:“亭皋分遠望,延想間雲涯。” 唐 趙嘏 《送剡客》詩:“若到 天台 洞陽觀 , 葛洪 丹井在雲涯。”
(2).曲折的河岸。 唐 陸龜蒙 《和襲美<虎丘寺西小溪閒泛>》之一:“雲涯一里千萬曲,直是漁翁行也迷。”
不斷
(1)
保持或繼續,常以沒有停頓、沒有終止和不間斷的方式
促進生產力的不斷發展
(2)
沒幹擾或阻礙的
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
(3)
繼續但時有停頓的
他的不斷出現,引起了我們的警惕
(4)
不絕,接連不斷
夏天這裡洪水不斷
子孫滿堂,萬世不斷
靈源
(1).對水源的美稱。 宋 王十朋 《題雙瀑》詩:“瀑水 簫峯 下,靈源不可尋。” 清 魏源 《古詩答陸彥若》之二:“ 崑崙 閟靈源,濫觴儲五湖。”
(2).喻帝緒,帝業。 唐 權德輿 《大行皇太后輓歌詞》之一:“筮水靈源濬,因山祔禮崇。”《舊唐書·禮儀志一》:“伏惟 太祖 景皇帝 構室 有周 ,建絶代之丕業……又 世祖 元皇帝 潛鱗韞慶,屈道事 周 ,導濬發之靈源,肇光宅之垂裕。”
(3).指隱者所居、遠離塵世之地。 唐 呂岩 《浪淘沙》詞:“我有屋三椽,住在靈源。無遮四壁任蕭然。萬象森羅為斗栱,瓦蓋青天。” 明 高啟 《贈金華隱者》詩:“靈源有路不可入,但見幾片流出雲中花。”
(4).指心靈。 晉 陸雲 《夏府君誄》:“淪心眾妙,洞志靈源。” 宋 蘇轍 《遺老齋絕句》之二:“眾音入我耳,諸色過吾目,聞見長歷然,靈源不受觸。” 元 張宇 《閒述》詩之一:“此性生而與道俱,靈源常患少人疏。”
一棹
一槳。借指一舟。 唐 杜牧 《送薛種游湖南》詩:“憐君片雲意,一棹去 瀟 湘 。” 宋 辛棄疾 《洞仙歌·開南溪初成賦》詞:“十里漲春波,一棹歸來,只做箇、 五湖 范蠡 。”
玉泉
(1).傳說中 崑崙山 上的泉名。 王充 《論衡·談天》引 漢 司馬遷 曰:“《禹本紀》言‘ 河 出 崑崙 ……其上有 玉泉 、 華池 。’”今本《史記·大宛列傳論》作“ 醴泉 、 瑤池 ”。
(2).清泉的美稱。 晉 陸機 《招隱》詩之一:“芳蘭振蕙葉,玉泉涌微瀾。”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下:“ 荊州 、 清溪 、 秀壁 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 宋 蘇舜欽 《天平山》詩:“石竇落玉泉,泠泠四時雨。”《群音類選·泰和記·桓元帥龍山會僚友》:“嶙峋古石吐清煙,峭壁千尋掛玉泉。”
(3).猶九泉。 唐 盧照鄰 《哭明堂裴主簿》詩:“始謂調金鼎,如何掩玉泉。” 唐 李白 《過四皓墓》詩:“荒涼千古跡,蕪沒四墳連。伊昔鍊金鼎,何年閉玉泉。”
(4).指酒。 宋 蘇軾 《歲暮作和張常侍》詩:“我生有天祿,玄膺流玉泉。何事 陶彭澤 ,乏酒每形言。”
(5).仙藥名。玉漿。 宋 蘇軾 《仇池筆記·辟榖說》:“能服玉泉,使鉛汞具體,去仙不遠矣。”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二·玉》:“今仙經三十六水法中,化玉為玉漿,稱為玉泉,服之長生不老,然功劣於自然泉液也。”
(6).口中津液。 宋 黃休復 《茅亭客話·杜大舉》:“服玉泉法,去三屍,堅齒髮,除百病。玉泉者,舌下兩脈津液是也。”
(7).墨名。 金 元好問 《賦南中楊生玉泉墨》詩:“萬灶玄珠一唾輕,客卿新以玉泉名。” 明 陸友 《墨史》:“其法不用松炬,而用燈煤, 子彬 得其遺法以授 耶律楚材 。 楚材 授其子 鑄 ,使造一萬丸,銘曰玉泉萬笏。”參見“ 玉泉墨 ”。
(8).水名。出自 北京 市西北 玉泉山 下,流為 玉河 ,匯成 昆明湖 。出而東南流,環繞紫禁城,注入 大通河 。“玉泉垂虹”勝景即此。
今朝
(1) 今天
(2) 現在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他時
(1).昔日;往時。《史記·秦始皇本紀》:“他時 秦 地不過千里,賴陛下神靈明聖,平定海內。” 唐 杜甫 《九日》詩:“他時一笑後,今日幾人存?” 唐 杜甫 《社日兩篇》詩之二:“今日 江南 老,他時 渭 北童。”
(2).將來,以後。 宋 徐鉉 《送郝郎中為浙西判官》詩:“若許他時作閒伴,殷勤為買釣魚船。”《太平廣記》卷一四○引《廣德神異錄·僧一行》:“ 唐 開元 十五年, 一行禪師 臨寂滅,遺表云:‘他時慎勿以宗子為相,蕃臣為將。’”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 辰 、 沅 、 靖 州﹞諸蠻惟犵狑頗強習戰鬭,他時或能為邊患。”
詩詞推薦
【中呂】粉蝶兒_海馬閒騎,
孫叔順〔元代〕海馬閒騎,則為瘦人參請他醫治,背藥包的劉寄奴跟隨。一腳的陌門東,來到這乾閣內,飛簾籟地。能醫其鄉婦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