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上京

作者:吳寶 朝代:明代

送友上京原文

東風吹暖雨初晴,正值吾兄上玉京。

書劍十年勞入夢,功名一旦喜登瀛。

梅飄香雪沾征旆,柳映殘星拂去程。

準擬秋初歸故里,錦衣烏帽拜春庭。

詩詞問答

問:送友上京的作者是誰?答:吳寶
問:送友上京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送友上京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詞韻第十一部

參考注釋

東風

(1) 從東方吹來的風

小樓昨夜又東風。——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風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漲的革命氣勢

東風吹向天地外,盪盡人間群魔妖。——《天安門詩八首》

正值

適逢。 戰國 楚 宋玉 《諷賦》:“臣嘗出行,僕飢馬疲,正值主人門開。” 唐 王昌齡 《從軍行》之二:“去為 龍城 戰,正值胡兵襲。”《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牛奶奶 上了轎,一直喊到縣前去,正值 向知縣 出門,就喊了冤。”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我的種痘》:“正值我在講書的時間內,校醫前來種痘了。”

吾兄

(1).稱己之兄或兄輩。《左傳·襄公十五年》:“﹝ 向戌 ﹞曰:‘子有令聞,而美其室,非所望也!’對曰:‘我在 晉 ,吾兄為之,毀之重勞,且不敢間。’” 杜預 註:“《傳》言 獻子 友於兄,且不隱其實。” 晉 傅鹹 《贈何劭王濟》詩:“吾兄既鳳翔, 王子 亦龍飛。”按, 何劭 為 傅鹹 之從內兄。 唐 李白 《別中都明府兄》詩:“吾兄詩酒繼 陶君 ,試宰 中都 天下聞。”

(2).對友人的尊稱。舊時對朋友中的晚輩表客氣亦有此稱。上級對下屬亦然。 唐 韓愈 《酬司門盧雲夫望秋作》詩:“ 雲夫 吾兄有狂氣,嗜好與俗殊酸鹹。”《儒林外史》第三十回:“人情無過男女,方才吾兄説非是所好。”

玉京

(1).道家稱天帝所居之處。 晉 葛洪 《枕中書》引《真記》:“元都玉京, 七寶山 ,週廻九萬里,在 大羅 之上。”《魏書·釋老志》:“道家之原,出於 老子 。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資萬類,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 唐 白居易 《夢仙》詩:“須臾羣仙來,相引朝玉京。” 金 元好問 《步虛詞》之二:“萬神朝罷出 通明 ,和氣歡聲滿玉京。”

(2).泛指仙都。 宋 陸游 《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戲作》詩:“斥僊豈復塵中戀,便擬騎鯨返玉京。” 清 龔自珍 《行路易》詩:“浩浩蕩蕩,仙都玉京。蟠桃之花萬丈明, 淮南 之犬彳亍行。”

(3).指帝都。 唐 孟郊 《長安旅情》詩:“玉京十二樓,峨峨倚青翠。”《宣和遺事》後集:“玉京曾憶舊繁華,萬里帝王家。” 清 趙翼 《因邸報秦楚蜀三省同時奏捷喜作凱歌》:“露布星馳到玉京,鐃簫大凱溢歡聲。”

書劍

(1).書和劍。 唐 許渾 《別劉秀才》詩:“三獻無功玉有瑕,更攜書劍客天涯。” 唐 溫庭筠 《過陳琳墓》詩:“莫過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金 馬定國 《清平道中》詩:“今日清明過寒食,又將書劍客他鄉。” 張素 《滬寧道中》詩:“萬里歸來傲白鷳,隨身書劍更蕭閒。”

(2).學書學劍。謂學文學武。 唐 孟浩然 《自洛之越》詩:“遑遑三十載,書劍兩無成。” 宋 司馬光 《送茹屯田知無為軍》詩:“使君此去榮多少,猶是當年書劍身。” 元 湯式 《普天樂·送友回陝》曲:“書劍不求官,萍水常為客。” 清 方文 《早春別蕪陰諸子》詩:“干戈猶未定,書劍那能閒。”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入夢

指睡著( zháo ),有時也指別人出現在自己的夢中

功名

功績和名位;封建時代指科舉稱號或官職名位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國演義》

但是,他們(指東林黨人)比起那一班讀死書的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總算進步多了。——《事事關心》

一旦

(1) 不確定的時間

一旦工作完成,我們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一旦山陵崩。——《戰國策·趙策》

一旦為將。——漢·劉向《列女傳》

一旦不能有(指一旦國家滅亡不能占有這些珍寶)。——唐·杜牧《阿房宮賦》

一旦異於今日…必致失所。——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一旦運窮。——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一旦抵罪。——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一旦事變。——清·周容《芋老人傳》

(2) 一天之間,表示在非常短的時間內

毀於一旦

登瀛

(1).登上 瀛州 。猶成仙。 明 鄭若庸 《玉玦記·祝壽》:“拚酩酊,算此樂人間,不減登瀛。”

(2).見“ 登瀛洲 ”。

(3).登上瀛台。 清 代新進士及第授官儀式之一。《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 安公子 ﹞一心只想飛回去見著父母……無如明日便是傳臚大典,緊接著還有歸大班引見,赴宴,謝恩,登瀛,釋褐許多事,授了職便要進那座翰林院到任。”

香雪

(1).指白色的花。 唐 韓偓 《和吳子華侍郎令狐昭化舍人嘆白菊衰謝之絕次用本韻》:“正憐香雪披千片,忽訝殘霞覆一叢。” 宋 蘇軾 《月夜與客飲杏花下》詩:“花間置酒清香發,爭挽長條落香雪。” 金 李好復 《雨中與客飲》詩:“暖風落絮飄香雪,小雨沾花濕夢雲。”

(2).指梅花。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麗品》:“軒左種老梅一樹,花時香雪霏拂几榻。”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花卉·梅》:“《湖壖雜記》: 湖墅 有三勝地, 西溪 之梅名曰香雪。” 清 龔自珍 《虞美人·陸丈秀農杜絕人事移居城東之一粟庵暇日以綠綃梅花帳額索書因題詞其上》詞:“笛聲叫起倦魂時,飛過濛濛香雪一千枝。”

(3).比喻婦女用的花粉。 前蜀 韋莊 《閨怨》詩:“啼粧曉不乾,素麵凝香雪。”

征旆

亦作“ 征斾 ”。古代官吏遠行所持的旗幟。 唐 陳子昂 《征東至淇門答宋十一參軍之問》詩:“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 唐 張九齡 《酬趙二侍御使西軍贈兩省舊寮》詩:“使車經 隴 月,征斾繞 河 風。”《隨園詩話補遺》卷三引 清 李含章 《重至都門》詩:“每歷舊遊疑隔世,暫休徵斾當還家。” 清 張際亮 《送雲麓督糧粵東》詩:“空山冰雪臥懶出,征斾關河送敢負?”

去程

去路。 唐 張祜 《玉環琵琶》詩:“宮樓一曲琵琶聲,滿眼雲山是去程。” 宋 張先 《卜運算元慢》詞:“溪山別意,煙樹去程,日落采苹春晚。”

準擬

(1).遵循;模仿。 晉 葛洪 《抱朴子·疾謬》:“其有才思者之為之也,猶善於依因機會,準擬體例,引古喻今,言微理舉,雅而可笑,中而不傷。”《南史·裴松之傳》:“有司奏太子婚,納徵用玉璧虎皮,未詳何所準擬。” 宋 岳珂 《桯史·八陣圖詩》:“斑斑猶在 杲卿 髮,離離未落 張巡 齒,愛惜微軀欲安用,有臣如此難準擬。”

(2).希望;料想。 唐 白居易 《種柳三詠》:“從君種楊柳,夾水意如何?準擬三年後,青絲拂緑波。” 唐 劉得仁 《悲老宮人》詩:“白髮宮娃不解悲,滿頭猶自插花枝;曾緣玉貌君王寵,準擬人看似舊時。” 宋 王沂孫 《高陽台》詞:“朝朝準擬清明近,料燕翎、須寄銀箋。” 清 納蘭性德 《蝶戀花》詞:“準擬春來消寂寞。愁風愁雨,翻把春擔擱。”

(3).準備;打算。 唐 韓愈 《北湖》詩:“應留醒心處,準擬醉時來。” 金 元好問 《白屋》詩:“明年準擬 萊蕪 住,寄謝東鄰 范史雲 。” 明 高明 《琵琶記·寺中遺像》:“奴家準擬今日抄化幾文錢鈔,就此追薦公婆。誰知撞著這兩個風子,攪鬧了一場。” 林學衡 《寓言》詩之一:“吟成準擬凌風去,一葉飄然向十洲。”

(4).準定;一定。 宋 張孝祥 《西江月·黃陵廟》詞:“明日風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宮裡奏《霓裳》,準擬 岳陽樓 上。” 明 徐霖 《繡襦記·正學求君》:“嘉言敢忘,喜青雲有路終須上,鳳凰雛準擬朝陽。”

(1).料想;打算;希望。 唐 白居易 《不準擬》詩之二:“不準擬身年六十,遊春猶自有心情。”《敦煌曲子詞·送征衣》:“今世共你如魚水,是前世因緣,兩情準擬過千年。” 宋 王安石 《耿天騭許浪山千葉梅見寄》詩:“聞有名花即謾栽,殷勤準擬故人來。” 清 陳維崧 《賀新郎·甲寅除夕十四》詞:“準擬東風來歲好,屏當春衫細馬,看士女鞦韆笑打。”

(2).準備;安排。 唐 元稹 《董逃行》:“縫綴難成裁破易,何況曲針不能伸巧指,欲學裁縫須準擬。”《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太子國中第二貴,出入百司須準擬,因何從騎不過十,聳轡途程來至此?”

(3).舊時公文用語。謂批准下級的擬議。《元典章·朝綱·省部減繁格例》:“如已斷(案)公當,別無枉屈,準擬施行。”

故里

舊時的門巷故居。指故鄉,老家

早思歸故里,華發等閒生。——唐· 李中《送人南遊》

錦衣

(1).精美華麗的衣服。舊指顯貴者的服裝。《詩·秦風·終南》:“君子至止,錦衣狐裘。” 毛 傳:“錦衣,采色也。” 孔穎達 疏:“錦者,雜採為文,故云采衣也。” 唐 李白 《越中覽古》詩:“ 越王 句踐 破 吳 歸,義士還家盡錦衣。”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行儀衛》:“象七頭,各以文錦被其身……錦衣人跨其頸。”

(2).指禁衛軍士卒。《前漢書平話》卷上:“黃羅旗蓋下,見三千個錦衣簇擁,二百員戰將遮護。”

(3).指錦衣衛。亦指錦衣衛的官員。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察智·周新異政》:“公在 浙 多異政,時錦衣紀綱擅寵,使千戶往 浙 輯事,作威受賂, 新 捕治之。” 清 余懷 《板橋雜記·軼事》:“ 定生 大為錦衣 馮可宗 所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會獄》:“聽説要拿廵按 黃澍 、督撫 袁繼鹹 、大錦衣 張薇 。”

烏帽

黑帽。唐時貴族戴烏紗帽,後來上下通用。烏紗帽後來成為閒居的常服。簡稱烏紗

忠烈青衣烏帽。——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拜春

立春日互相慶賀。 清 顧祿 《清嘉錄·拜春》:“立春日,為春朝,士庶交相慶賀,謂之‘拜春’。”

詩詞推薦

送友上京原文_送友上京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