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鄭司業直院右史

作者:釋元肇 朝代:宋代

寄鄭司業直院右史原文

由來行所學,最是得時難。

春草書帶綠,東風御柳寒。

金爐煙噴曉,玉署漏聲殘。

獻納絲綸樣,流傳盛代看。

詩詞問答

問:寄鄭司業直院右史的作者是誰?答:釋元肇
問:寄鄭司業直院右史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寄鄭司業直院右史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寒韻

參考注釋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行所

即行在所。 漢 班固 《西都賦》:“行所朝夕,儲不改供。”《魏書·術藝傳·徐謇》:“ 高祖 幸 懸瓠 ,其疾大漸,乃馳驛召 謇 ,令水路赴行所,一日一夜行數百里。”《南史·宋紀上·武帝》:“師旋, 晉 帝遣侍中黃門,勞師於行所。”參見“ 行在所 ”。

舊時同行業組織的公所。《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擬抵制禁例策》:“行有行所,有行長,會議於行所,總制於行長。”

得時

(1).獲得時機。《國語·越語下》:“得時不成,反受其殃。”《後漢書·馮衍傳上》:“且 衍 聞之,得時無怠。”

(2).順應天時;適合時令。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宋 曾鞏 《桐樹》詩:“得時花葉鮮,照影清泉助。”

(3).遇合機緣;行時走運。 唐 李涉 《六嘆》詩序:“清江、白雲、孤山、遠嶼,皆得時之人吟詠性情耳。” 宋 范仲淹 《四德說》:“夫亨者……於人為得時茂勛,於國為聖賢相遇。”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摘抄·史四》:“ 錢文通 ……曾在內學堂教書, 懷恩 太監出其門下,後 恩 得時,遂援引以至要路。”《白雪遺音·馬頭調·窩娼》:“得時的二爺們把帖換,威風凜嚴。”

春草

(1).春天的草。 晉 潘岳 《內顧》詩之一:“春草鬱青青,桑柘何奕奕。”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池上樓》詩:“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宋 陸游 《試院春晚》詩:“漫漫晚花吹瀼岸,離離春草上宮垣。” 明 何景明 《過君采次韻》之一:“昔牽春草夢,今並玉珂游。”

(2).喻卑微。 唐 杜甫 《贈翰林張四學士垍》詩:“此生任春草,垂老獨漂萍。” 仇兆鰲 註:“春草,嘆卑微。”

(3).藥草名。又名莽草。《爾雅·釋草》:“葞,春草。” 邢昺 疏:“藥草也……莽草一名葞,一名春草。”一說,“春草”為白微的別名。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白微》。

書帶

(1).束書的帶。 唐 李白 《題江夏修靜寺》詩:“書帶留青草,琴堂冪素塵。” 唐 皎然 《哭吳縣房聳明府》詩:“書帶變芳草,履痕移緑錢。”參見“ 書帶草 ”。

(2).猶書紳。 唐 白居易 《敘德書情四十韻》:“佩德潛書帶,銘仁闇勒肌。”參見“ 書紳 ”。

東風

(1) 從東方吹來的風

小樓昨夜又東風。——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風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漲的革命氣勢

東風吹向天地外,盪盡人間群魔妖。——《天安門詩八首》

御柳

(1).宮禁中的柳樹。 唐 沉佺期 《和戶部岑尚書參跡樞揆》詩:“御柳垂仙掖,公槐覆禮闈。” 唐 曹松 《長安春日》詩:“御柳舞著水,野鶯啼破春。” 明 宋訥 《壬子秋過故宮》詩之六:“ 上林 春去宮花落, 金水 霜來御柳黃。”

(2).樹名。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二》:“今 閩 中有一種柳,其葉如松,而垂長數尺,其榦亦與柳不類。俗名為御柳。”

金爐

亦作“ 金鑪 ”。 1.金屬鑄的香爐。 漢 桓寬 《鹽鐵論·貧富》:“ 歐冶 能因國君之銅鐵以為金鑪大鐘,而不能自為壺鼎盤杅,無其用也。” 馬非百 註:“金爐,疑即金香爐。《西京雜記》:‘ 趙飛燕 為皇后,其女弟遺以五層金博香爐。’”

(2).為香爐之美稱。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同瓊珮之晨照,共金爐之夕香。” 唐 劉禹錫 《秋螢引》:“紛綸暉映平明滅,金鑪星噴鐙花發。” 宋 王安石 《夜直》詩:“金爐香盡漏聲殘,翦翦輕風陣陣寒。”

玉署

(1).官署的美稱。 南朝 梁 劉孝綽 《校書秘書省對雪詠懷》:“終朝守玉署,方夜勞石扉。”《南史·恩幸傳論》:“門同玉署,家號金穴。” 宋 楊萬里 《送丁子章將漕湖南》詩之三:“看渠還玉署,老我正歸耕。” 王闓運 《丁文誡誄》:“光舊德而文通,宜早翔於玉署。”

(2).指玉堂。翰林院別稱。 唐 吳融 《聞李翰林游池上有寄》詩:“花飛絮落水和流,玉署詞臣奉詔游。” 元 鄧元原 《賀聖節表》:“名叨玉署,目極璇霄。” 明 王洪 《留別孫孟博》詩:“草廬晦跡憐君老,玉署登名愧我先。”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一:“惟 康熙 六年領侍衛內大臣一等公 索尼 ,既未與金甌之卜,亦不由玉署而來,予謚‘文忠’,實為異數。”

(3).指玉宮,道觀。 唐 王勃 《九成宮東台山池賦》:“若夫金臺妙境,玉署仙居。” 宋 陶穀 《清異錄·獸》:“道家流書言麞、鹿、麂是玉署三牲,神仙所享,故奉道者不忌。”

漏聲

銅壺滴漏之聲。 唐 杜甫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宋 蘇軾 《寒食夜》詩:“漏聲透入碧窗紗,人靜鞦韆影半斜。” 清 譚嗣同 《和仙槎除夕感懷》之四:“有約聞鷄同起舞,燈前轉恨漏聲遲。”

獻納

(1) 委婉的提出意見以供接受、採納

(2) 無代價地把東西獻出

獻納金銀

絲綸

(1).《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 孔穎達 疏:“王言初出,微細如絲,及其出行於外,言更漸大,如似綸也。”後因稱帝王詔書為“絲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記》稱絲綸,所以應接羣後。” 唐 楊炯 《為劉少傅謝敕書慰勞表》:“虔奉絲綸,躬親政事。”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折齒》:“奉絲綸來報里閻,訪賢才作楫濟艱。”

(2).釣絲。 唐 無名氏 《漁父》詞:“料理絲綸欲放船,江頭明月向人圓。” 宋 張先 《滿庭芳》詞:“金鉤細,絲綸慢捲,牽動一潭星。” 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笑滿船空載明月,下絲綸不愁無處。” 胡惠生 《贈王亦梅》詩:“ 西湖 風景好,何日理絲綸。”

(3).即絲。粗於絲者為綸。 三國 魏 曹植 《車渠椀賦》:“緼絲綸以肆采,藻繁布以相追。”

流傳

謠言、新聞或其他信息在人們中間的傳播

流傳後世

一則正在流傳的謠言

盛代

猶盛世。 明 李東陽 《送王祭酒先生還南京》詩:“盛代聲名北斗尊,錦袍牙笏舊承恩。”

詩詞推薦

寄鄭司業直院右史原文_寄鄭司業直院右史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