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劉家隔原文
崛起劉家隔,周流漢水川。
白連雲夢澤,青帶郢門煙。
蜂蟻偏屯聚,魚鹽競貿遷。
最憐貧土著,蒿里剪桑田。
詩詞問答
問:過劉家隔的作者是誰?答:汪必東
問:過劉家隔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過劉家隔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御選明詩卷五十五
參考注釋
崛起
(1) 山峰等突起、高起
群山崛起
(2) 興起
東方巨人在崛起
漢水
中國中部的一條河,長江最長支流,發源於陝西南部米倉山,流經陝西南部及湖北,在武漢入長江,全長1532公里
雲夢
亦作“ 雲瞢 ”。1.古藪澤名。 漢 魏 之前所指 雲夢 範圍並不很大, 晉 以後的經學家才將 雲夢澤 的範圍越說越廣,把 洞庭湖 都包括在內。《周禮·夏官·職方氏》:“正南曰 荊州 ,其山鎮曰 衡山 ,其澤藪曰 雲瞢 。” 鄭玄 註:“ 衡山 在 湘 南, 雲瞢 在 華容 。” 南朝 陳 張正見 《賦得韓信》:“ 淮陰 總 漢 兵, 燕 齊 擅遠聲……所悲 雲夢澤 ,空傷狡兔情。” 唐 李頻 《湘口送友人》詩:“去雁遠衝 雲夢 雪,離人獨上 洞庭 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你看浩浩 洞庭 ,蒼蒼 雲夢 ,控西南之險,當 江 漢 之衝。”
(2).借指古代 楚 地。 唐 陸龜蒙 《慶封宅古井行》:“一朝 雲夢 圍兵至,胸陷鋒鋩腦塗地。”
郢門
猶 郢都 。 唐 郎士元 《題劉相三湘圖》詩:“今朝 平津 邸,兼得 瀟湘 游,稍辨 郢門 樹,依然芳杜洲。” 唐 韓翃 《寄武陵李少府》詩:“ 郢門 千里外,莫恠尺書遲。”
蜂蟻
亦作“ 蜂螘 ”。亦作“蠭蟻”。 1.蜂與蟻。亦喻地位低微的百姓。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壘,牛羊滿野兮聚如蜂蟻。”
(2).喻叛亂者。 唐 杜甫 《青絲》詩:“不聞 漢 主放妃嬪,近靜 潼關 掃蜂蟻。” 唐 元稹 《加裴度幽鎮兩道招撫使制》:“昔者區域之中,蜂蟻巢聚。 蔡 有逆孽, 齊 有狡童。” 宋 岳飛 《題永州祁陽縣大營驛》:“他日掃清胡虜,復歸故國,迎兩宮還朝,寬天子宵旰之憂,此所志也,顧蜂蟻之羣豈足為功。”
屯聚
(1) 聚集;集合
屯聚之兵。——宋· 蘇軾《教戰守》
(2) 集結
魚鹽
(1) 魚和鹽
(2) 販賣魚鹽的人
舉於魚鹽之中。——《孟子·告子下》
山東多魚鹽。——《史記·貨殖列傳》
(3) 又
通魚鹽。
貿遷
(1).販運買賣。 漢 荀悅 《申鑒·時事》:“貿遷有無,周而通之。”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費詞既甚,敘事纔周,亦猶售鐵錢者,以兩當一,方成貿遷之價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羅剎海市》:“貿遷之舟,紛集如蟻。”
(2).指購買貨物。 唐 張九齡 《讓賜宅狀》:“臣之俸祿,實為豐厚,以此貿遷,足辦私室。”
(3).變更,改換。 南朝 梁 任昉 《為卞彬謝修卞忠貞墓啟》:“而年世貿遷,孤裔淪塞。” 唐 劉知幾 《史通·因習》:“夫事有貿遷,而言無變革,此所謂膠柱而調瑟,刻船以求劒也。” 明 楊慎 《聖泉篇贈韓石溪》詩:“塵剎變潮汐,億垓無貿遷。” 清 錢謙益 《<玉劍尊聞>序》:“﹝ 慎可 ﹞滄桑貿遷,陸沉郎署。”
(4).指遷移。 明 楊慎 《升庵詩話·謝自然升仙》:“蓋 謝氏 為妖道士所惑,以幻術貿遷他所而淫之,久而厭之,又反舊居。”
土著
世代居住本地的人。本地人,尤用來與入侵者或殖民者對比
蒿里
(1).古輓歌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音樂》:“《薤露》、《蒿里》,並喪歌也。出 田橫 門人。 橫 * ,門人傷之,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滅也;亦謂人死魂魄歸於蒿里……至 孝武 時, 李延年 乃分為二曲,《薤露》送王公貴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為輓歌。” 明 徐霖 《繡襦記·歌郎競技》:“歌聲悽愴稱獨步,《蒿里》與《薤露》,號泣於旻天,遑遑子求父。”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褚生》:“ 劉 命之歌,為歌《蒿里》。”
(2).本為山名,相傳在 泰山 之南,為死者葬所。因以泛指墓地;陰間。《漢書·廣陵厲王劉胥傳》:“蒿里召兮郭門閲,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 顏師古 註:“蒿里,死人里。” 晉 陶潛 《祭程氏妹文》:“死如有知,相見蒿里。” 唐 羅隱 《芳樹》詩:“ 秦王 不肯歛手下沙丘, 孟賁 不合低頭入蒿里。”
桑田
(1).種植桑樹與農作物的田地。《詩·鄘風·定之方中》:“星言夙駕,説於桑田。”
(2).也專指植桑之田。 唐 韋應物 《聽鶯曲》詩:“伯勞飛過聲跼促,戴勝下時桑田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八回:“過了半年光景,他忽然有事要到 肇慶 去巡閲,他便説出來要順便踏勘桑田。這個風聲傳了出去,嚇得那些承辦蠶桑的鄉紳,屎屁直流!”
(3).指桑田滄海的相互變化。 明 楊珽 《龍膏記·遊仙》:“看人間幾變桑田,忙提覺柱下仙官,早喚醒繡戶嬋娟,休戀著舞鏡飛鸞。” 清 吳偉業 《海戶曲》:“遂使 相如 夸陸海,肯教 王母 笑桑田。”參見“ 桑田滄海 ”。
(4).古地名。 虢 地。《左傳·僖公二年》:“ 虢公 敗 戎 於 桑田 。” 楊伯峻 註:“ 桑田 即今 河南省 靈寶縣 之 稠桑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