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太史封楚藩原文
為銜恩命出明光,驛路迢迢向武昌。
禮樂共瞻周太史,聲名曾冠漢賢良。
楚筵酒設黃金縷,郢曲吟成白雪章。
何事錦雲隨地落,乘流知欲賦瀟湘。
詩詞問答
問:袁太史封楚藩的作者是誰?答:余繼登
問:袁太史封楚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袁太史封楚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余繼登的名句有哪些?答:余繼登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參考注釋
銜恩
受恩;感恩。 唐 李白 《塞下曲》之二:“橫戈從百戰,直為銜恩甚。” 明 高明 《琵琶記·旌表》:“豈特奴心知感德,料他也銜恩泉石里。” 柯岩 《美的追求者·蒲公小狐堪為友》:“我是多么佩服那個……終身銜恩以報無心之德的 小翠 。”
明光
(1).日光。亦指白日,太陽。 南朝 宋 鮑照 《學劉公幹體》詩之五:“白日正中時,天下共明光。” 南朝 梁武帝 《東飛伯勞歌》:“南窗北牖掛明光,羅幃綺帳脂粉香。”
(2).鎧甲名。鐵鎧。 三國 魏 曹植 《上先帝賜鎧表》:“先帝賜臣鎧:黑光、明光各一領。”
(3).明亮;光亮。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金膏滅明光,水碧綴流溫。”《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錢贈年少》:“小夫人將一串一百單八顆西珠數珠,顆顆大如雞荳子,明光燦爛。” 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裡》第三章:“他倆的雨衣都讓雨水洗得明光發亮。”
(4).指神話中晝夜常明的 丹丘 。《楚辭·王褒<九懷·通路>》:“朝發兮 蔥嶺 ,夕至兮 明光 。” 王逸 註:“暮宿東極之 丹巒 也。”《楚辭·遠遊》“仍羽人於 丹丘 兮,留不死之舊鄉” 漢 王逸 註:“因就眾仙於 明光 也, 丹丘 晝夜常明也。《九懷》曰‘夕宿乎 明光 ’, 明光 即 丹丘 也。”按,《九懷》中之 丹巒 即 丹丘 。
(5). 漢 代宮殿名。後亦泛指朝廷宮殿。 唐 武元衡 《出塞作》詩:“要須灑掃龍沙淨,歸謁 明光 一報恩。” 宋 蘇軾 《次韻錢穆父》:“老入 明光 踏舊班,染鬚那復唱《陽關》。” 清 陳夢雷 《秋興》詩之八:“當年起草侍 明光 ,鱸鱠娛親請尚方。”參見“ 明光殿 ”。
驛路
驛道
迢迢
(1) 形容遙遠。也作“迢遞”
千里迢迢
(2) 漫長;長久
夜迢迢
恨迢迢
禮樂
禮節和音樂。古代帝王常用興禮樂為手段以求達到尊卑有序遠近和合的統治目的。《禮記·樂記》:“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統同,禮辨異。禮樂之説,管乎人情矣。” 孔穎達 疏:“樂主和同,則遠近皆合;禮主恭敬,則貴賤有序。”《呂氏春秋·孟夏》:“乃命樂師習合禮樂。” 高誘 註:“禮所以經國家,定社稷,利人民;樂所以移風易俗,盪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 《秋野》詩之三:“禮樂攻吾短,山林引興長。”
太史
(1) 官名。三代為史官與歷官之宅,朝廷大臣。後職位漸低,秦稱太史令,漢屬太常,掌天文曆法。魏晉以後太史僅掌管推算曆法。至明清兩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負責,又稱翰林為太史
(2) 指司馬遷所著的《史記》
參之太史。——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聲名
名聲;名譽
第三是三仙姑的聲名不好。——《小二黑結婚》
賢良
有德行的人;才德兼備的人
黃金縷
詞牌名。《蝶戀花》的別稱。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司馬才仲遇蘇小》:“ 才仲 愛其詞,因詢曲名。雲是《黃金縷》。” 清 陳廷敬 等《詞譜·蝶戀花》:“ 馮延巳 詞有‘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句,名《黃金縷》。”
郢曲
戰國 楚 宋玉 《對楚王問》:“客有歌於 郢中 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而和者數人而已。”後以“郢曲”泛指樂曲。 南朝 宋 鮑照 《翫月城西門廨中》詩:“ 蜀 琴抽《白雪》, 郢 曲發《陽春》。” 唐 元稹 《賦得春雪映早梅》詩:“ 郢 曲琴空奏, 羌 音笛自哀。” 明 李東陽 《孫司徒饋雪酒》詩:“ 晉 書光憶貧時映, 郢 曲歌傳醉後聲。” 清 周弘 《己未二月二日午門聽宣岳州大捷遇雪恭紀》詩:“朱鷺鐃歌翻 郢 曲,玉龍銀甲灑春城。”
白雪
(1).潔白的雪。《孟子·告子上》:“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與?” 戰國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賦》:“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 唐 岑參 《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紅樓夢》第四九回回目:“琉璃世界白雪紅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陳毅 《延安寶塔歌》:“紅日照白雪,萬眾齊仰望。”
(2).比喻白色物。 唐 張鷟 《遊仙窟》:“黑雲裁兩鬢,白雪分雙齒。” 宋 蘇舜欽 《次韻和師黯》:“青雲失路初心遠,白雪盈簪壯志閒。”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詩說·白雪黃雲》:“詩人喜 荊公 ‘繰成白雪桑重緑,割盡黃雲稻正青’之句,莫不極口稱誦,而不知其有斧鑿痕。竊謂雪不成繰,雲不可割,請易繰為捲,易割為收,則絲麥自見。” 元 盧摯 《沉醉東風·春情》曲:“白雪柳絮飛,紅雨桃花墜。”
(3).古琴曲名。傳為 春秋 晉 師曠 所作。 戰國 楚 宋玉 《諷賦》:“中有鳴琴焉,臣援而鼓之,為《幽蘭》、《白雪》之曲。”《淮南子·覽冥訓》:“昔者 師曠 奏《白雪》之音,而神物為之下降。”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揚《白雪》,發清角,理正聲,奏妙曲。” 唐 李白 《月夜聽盧子順彈琴》詩:“《白雪》亂縴手,《緑水》清虛心。” 清 曹寅 《冬蘭》詩:“此即希聲曲,應和《白雪》彈。”
(4).喻指高雅的詩詞。 唐 羅隱 《秋日有酬》詩:“腰間印佩黃金重,卷里詩裁白雪高。” 前蜀 韋莊 《對酒》詩:“白雪篇篇麗,清酤盞盞深。” 宋 王禹偁 《次韻和仲鹹送池秀才西遊》:“青霄路在何難到,白雪才高豈易酬。” 清 陳維崧 《沁園春·同遠公和友人贈答之作》詞:“況白雪連箱,讀之氣盡;紅牙一曲,聞者心灰。”
(5).詞調名。 宋 楊無咎 創作。雙調九十五字。《詞譜》卷二四:“《白雪》,調見《逃禪集》, 楊無咎 自製曲題,本賦雪,故即以‘白雪’名調。”
(6).道教語。指水銀。一說指唾液。 唐 呂岩 《敲爻歌》:“拔取天根並地髓,白雪黃芽自長成。” 宋 蘇軾 《辨道歌》:“離南為室坎為家,先凝白雪生黃芽。”《西遊記》第十七回:“原來是三個妖魔,席地而坐……都在那裡高談闊論。講的是立鼎安爐,摶砂鍊汞,白雪黃芽,傍門外道。”
何事
(1).什麼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乾 《經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新唐書·沉既濟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痴呆漢,到處逢佳麗?”
錦雲
彩雲。《海內十洲記·聚窟洲》:“紫翠丹房,錦雲燭日。” 唐 曹唐 《小遊仙詩》之十六:“海水西飛照柏林,青雲斜倚錦雲深。” 清 龔自珍 《夢玉人引》詞:“一簫吹,瓊欄月暖錦雲飛。”
隨地
不拘何地;到處
不可隨地吐痰
乘流
(1).順著水流。 漢 枚乘 《七發》:“汩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南史·梁武帝紀上》:“四更中無雨而水暴長,眾軍乘流齊進。” 唐 張志和 《漁父》詞之二:“能縱棹、慣乘流: 長江 白浪不曾憂。”
(2).指順應社會潮流。 漢 賈誼 《鵩鳥賦》:“乘流則逝兮,得坻則止。” 唐 崔曙 《送薛據州之宋州》詩:“無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
(3).謂憑藉江河。流,水流,河流。《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今 吳蜀 二賊,非徒白地小虜、聚邑之寇,乃據險乘流,跨有士眾,僭號稱帝,欲與中國爭衡。”
(4).猶乘舟。 唐 李白 《姑熟溪》詩:“愛此溪水閒,乘流興無極。” 唐 薛能 《送人自蘇州之長沙縣官》詩:“驅馬復乘流,何時發 虎丘 ?”
(5).謂繼承傳統。《文選·揚雄<長楊賦>》:“逮至 聖文 ,隨風乘流,方垂意於至寧。” 李善 註:“隨風乘流,言順從 高祖 之風流也。”
瀟湘
(1).指 湘江 。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山海經·中山經》:“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於 江 淵, 澧 沅 之風,交 瀟湘 之淵。”《文選·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詩》:“ 洞庭 張樂池, 瀟湘 帝子游。”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娥皇 女英 隨 舜 不返,死於 湘水 。” 唐 李白 《遠別離》詩:“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 王琦 注引《湘中記》:“ 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見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鮮明。” 元 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韻》:“ 鳳池 分付夔龍去,萬頃 瀟湘 屬 湛然 。” 明 徐禎卿 《古意》詩:“帝子葬何處, 瀟湘 雲正深。”
(2). 湘江 與 瀟水 的並稱。多借指今 湖南 地區。 唐 杜甫 《去蜀》詩:“五載客 蜀 鄙,一年居 梓州 ;如何關塞阻,轉作 瀟湘 游?”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送劉恭父趨朝》詞:“歸輔五雲丹陛,回首 楚 樓千里,遺愛滿 瀟 湘 。” 明 何景明 《雁》詩:“長風度關塞,九月下 瀟 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