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授書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黃石授書原文

智勇非深沉,難言天下事。

稍挫便拂顏,斯為杯缶器。

留侯不世才,佐漢膺重寄。

當其圯上游,與眾了不異。

何來一老翁,猝然命納屣。

三進不為羞,深折少年氣。

所授是何書,乃擅帷幄議。

當時林隱人,蹤跡略奇秘。

卻令谷城石,受祀永不替。

詩詞問答

問:黃石授書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黃石授書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十四

參考注釋

智勇

智謀與勇敢。《列子·仲尼》:“ 孔子 曰:‘三王善任智勇者,聖則 丘 弗知。’” 晉 潘岳 《西征賦》:“臨危而智勇奮,投命而高節亮。”《三國演義》第七回:“ 袁本初 智勇過人,手下名將極廣。” 清 龔自珍 《自春徂秋偶有所觸拉雜書之漫不詮次得十五首》詩之五:“傳聞智勇人,傷心自鞭影。”

深沉

(1)

(2) 指聲音低沉

大提琴深沉的音調

(3) 形容程度深

暮色深沉

(4) 沉穩;不外露

深沉的微笑

(5) 幽深

閨閣深沉

難言

(1) 未被言詞表達或非言詞所能表達

令人窒息的惱怒和難言的恥辱

(2) 非語言所能表達

病人可能有難言之苦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留侯

秦 末, 張良 運籌帷幄,佐 劉邦 平定天下,以功封 留侯 。詩文中常用為稱頌功臣之典。 晉 劉琨 《重贈盧諶》詩:“ 白帝 幸 曲逆 , 鴻門 賴 留侯 。” 唐 張九齡 《送張說》詩:“ 山甫 歸應疾, 留侯 功復成。”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 筌 註《黃帝陰符經》,推演幽奧,僉謂 鬼谷 留侯 復生。”

不世

非凡,罕有

重寄

重大的託付。《史記·龜策列傳》:“盛德不報,重寄不歸。” 宋 張元乾 《滿庭芳·為趙西外壽》詞:“絲綸,膺重寄,遙防遷美,本鎮恩隆。” 清 錢謙益 《陝西布政使司右參議賈鴻洙授朝議大夫制》:“屬有甄陞,俾當重寄。”

圯上

橋上。《史記·留侯世家》載: 張良 嘗從容步游 下邳 圯上,遇一老父,受《太公兵法》。後因以“圯上”指 張良 受《太公兵法》事。 南朝 宋 傅亮 《為宋公修張良廟教》:“交神圯上,道契 商 洛 。” 宋 蘇軾 《張競辰永康所居萬卷堂》詩:“ 留侯 之孫書滿腹,玉函寶方何用讀。濠梁空復五車多,圯上從來一篇足。”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為總得居士壽》詞:“ 隆中 三顧客,圯上一編書。”參見“ 圯橋 ”。

不異

沒有差別;等同。 晉 羊祜 《讓開府表》:“雖歷內外之寵,不異寒賤之家。” 唐 杜甫 《兵車行》:“況復 秦 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宋 朱熹 《劉十九府君墓志銘》:“蓋與先生不異,而溫厚謹良則又過之。”

一老

(1).指年高德劭之人。《詩·小雅·十月之交》:“不憖遺一老,俾守我王。”《左傳·哀公十六年》:“ 孔子 卒,公誄之曰:‘旻天不弔,不憖遺一老。’”

(2).泛稱老者。 唐 王維 《酬諸公見過》詩:“仰厠羣賢,皤然一老。” 宋 陳師道 《還里》詩:“向來千里聚,一老尚徜徉。”

(3).指元老。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昔 湯 入 夏 ,付國於 文祀 ; 西伯 之 殷 ,委國於一老。” 王闓運 《哀江南賦》:“既傷一老,申命元臣。”

猝然

突然地,出乎意料

冥搜未已,一癩頭蟆猝然躍去。——《聊齋志異·促織》

不為

(1).不做;不乾。《詩·衛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誌·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淮南子·本經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註:“不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先破後承,始開終結,內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

(1).不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

(2).不為了。《漢書·揚雄傳下》:“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 顏師古 註:“言憂百姓也。”

少年

古稱青年男子,現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少年兒童讀物

帷幄

(1) 軍營的帳幕

帷幄之謀。——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2) 又如:運籌帷幄

(3) 宮中的帷幕

當時

就在那個時刻;馬上

當時就簽約雇用你

隱人

隱逸之人。 漢 劉向 《列仙傳·方回》:“ 方回 者, 堯 時隱人也。” 宋 蘇軾 《方山子傳》:“ 方山子 , 光 黃 間隱人也。” 明 李東陽 《與李士常書》:“又不能杜門自謝,遠同隱人。” 清 吳敏樹 《新修呂仙亭記》:“而 岳 之湖上,固傳有仙人往來之語矣。得非隱人高士,出沒江湖間,人乃目之為仙歟?”

蹤跡

行動所留下可覺察的形跡

不留蹤跡

詭蹤跡。——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奇秘

亦作“ 奇秘 ”。1.指奇書秘籍。 晉 葛洪 《抱朴子·遐覽》:“先生既窮觀《墳》《典》,又兼綜奇祕,不審道書凡有幾卷,願告篇目。”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四》:“ 吳會 、 金陵 擅名文獻,刻本至多……雖連楹麗棟,蒐其奇秘,百不二三。”

(2).謂作為珍品收藏。《新唐書·柳公權傳》:“其遷少師, 宣宗 召至御座前,書帋三番,作真、行、草三體,奇祕,賜以器幣。”

(3).希奇秘密。 潘飛聲 《題披秘石門》詩:“此來發奇祕,宇外高頡頏。”

見“ 奇祕 ”。

詩詞推薦

黃石授書原文_黃石授書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