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東館路中

作者:許衡 朝代:元代

沁園春 東館路中原文

自笑平生。
一事無成。
險阻備經。
記丁年去國,干戈擾攘,囗囗囗囗,蹤跡飄零。
魯道塵埃,齊封景物,旅況悠悠百恨增。
斜陽里,對西風灑淚,魂斷青冥。
家園未得躬耕。
又十載羈棲古魏城。
念拙謀難遂,丹心耿耿,韶華易失,兩鬢星星。
五畝桑田,一區茅舍,快興溪山理舊盟。
橋邊柳,安排青眼,待我歸程。

詩詞問答

問:沁園春 東館路中的作者是誰?答:許衡
問:沁園春 東館路中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沁園春 東館路中是什麼體裁?答: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自己都感到好笑,一生都為謀生餬口到處奔忙,等老了發現這一生的事業很荒唐。
長江環抱城郭,深知江魚味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覺陣陣筍香。
貶逐的人,當然不妨員外安置,詩人慣例,都要做做水曹郎。
慚愧的是我勸政事已毫無補益,還要耗費官府岸祿,領取壓酒囊。

注釋
為口忙:語意雙關:既指因言事和寫詩而獲罪,又指為謀生餬口,並呼應下文的“魚美”和“筍香”的口腹之美。
郭:外城。
逐客:貶謫之人,作者自謂。員外:定額以外的官員,蘇軾所任的檢校官亦屬此列,故稱。
水曹郎:隸屬水部的郎官。
尚費官家壓酒囊:作者自註:“檢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壓酒囊,壓酒濾糟的布袋。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實物來抵數,叫折支。

詩文賞析

蘇軾1079年(元豐二年)八月十八日被押赴台獄勘問(即“烏台詩案”),十二月二十八日獲釋出獄,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不得簽書公事,令御史台差人轉押前去。第二年正月初一離開京師,二月一日至黃州貶所,寓居定惠院,隨僧蔬食。此詩作於初抵黃州時。

詩詞推薦

沁園春 東館路中原文_沁園春 東館路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