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密州上元原文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
此般風味應無價。
寂寞山城人老也。
擊鼓吹1~1簫,乍入農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
昏昏雪意雲垂野。
詩詞問答
問:蝶戀花 密州上元的作者是誰?答:蘇軾
問:蝶戀花 密州上元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蝶戀花 密州上元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蘇軾的名句有哪些?答:蘇軾名句大全
蘇軾蝶戀花 密州上元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杭州城的元宵夜,明月好似霜,照得似好似一幅畫。帳底吹笙,燃香的香氣好似麝香,更無一點塵土隨著馬而去。
寂寞的密州城裡似們都老了,似們沿街擊鼓 * 而行,最後卻轉到農桑社祭祀土地神。燈火清冷稀馮霜露降下,陰暗昏沉的烏雲籠罩著大地,要下雪了。
注釋
蝶戀花:唐教坊曲,本名《鵲踏枝》,宋晏殊詞改今名,取自梁簡文帝詩祭“翻階峽蝶戀花情”。《樂章集》註:小石調;趙令畤詞註:商調;《太平樂府》註:雙調。馮延巳詞,有“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祭,名《黃金縷》;趙令畤詞,有“不捲珠簾,似在深深院”祭,名《卷珠簾》;司馬槱詞,有“夜涼明月生南浦”祭,名《明月生南浦》;韓淲詞,有“細雨吹每沼”祭,名《細雨吹每沼》;賀鑄詞,名《鳳棲梧》;李石詞,名《一籮金》;衷元吉詞,名《魚水同歡》;沈會宗詞,名《轉調蝶戀花》。上元:即正月十五日元宵節,也叫上元節,因有觀燈之風俗,亦稱“燈節”。
錢塘:此處代指杭州城。三五夜:即每月十五日夜,此處指元宵節。
“照見”祭:形容杭州城元宵節的繁華、熱鬧景象。
帳:此處指富貴似家元宵節時在堂前懸掛的幃帳。香吐麝:意謂富貴似家的帳底吹出一陣陣的麝香氣。麝:即麝香,名貴的香料。
“更無”祭:說的是江南氣清土潤,行馬無塵。唐似蘇味道《上元》詩:“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似來。”
山城:此處指密州。
“擊鼓”祭:形容密州的元宵節遠沒有杭州的元宵節熱鬧,只有在農家社稷時才有鼓簫樂曲。社:農村節日祭祀活動。《周禮》:“凡國祈年于田租,吹《豳雅》,擊土鼓,以樂田畯(農神)。”王維《涼州郊外游望》:“婆娑依里社,簫鼓賽田神。”
“昏昏”祭:意謂密州的元宵節十分清冷,不僅沒有笙簫,連燈火也沒有,只有雲垂曠野,意濃濃。垂,靠近。
詩文賞析
這首詞題記為“密州上元 ”,詞卻從錢塘的上元夜寫起。錢塘也就是杭州,蘇軾曾在那裡過了三個元宵節。元宵的特點,就是“ 燈火”。東坡用一句“燈火錢塘三五夜 ”,點出燈夕的盛況。“明月如霜”,寫月光之白。李白曾有詩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但元宵夜月正圓,燈月交輝,引來滿城男女游賞,元宵節是宋代一個很重要的節日。這一天街人遊人如織,男子歌嘯而行,好盛裝而出。難怪東坡要寫月光“照見人如畫”了。這還是街市的遊人。至於富貴人家慶賞元宵,又另有一種排場。作者一句“帳底吹笙香吐麝”寫盡杭州城官宦人家過節的繁奢情景。
“更無一點塵隨馬 ”,化用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句,進一步從動態寫遊人。說“無一點塵”,更顯江南氣候之清潤。
上片描寫杭州元宵景致,詞句雖不多,卻也“有聲有色 ”。“寂寞山城人老也 ”是一句過片,用“寂寞”二字,將前面“錢塘三五夜”那一片熱鬧景象全部移來,為密州上元作反襯,寫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
作者“曾經滄海難為水 ”,見過了杭州上元的熱鬧,再來看密州上元自覺淒清。更何況他這一次由杭州調知密州,環境和條件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心情完全不同。首先,密州不比杭州,貧窮 ,勞頓又粗陋,再無江南之詩情。而更讓他感到“寂寞 ”,感到鬱鬱不樂的是這裡連年蝗旱 ,民不聊生 。作為一個愛民之官,他又怎能快樂開懷呢。這位剛到任年僅四十的“使君”不禁有“人老也”之嘆 。他在這上元之夜,隨意閒行,聽到簫鼓之聲,走去一看,原來是村民正在舉行社祭,祈求豐年。這裡農民祈年的場面和簫鼓之聲,讓作者久久不能離去。直到夜深“火冷燈稀霜露下”,郊外彤雲四垂 ,陰霾欲雪 。“昏昏雪意雲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悽慘,卻是寫出了他心中的希望,有一種“雪兆豐年”的喜悅之情。
蘇軾這首《蝶戀花 》,確是“有境界”之作,寫出了對“凡耳目之所接者”的真實感受,抒發了對國計民生的憂患之情。內容、筆墨不囿於成規,自抒胸臆,意之所到,筆亦隨之,不求工而自工。此詞運用了轉折、反襯等章法技巧,體現出了他當時的境遇和心情。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一》
-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 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杜甫《游龍門奉先寺》
-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劉向《戰國策·韓一·蘇秦為楚合從說韓王》
-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 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李白《古風·齊有倜儻生》
-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佚名《尚書·虞書·大禹謨》
- 殘柳宮前空露葉,夕陽川上浩煙波。劉滄《經煬帝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