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義山盤豆館叢蘆有感原文
盤豆蒼珉刻舊吟,清風自可滌煩襟。
庭蘆邂逅開青眼,澤國歸投是素心。
鄉夢不知家遠近,世塗休問跡升沉。
陽春一曲一樽酒,遮莫秋聲四面砧。
詩詞問答
問:和李義山盤豆館叢蘆有感的作者是誰?答:楊傑
問:和李義山盤豆館叢蘆有感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和李義山盤豆館叢蘆有感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楊傑的名句有哪些?答:楊傑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侵韻
參考注釋
清風
清涼的風
清風徐來
清風明月
自可
(1).本來可以;自然可以。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夙惠》:“ 太丘 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 宋 葉適 《寄呂巽伯換酒亭》詩:“ 瑯琊 初址未完牢,猶倚虛名用我曹。自可全將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
(2).猶自許。 唐 韓愈 《許國公神道碑銘》:“為人魁偉沉塞,以武勇游仕 許 汴 之間,寡言自可,不與人交,眾推以為鉅人長者。”
煩襟
煩悶的心懷。 唐 王勃 《游梵宇三覺寺》詩:“遽忻陪妙躅,延賞滌煩襟,” 元 韋居安 《摸魚兒》詞:“垂釣餌,趁春水生時,賸有桃花鱖,煩襟浄洗。” 清 方文 《湯君謨讀書敬亭寄此》詩:“何時就清盥,一洗煩襟開。”
邂逅
不期而遇
今夕何夕,見此邂逅。——《詩·唐風·綢繆》
邂逅發露,禍及知親。——《後漢書·杜根傳》
邂逅迷惑。——《三國志·管寧傳》
青眼
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間,青眼看人則是表示對人的喜愛或重視、尊重(跟“白眼”相對)
澤國
(1) 多水的地區;水鄉
澤國用龍節。——《周禮·地官·掌節》
江村夜漲浮天水,澤國秋生動地風。——唐·杜牧《題白雲樓》
(2) 遭水淹了的地區
那年發大水,這裡成了一片澤國
歸投
投奔;歸順。《宋書·武帝紀上》:“傾其巢窟,令賊奔走之日,無所歸投。”《敦煌曲子詞·感皇恩》:“還(寰)海內,束手願歸投。”
素心
(1) 本心;素願
與素心相違
(2) 心地純潔
素心人
鄉夢
思鄉之夢。 唐 宋之問 《別之望後獨宿藍田山莊》詩:“愁至願甘寢,其如鄉夢何?” 唐 岑參 《送張直公歸南鄭拜省》詩:“北堂應久待,鄉夢促征期。” 元 侯正卿 《菩薩蠻·客中寄情》套曲:“家書端可駈邪祟,鄉夢真堪療客飢。” 明 陳鶴 《夜坐寄朱仲開張甌江》詩:“客愁初到鬢,鄉夢不離家。” 冰心 《寄小讀者》二九:“那燈下黝黑的臉,向我很和氣的一笑,又把我強尋的鄉夢攪斷!”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遠近
(1) 遠處和近處
遠近聞名
(2) 指距離的長短
(3) 指關係的親疏
世塗
塵世的道路,人生的歷程。《三國志·魏志·荀彧傳》“ 詵 弟 顗 , 鹹熙 中為司空”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晉陽秋》:“﹝ 荀粲 ﹞常謂 嘏 、 玄 曰:‘子等在世塗間,功名必勝我,但識劣我耳!’” 唐 秦韜玉 《寄李處士》詩:“世塗必竟皆應定,人事都來不在忙。” 明 何景明 《蹇賦》:“悲世塗之迫阨兮,互險坦而多歧。” 清 唐孫華 《送周序三廣文之官宿松》詩:“世塗荊棘羨閒官,喜無案牘千重積。”
休問
(1).佳訊。《三國志·蜀志·許靖傳》:“既濟 南海 ,與領守 兒孝德 相見,知足下忠義奮發,整飭元戎,西迎大駕,巡省中嶽。承此休問,且悲且憙。”
(2).好的聲譽。 唐 柳宗元 《送寧國范明府詩序》:“有 范氏傳真 者,始來京師,近臣多言其美,宰相聞之,用以為是職,在門下,甚獲休問。”
升沉
(1).升謂升進,沉謂黜退。指仕宦之升降進退。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懲戒》:“始, 仁軌 既官達,其弟 仁相 在鄉曲,昇沉不同,遂搆嫌恨,與 軌 別籍。”
(2).指升進與黜退者。 前蜀 杜光庭 《興州王承休特進為母修黃籙齋詞》:“神功救物,無遺動植之中;惠力宣恩,普及昇沉之內。”
(3).泛指世事之盛衰得失。 唐 牛僧孺 《席上贈劉夢得》詩:“休論世上昇沉事,且鬭樽前見在身。” 宋 楊萬里 《又和木犀初發呈張功夫》之一:“掇取仙山入 京 洛 ,不妨冷眼看昇沉。”
(1).升降。舊時謂仕途得失進退。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升沉應已定,不必問 君平 。”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三:“何自閒人無籍在,不妨冷眼看升沉。”《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後來許多年少的門生,賢愚不等,升沉不一。” 清 王愈擴 《周亮工先生小傳》:“所至有政聲,不以升沉介意。”
(2).升降。謂際遇的幸與不幸。 唐 元稹 《寄樂天》詩:“榮辱升沉影與身,世情誰是舊 雷 陳 。”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下:“ 鄭碩道 在此,某與之卻是同年,與夢中所聞畧無少異,則出處升沉,動靜語默,悉皆前定也。” 魯迅 《彷徨·孤獨者》:“但是世事升沉無定,失意人也不會長是失意人,所以他也就很少長久的朋友。”
(3).升降。高低上下。 清 曹寅 《發橫林未到錫山六十里示同舍》詩:“冥鴻沙鳥極升沉,畫舫青簾共盍簪。”
(4).升降。價錢的漲落。 茅盾 《子夜》十一:“有人拿著小本子和鉛筆,仰起了臉抄錄‘牌子’上的票價升沉錄。”
(5).升降。謂時代的變遷與推移。 柯靈 《<阿英散文選>序》:“而且時代的升沉,也不是月旦作品價值的唯一標準。”
(6).褒貶。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凡宴談會集間,諸公皆以分別流品、升沉人物為事。”
指仕宦的升降進退。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一·科道陞州府》:“要依上登極恩詔,一體擢用。此諸官他日敭歷陞沉,俱不可考。”
陽春
溫暖的春天
一曲
(1).水流彎曲處。《詩·魏風·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傳:“謂水曲流處。” 唐 劉禹錫 《送李尚書鎮滑州》詩:“ 黃河 一曲當城下,緹騎千重照路傍。”
(2).猶一彎。 劉半農 《游香山紀事詩》:“一曲橫河水,風定波光靜。”
(3).猶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楊倞 註:“一曲,一端之曲説。” 漢 桓寬 《鹽鐵論·論鄒》:“將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萬方,猶無準平而欲知高下,無規矩而欲知之圓也。” 宋 曾鞏 《襄州到任表》:“皇帝陛下奬引士倫,推崇世教,小藝片言之善,偏長一曲之材,皆欲養成,未嘗棄廢。” 清 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原善上》:“人雖得乎全,其間則有明闇厚薄,亦往往限於一曲。”
(4).猶一縷。 唐 張泌 《題華嚴寺木塔》詩:“一曲晚煙浮 渭水 ,半橋斜日照 鹹陽 。”
一首樂曲。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濁酒一盃,彈琴一曲。” 元 馬致遠 《漢宮秋》第一折:“妾身在家頗通絲竹,彈得幾曲琵琶,當此夜深孤悶之時,我試理一曲消遣咱!” 沉祖棻 《高陽台·訪媚香樓遺址》詞:“青山幾點胭脂血,做千秋悽怨,一曲嬌嬈。” 艾青 《向太陽》詩:“我的靈魂,不論白日和黑夜,永遠的唱著一曲人類命運的悲歌。”
樽酒
(1).杯酒。《易·坎》:“樽酒簋貳,用缶。” 唐 杜甫 《客至》詩:“盤飱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2).代指酒食。 唐 羅隱 《讒書·後雪賦》:“ 梁王 詠嘆斯久,撤去樽酒。 相如 竦然,再拜稽首。”
遮莫
亦作“ 遮末 ”。1.儘管;任憑。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八:“狐曰:‘我天生才智,反以為妖,以犬試我,遮莫千試萬慮,其能為患乎?’” 宋 蘇軾 《次韻答寶覺》:“芒鞵竹杖布行纏,遮莫千山更萬山。” 元 范康 《竹葉舟》第三折:“風月閒人,倒落得個散誕消遙百不憂,遮莫的山崩海漏,鳥飛也那兔走。” 葉葉 《九秋》詩:“飄零遮莫與君同,岑寂關山行李中。”
(2).不論;不管。 宋 楊萬里 《和張功父梅詩》之一:“老無半點看花意,遮莫明朝雨及晴。” 元 曹德 《折桂令·登靈鷲山》曲:“便休提鐘鼎山林,遮莫榮枯,總是消沉。”《二刻拍案驚奇》卷二:“ 妙觀 道:‘遮莫是甚么事,且説將來,奴依他便了。’”
(3).即使;假如。 唐 李白 《少年行》之三:“遮莫姻親連帝城,不如當身自簪纓。”《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小道人道:‘小牌上有言在前,遮末是高手也要饒他一先,決不自家下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聶小倩》:“小娘子端好是畫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攝魂去。”
(4).莫要;不必。 唐 張鷟 《遊仙窟》:“ 十娘 斂色卻行。 五嫂 詠曰:‘他家解事在,未肯輒相瞋。徑須剛捉著,遮莫造精神。’” 宋 晏殊 《秋蕊香》詞之二:“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長無睡。” 清 黃景仁 《感舊》詩:“遮莫臨行念我頻,竹枝留涴淚痕新。”
(5).什麼;為何。 唐 李白 《寒女吟》:“下堂辭君去,去後悔遮莫!” 明 劉元卿 《賢奕編·證學》:“其一謂志學者,即應犯不較逆不難,不然落鄉人臼矣,遮莫不是名誼心耶?”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雜記五則》:“媼怒,大聲詈曰:‘遮莫來撩撥爾祖姥?我將齩爾爹黑鳥!’”
(6).莫非;或許。 清 黃景仁 《念奴嬌·虞山旅舍夜起是日稚存歸里》詞:“遮莫 九龍山 下月,今夜是君行處?” 黃瀾 《送李生孟夐留學美利堅》詩:“懸知共乘多賢達,遮莫先驅到望舒。”
(7).大約;約摸。 劉大白 《龍山夢痕序》:“遮莫四年前,從 杭州 回到離開已久的故鄉去,在船上偶然胡謅了這兩首七律。”
秋聲
指秋天裡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落葉聲、蟲鳥聲等。 北周 庾信 《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唐 劉禹錫 《登清暉樓》詩:“ 潯陽江 色潮添滿, 彭蠡 秋聲雁送來。” 明 吳甡 《雜興》詩:“空林何歷歷,落葉盡秋聲。”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 龍泉寺 邊的深林叢樹時時送出秋聲,一陣一陣蕭蕭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離別。”
四面
東、南、西、北四個方面,泛指周圍
四面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