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檜原文
仙壇有古檜,森列同七星。
雲是梁家種,古怪如龍形。
東蘇護朽骨,新枝復青青。
造化呈奇觀,拱衛煩山靈。
誰栽若此樹,閱歲踰千齡。
詩詞問答
問:七星檜的作者是誰?答:吳納
問:七星檜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青韻 出處: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注釋
仙壇
(1).指仙人住處。 唐 元結 《登九疑第二峰》詩:“ 九疑 第二峰,其上有仙壇。” 唐 劉滄 《經 * 山》詩:“山頂白雲千萬片,時聞鸞鶴下仙壇。”
(2).祭壇。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高築仙壇海日曉,諸天羣靈俱到,列星眾宿來朝。”
有古
有遠謀。《逸周書·常訓》:“哀樂不淫,民知其至,而至於子孫,民乃有古,古者因民以順民。” 孔晁 註:“皆有經遠之規,謂之有古。”
森列
(1).紛然羅列。 唐 李白 《古風》之五:“太白何蒼蒼,星辰上森列。” 明 宋濂 《<白雲稿>序》:“經乃聖人所定,實猶天然日月星辰之昭布,山川草木森列,莫不繫焉。” 清 劉大櫆 《浮山記》:“其旁怪石森列:如獅,如象,如鸚武……甚眾,不可名狀。”
(2).森嚴排列。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天地神祇,昭布森列。”《三國演義》第五五回:“ 玄德 見 孫夫人 房中兩邊槍刀森列,侍婢皆佩劍,不覺失色。” 郭希仁 《從戎紀略》:“時軍裝局守衛森列,盤查甚嚴,出入不便。”
七星
(1).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鳥七宿的第四宿,有星七顆。《禮記·月令》:“季春之月,月在胃,昏七星中。” 孫希旦 集解:“七星,南方朱鳥之第四宿。”
(2).指北斗星。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長老傳言, 李冰 造七橋,上應七星。” 聞捷 《生活的讚歌·夜過玉門》:“我指著山頂的幾點燈光,說它是永恆的北斗七星。”
(3).七個星形的黑子或飾物。《晉書·桓溫傳》:“ 溫 豪爽有風概,姿貌甚偉,面有七星。”《宋史·輿服志三》:“冕版以龍鱗錦表,上綴玉為七星。”
(4).古樂器名,屬管樂。《通典·樂四》:“七星,不知誰所作,其長盈尋。”《宋史·樂志四》:“大晟匏有三色:一曰七星,二曰九星,三曰閏餘,莫見古制。”
雲是
如此。《文選·陸厥<奉答內兄希叔>詩》:“徂落固雲是,寂蔑終始斯。” 張銑 註:“言人死固亦如是寂寞。”
家種
(1) 人工培植
(2) 自家種植的
古怪
(1) 稀奇怪異
一種古怪的美
(2) 奇怪。指明顯地異乎尋常,偏離一般,非正常
走著走著,忽見路旁的樹十分古怪。——《西湖漫筆》
護朽
柱或塔之頂端。多刻虭蛥之像。 明 陸容 《菽園雜記》卷二:“虭蛥,其形似龍而小,性好立險,故立於護朽上。”參見“ 虭蛥 ”。
青青
(1) 茂盛的樣子
青青園中葵。——《樂府詩集·長歌行》
郁郁青青。——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溪上青青草。——宋·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盡薺麥青青。——宋· 姜夔《揚州慢》
(2) 墨綠色
雲青青兮欲雨。——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客舍青青柳葉新。——唐·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造化
(1) 福分;好運氣
子女都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與造化抗衡
奇觀
奇異的景象;奇怪而少見的事
世界七大奇觀
拱衛
環繞;衛護
那拱衛在泰山膝蓋下的無數小饅頭,卻是徂徠山等許多著名的山嶺。——《泰山極頂》
山靈
(1).山神。《文選·班固<東都賦>》:“山靈護野,屬御方神。” 李善 註:“山靈,山神也。” 元 房皞 《送王升卿》詩:“我欲從君覓隱居,卻恐山靈嫌俗駕。” 清 林則徐 《塞外雜詠》:“我與山靈相對笑,滿頭晴雪共難消。” 郭沫若 《月蝕》:“我們 四川 的山靈水伯遠遠在招呼我。”
(2).山間出產的珍異食物。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舒心的列山靈,陳水陸, 張君瑞 合當欽敬。”
(3).昆蟲名。彝族民間史詩《梅葛》第三部七:“岩上‘伯麼’有三對,河壩‘山靈’有二對,人人見了都喊打。”原註:“伯麼、山靈,都是昆蟲。”
若此
如此;像這樣子
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呂氏春秋·察 今》
閱歲
(1).經過一年。《新唐書·班宏傳》:“ 參 亦以 宏 素貴,私謂曰:‘閲歲當歸使於公。’ 宏 喜。” 明 文徵明 《送嘉定尹王君赴召敘》:“蓋君自戊辰入官,抵今六七閲歲。”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閣三·元旦詩》:“是年, 百穀 下世,再閲歲甲寅,而 文定 亦捐賓客矣。”
(2).經歷年歲。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一:“ 仁宗 時,最先言立皇嗣者, 明州 鄞縣 尉,不記姓名。 晁以道 嘗為予言,閲歲久,又經此喪亂,若史家又復不載,可惜也。” 李大釗 《原人社會於文字書契上之唯物的反映》:“改火一周,便是閱歲一周,這可見古代有以‘鑽燧改火’為歷歲一周的記號的習慣了。”
千齡
(1).猶千年、千歲。極言時間久長。《晉書·禮志上》:“方今天地更始,萬物權輿,盪近世之流弊,創千齡之英范。” 唐 張九齡 《奉和聖制登封禮畢洛城酺宴》詩:“運與千齡合,歡將萬國同。”
(2).用作祝壽之語。《天雨花》第二十回:“當時同到書房去,千齡壽麵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