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

作者:李孟璿 朝代:明代

擬古原文

卞氏有美璞,采之荊山中。

至寶不先剖,獻君乃至公。

玉人何嫌猜,三獻兩見刖。

抱之髮長號,淚盡繼以血。

宋人貴凡石,得之梧台東。

周客視之笑,本與瓦甓同。

忠言翻見惡,藏之愈深固。

自誇天下珍,和璧安足睹。

嗟哉優與劣,賤目豈能別。

詩詞問答

問:擬古的作者是誰?答:李孟璿
問:擬古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出處:御選明詩卷二十一

參考注釋

荊山

(1).山名。在今 湖北省 南漳縣 西部。 漳水 發源於此。山有 抱玉岩 ,傳為 楚 人 卞和 得璞處。《書·禹貢》:“導 嶓冢 ,至於 荊山 。” 孔 傳:“ 荊山 在 荊州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禹貢》:‘ 荊 及 衡陽 惟 荊州 。’蓋即 荊山 之稱,而制州名矣。故 楚 也。”

(2).山名。在今 陝西省 富平縣 西南。相傳 禹 鑄鼎於此。《書·禹貢》:“導 岍 及 岐 ,至於 荊山 。” 孔穎達 疏:“《地理志》云:《禹貢》北條 荊山 在 馮翊 懷德縣 南。”《後漢書·郡國志一·馮翊》 劉昭 注引 晉 皇甫謐 《帝王世紀》:“ 禹 鑄鼎於 荊山 ,在 馮翊 懷德 之南,今其下﹝有﹞ 荊渠 也。”

(3).山名。在今 河南省 靈寶縣 閿鄉 南。相傳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此。亦名 覆釜山 。《史記·封禪書》:“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

(4).山名。在今 安徽省 懷遠縣 西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淮水》:“《郡國志》曰:‘ 平阿縣 有 當塗山 , 淮 出於 荊山 之左, 當塗 之右,奔流二山之間,西揚濤北注之。’”《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四年》:“帝馳至 荊山洪 ,距 趙步 二百餘里。” 胡三省 註:“ 荊山 在 濠州 鍾離縣 西八十三里,即 梁武帝 築堰之地,今 懷遠軍 正治 荊山 。”

至寶

特別稀有的珍寶

竟把普通景泰藍當成了至寶

至公

(1).最公正;極公正。《管子·形勢解》:“風雨至公而無私,所行無常鄉。”《呂氏春秋·慎大》:“ 湯 立為天子, 夏 民大説,如得慈親,朝不易位,農不去疇,商不變肆,親 郼 如 夏 ,此之謂至公。”《後漢書·荀彧傳》:“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

(2).科舉時代對主考官的敬稱。謂其大公無私。 唐 劉虛白 《獻主文》詩:“不知歲月能多少,又著 * 待至公。” 宋 歐陽修 《與吳正獻公書》:“某向以孤危之跡,當羣論洶湧之時,猶賴至公遏以清議,保全至此,恩德可量。”

玉人

(1).雕琢玉器的工人。《周禮·考工記·玉人》:“玉人之事。” 賈公彥 疏:“雲玉人之事者,謂人造玉瑞、玉器之事。”《荀子·大略》:“ 和 之璧,井裡之厥也。玉人琢之,為天子寳。” 宋 劉克莊 《江西詩派序·呂紫微》:“余以 宣城 詩巧之如錦工機錦,玉人琢玉,極天下之巧妙。”

(2).玉雕的人像。 晉 王嘉 《拾遺記·蜀》:“ 河南 獻玉人,高三尺。”《北史·隱逸傳·崔賾》:“ 藍田 令 王曇 於 藍田山 得一玉人,長三四寸,著大領衣,冠幘。”

(3).容貌美麗的人。《晉書·衛玠傳》:“﹝ 玠 ﹞年五歲,風神秀異……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觀之者傾都。”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裴楷 ﹞麤服亂頭皆好,時人以為玉人。”後多用以稱美麗的女子。 唐 元稹 《鶯鶯傳》:“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前蜀 韋莊 《秋霽晚景》詩:“玉人襟袖薄,斜憑翠欄乾。” 宋 謝逸 《南歌子》詞:“畫樓朱戶玉人家,簾外一眉新月、浸梨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魯公女》:“睹卿半面,長繫夢魂;不圖玉人,奄然物化。” 黃侃 《無題》詩:“春晚垂楊映畫樓,玉人微撥鈿箜篌。”

(4).對親人或所愛者的愛稱。 唐 權德輿 《送盧評事婺州省覲》詩:“客愁青眼別,家喜玉人歸。” 宋 張先 《菩薩蠻》詞:“玉人又是匆匆去,馬蹄何處垂楊路。”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快疾忙報與您姐姐,道門外玉人來也。” 元 無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則今朝別了玉人,多感承謝了盤費。”

(5).仙女。 唐 賈島 《登田中丞高亭》詩:“玉兔玉人歌里出,白雲誰似莫相和。” 唐 杜牧 《寄珉笛與宇文舍人》詩:“寄與玉人天上去, 桓將軍 見不教吹。”

嫌猜

猜疑;嫌忌

交朋友不能嫌猜

三獻

(1).古代祭祀時獻酒三次,即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合稱“三獻”。《儀禮·聘禮》:“薦脯醢,三獻。”《後漢書·百官志二》:“光祿勛,卿一人……郊祀之事,掌三獻。”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禮》詩之三:“三獻欲終侵曙色,百神齊下散天香。” 明 楊慎 《江祀記》:“肅將天祝,幽贊於神明,舉爟張樂,三獻望燎已,事乃竣。”

(2).三種祭品。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辯證一》:“祭禮有腥、燖、熟三獻。”

(3).三次呈獻。 唐 韓愈 《孟生詩》:“ 卞和 試三獻,期子在秋砧。” 明 何景明 《送石秀才下第還趙州》詩:“ 荊 玉已三獻, 冀 羣當一空。”

長號

大聲號哭。 晉 盧諶 《贈劉琨書》:“奚必臨路而後長號,覩絲而後歔欷哉!” 唐 柳宗元 《寄許京兆孟容書》:“每遇寒食,北向長號,以首頓地。” 宋 司馬光 《迂書·三欺》:“鞠躬便辟,不足為恭,長號流涕,不足為哀。”

銅管樂器的一種。 中國 俗稱“伸縮喇叭”、“拉管”。

宋人

指 周 代 宋國 人。 宋 人為 殷商 後代,受到 周人 的歧視,被譏為“蠢殷”、“頑民”。因此,在先 秦 舊籍中, 宋 人常被作為“蠢人”的代稱。《莊子·逍遙遊》:“ 宋 人資章甫而適諸 越 , 越 人斷髮文身,無所用之。”《孟子·公孫丑上》:“ 宋 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韓非子·五蠹》:“ 宋 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 宋國 笑。”參閱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編第一章第二節。

梧台

戰國 齊 梧宮 之台。故址在今 山東省 淄博市 境。 唐 韓翃 《送張儋水路歸北海》詩:“片帆依白水,高枕臥 青州 。 柏寢 寒蕪變, 梧臺 宿雨收。”參閱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淄水》。

瓦甓

泛稱磚瓦。《莊子·知北游》:“ 東郭子 問於 莊子 曰:‘所謂道,惡乎在?’ 莊子 曰:‘無所不在。’ 東郭子 曰:‘期而後可。’ 莊子 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 東郭子 不應。”《宋史·李允則傳》:“始教民陶瓦甓,標里閈,置廊市、邸舍、水磑。” 清 劉大櫆 《焚書辨》:“彼鬻而有之者,又取其瓦甓以去,而遺其梁棟。”

忠言

忠直之話

進盡忠言。——諸葛亮《出師表》

忠言逆耳。——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見惡

看到壞的事物。《左傳·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薀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

被憎嫌。《左傳·哀公二十年》:“ 黯 也進不見惡,退無謗言。”《論語·陽貨》:“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深固

深而牢固

建設祖國的信念更加深固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和璧

見“ 和氏璧 ”。

安足

立足,存身。《三國志·魏志·公孫瓚傳》“遣人與子書,刻期兵至,舉火為應”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典略》:“ 瓚 遣行人 文則 齎書告子 續 曰:‘不然,吾亡之後,天下雖廣,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

嗟哉

嘆詞。 漢 馬援 《武溪深行》:“滔滔 武溪 一何深,鳥飛不度,獸不敢臨,嗟哉 五溪 兮多毒淫。”《後漢書·耿弇傳論》:“嗟哉,義重於生,以至是乎!” 唐 韓愈 《嗟哉董生行》:“嗟哉 董生 朝出耕,夜歸讀古人書,盡日不得息。”

優與

(1).從優給予。 宋 王栐 《燕翼詒謀錄》卷五:“御史中丞 賈昌朝 上言,臣僚年七十筋力衰者,優與改官致仕。”《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三年》:“脅從之徒,一切不問。如從中自併及投首領,當議優與推恩。”

(2).謂寬容。 明 陳德文 《刻<阮嗣宗集>敘》:“惡如 師 昭 ,且優與而保持之矣。”

豈能

怎能;哪能

我豈能反對?

詩詞推薦

  • 賀明朝·憶昔花間相見後

    歐陽炯五代〕憶昔花間相見後,只憑縴手,暗拋紅豆。人前不解,巧傳心事,別來依舊,辜負春晝。碧羅衣上蹙金繡,睹對對鴛
  • 述懷

    崔櫓唐代〕白首成何事,無歡可替悲。空餘酒中興,猶似少年時。
    擬古原文_擬古的賞析_古詩文
  • 芙蓉

    劉克莊宋代〕紛紛亭錦映池塘,艷冶姿容淡泊妝。醉去恍疑曾被酒,集來未必可為裳。不懷絕色真如面。誰改新名作斷腸,只合
    擬古原文_擬古的賞析_古詩文
  • 次安溪趙簿雲津閣韻

    陳宓宋代〕西來一派接天流,誰結危欄占上游。樹蘸碧波元不暑,沙攢白鷺更宜秋。沉酣勝處方知味,濡滯窮山未拙謀。欲把
  • 放燈至二十日止

    沈守正明代〕昔聞趙壽陽,人日賜餔觴。茂宰廣斯意,華燈續焰長。笙歌隘廣陌,煙火媚前行。士女傾城出,皆雲樂未央。
  • 漢宮春(次韻稼軒蓬萊閣)

    姜夔宋代〕一顧傾吳。薴蘿人不見,煙杳重湖。當時事如對弈,此亦天乎。大夫仙去,笑人間、千古須臾。有倦客、扁舟夜泛
    擬古原文_擬古的賞析_古詩文
  • 和郡齋即事

    呂陶宋代〕表里山河久鎮綏,府無留事縱懷時。自將遠業更中外,不向榮塗計速遲。沖談本從天理得,安閒常有道心知。元元
  • 南鄉子 春日,游李氏園亭

    王惲元代〕溪水淨灘沙。紫動林梢半是花。長日馬蹄閒信步,誰家。曉入南園到晚霞。時事鬧蜂衙。一片閒心逐去鴉。爛醉玉
    擬古原文_擬古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方仲和信州學正二首

    方回宋代〕公論乾坤萬古留,秋崖秋壑兩般秋。尚思下惠甘三黜,肯向新都羨五侯。籍甚故家佳玉樹,彼哉亡國阽金甌。同鄉
  • 劉平甫輓詩二首

    楊萬里宋代〕忠孝元家法,經綸豈嬾心。日邊遲信息,霞外且山林。風月詩天巧,乾坤酒陸沉。一生欠半面,五字寄哀音。
  • 迎寺丞舅歸舟

    曹彥約宋代〕桂林使者赤松人,爭得匡廬自在身。蟬蛻一官驚俗子,鸛鳴雙櫓壓江神。人生到此方為樂,世路新來可具陳。開盡
  • 蓮實

    高翥宋代〕膩玉肌膚碧玉房,累累波面趁紅芳。坐忘佛土三生夢,來結人間一夏涼。青子綻時仙裳濕,綠包分處蜜脾香。尊前
    擬古原文_擬古的賞析_古詩文
  • 秋館言懷

    錢起唐代〕蟋蟀已秋思,蕙蘭仍碧滋。蹉跎獻賦客,嘆息此良時。日夕雲台下,商歌空自悲。
  • 滿江紅

    楊炎正宋代〕筆染相思,暗題盡、朱門白壁。動離思、春生遠岸,煙銷殘日。楊柳結成羅帶恨,海棠染就胭脂色。想深情、幽怨
  • 書驛壁二首

    姚嗣宗宋代〕踏碎賀蘭石,掃清西海塵。布衣能效死,可惜作窮鱗。
    擬古原文_擬古的賞析_古詩文
  • 泉聲

    楊萬里宋代〕初聞蟹眼雪花聲,忽有仙人玉佩鳴。時作微吟清入骨,又成幽咽怨多情。問知古澗飛泉落,起看寒泓遶石行。欲解
  • 新樓詩二十首。望海亭(在臥龍山頂上越中最高處)

    李紳唐代〕烏盈兔缺天涯迥,鶴背松梢拂檻低。湖鏡坐隅看匣滿,海濤生處辨雲齊。夕嵐明滅江帆小,煙樹蒼茫客思迷。蕭索
    擬古原文_擬古的賞析_古詩文
  • 潭州

    劉昉宋代〕上天甲子慶昇平,春到瀟湘倍有情。白璧當天千里共,紅蓮照夜萬枝明。
    擬古原文_擬古的賞析_古詩文
  • 寓舍偶題

    潘獻可宋代〕習嬾身無用,幽偏性所欣。校書隨馬隊,臨貼愛鵝群。公子悲春草,佳人隔暮雲。此山歸計決,未信有移文。
  • 題錢貢瀟湘八景·其八·江天暮雪

    乾隆清代〕江天爭雪不爭多,幾疊銀棱間翠螺。直與屈平寫神照,那更馬遠較如何。
擬古原文_擬古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