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雲岩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翠雲岩原文

葉姿枝態鎖層峰,織翠流青色正濃。

習習天風拂岩落,人間煩暑覓何從。

詩詞問答

問:翠雲岩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翠雲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翠雲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冬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三十二

參考注釋

層峰

層層重疊的山峰

青色

一類帶綠的藍色,中等深淺,高度飽和;特指三補色中的一色

習習

(1).頻頻飛動貌。《楚辭·九辯》:“驂白霓之習習兮,歷群靈之豐豐。” 朱熹 集註:“習習,飛動貌。” 晉 左思 《詠史》之八:“習習籠中鳥,舉翮觸四隅。” 唐 盧照鄰 《釋疾文·命曰》:“野有鹿兮其角兟兟,林有鳥兮其羽習習。”

(2).微風和煦貌。《詩·邶風·谷風》:“習習谷風,以陰以雨。” 毛 傳:“習習,和舒貌。” 唐 吳筠 《遊仙》詩之十六:“靈風生太漠,習習吹人襟。”《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趁著這春光融融,和風習習,憑在欄桿上,留連痛飲。” 冰心 《寄小讀者》七:“涼風習習,舟如冰上行。”

(3).盛多貌。 漢 蔡邕 《陳留太守胡公碑》:“祁祁我君,習習冠蓋。”《文選·左思<魏都賦>》:“習習冠蓋,莘莘蒸徒。” 張銑 註:“習習,盛也。”

(4).清雅和諧貌。 漢 傅毅 《舞賦》:“或有矜容愛儀,洋洋習習。”《文選·嵇康<琴賦>》:“洋洋習習,聲烈遐布。” 李周翰 註:“洋洋習習,清雅貌。”

(5).形容辛辣、痛癢等感覺。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藥議》:“細辛出 華山 ,極細而直,深紫色,味極辛,嚼之習習如﹝生﹞椒,其辛更甚於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武孝廉》:“ 石 覺森寒如澆氷水,喉中習習作癢。”

(6).象聲詞。 唐 陳潤 《宿北樂館》詩:“溪流潺潺雨習習,燈影山光滿窗入。” 沉從文 《邊城》十一:“草叢裡綠色蚱蜢各處飛著,翅膀搏動空氣時,習習作聲。”

天風

風。風行天空,故稱。 漢 蔡邕 《飲馬長城窟行》:“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唐 韓愈 《辛卯年雪》詩:“波濤何飄揚,天風吹旛旂。” 明 鄭若庸 《玉玦記·賞春》:“好趁天風,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時古調》九:“天風吹,海浪流。滿懷悲憤事,聊以寄箜篌。”

人間

指整個人類社會;世間

要留清白在人間。——明· 于謙《石灰吟》詩

人間四月芳菲盡。——宋· 沈括《夢溪筆談》

煩暑

悶熱;暑熱。《南史·梁武陵王紀傳》:“季月煩暑,流金鑠石,聚蚊成雷,封狐千里。” 宋 辛棄疾 《御街行》詞:“好風催雨過山來,吹盡一簾煩暑。” 明 楊慎 《漁家傲》詞:“六月 滇 南波漾渚,水雲鄉里無煩暑。” 鄭澤 《夏夜作》詩:“煩暑不我蒸,靈宮自澄澈。”

何從

(1).猶怎么辦。多用於對問題的抉擇。《史記·大宛列傳》:“﹝ 宛 貴人﹞約曰:‘ 漢 毋攻我。我盡出善馬,恣所取,而給 漢 軍食。即不聽,我盡殺善馬,而 康居 之救且至…… 漢 軍熟計之,何從?’”

(2).從何處,從哪兒。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從便得之也?”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四》:“不知仕之所以見理明白,灼知千古治亂者,何從而得之?” 魯迅 《書信集·致曹聚仁》:“ 中國 文字如此之難,工農何從看起?”

(3).猶何嘗,何曾。《白雪遺音·馬頭調·又是想來》:“一片的假意,哄奴到如今,何從有真心。”《紅樓夢》第一百回:“我這個丫頭,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從還是個娘?”

詩詞推薦

翠雲岩原文_翠雲岩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