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得齋小憩原文
素尚昨年稱絕筆,適才仍詠是孤言。
肩輿西谷寖尋順,撫座書齋聊憩存。
逾月山莊方一至,縈心川郡不勝煩。
如雲創得佳名兆,願報捷音過劍門。
詩詞問答
問:創得齋小憩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創得齋小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創得齋小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元韻 出處:御製詩餘集卷十四
2. 昨年題素尚齋詩有雲剩此書一幅明年絕筆堪蓋以齋中祇有一處可以懸詩擬今年不復拈吟日前過齋中興至仍復題句是竟孤前言
參考注釋
素尚
樸素高尚的情操。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或功銘鼎彝,或德標素尚。”《南史·王曇首傳》:“幼有素尚,兄弟分財, 曇首 唯取圖書而已。” 唐 溫庭筠 《和段少常柯古》:“素尚寧知貴,清談不厭貧。”
昨年
去年。 明 張居正 《陳六事疏》:“即如昨年,皇上以虜賊內犯,特勑廷臣,集議防虜之策。” 魯迅 《集外集拾遺·今春的兩種感想》:“昨年 東北 事變詳情我一點不知道。”
絕筆
(1) 死前最後所寫的文字或所作的字畫
(2) 作者或畫家的最後的作品
(3) 停筆不再寫下去
《春秋》絕筆於魯哀公十四年
適才
見“ 適纔 ”。
亦作“ 適才 ”。
肩輿
代步工具,由人抬著走
導使睿乘肩輿,具威儀。——《資治通鑑》。胡注:“肩輿,平肩輿也,人以肩舉之而行。
寖尋
漸及,逐漸到達。《漢書·郊祀志上》:“上始巡幸郡縣,寖尋於 泰山 矣。” 顏師古 註:“寖,漸也。尋,就也。”
書齋
書房
編輯的書齋
逾月
亦作“踰月”。1.古代禮制,士死後要滿一個月,到第二個月才下葬,稱為“逾月”之制。《左傳·隱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軌畢至;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踰月,外姻至。” 楊伯峻 註:“踰月者,歷二月也。” 宋 穆修 《徐文質墓志銘》:“生能葬以其道,正合士禮踰月之制。”
(2).謂時間超過一個月。 漢 蔡邕 《述行賦》:“ 延熹 二年秋,霖雨逾月。” 南唐 李建勛 《送人詩》:“相見未逾月,堪悲遠別離。”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二:“樂飲逾月,忽飄然浮海去,逾歲而歸。”
(3).猶言一個月後。 宋 秦觀 《錄寶林事實》:“逾月,賜號 寶林禪院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謝》:“逾月, 小謝 書居然端好,生偶贊之。”
山莊
山中的村莊;別墅
一至
(1).一到。《管子·幼官》:“三千里之外,諸侯世一至。” 漢 王充 《論衡·恢國》:“ 黃帝 堯舜 ,鳳凰一至。”《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老夫只恐大限一至,不能發言,故今日為君敘及此也。”《宋史·晁迥傳》:“方盛暑,為蠲宿直,三五日一至院。”
(2).竟至;乃至。《戰國策·齊策一》:“ 靖郭君 之於寡人,一至此乎?”《紅樓夢》第一一二回:“ 賈政 嘆口氣道:‘我不料家運衰敗,一至如此!’”
(3).猶言小善,偏材。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九徵》:“一至謂之偏材。偏材,小雅之質也。” 劉昞 註:“未能兼濟,各守一行。”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理盡者不可責有餘,一至者不可求兼濟。” 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表》:“愚夫一至,偶識量己。”
(4).指忠正鯁直。《晉書·王沉傳》:“若達一至之言,説刺史得失,朝政寬猛,令剛柔得適者,給穀千斛。”《北史·高道悅傳》:“居法樹平肅之規,處諫著必犯之節。王公憚其風鯁;朕實嘉其一至。”
縈心
牽掛心間。 唐 段成式 《閒中好》詞:“閒中好,塵務不縈心。” 明 俞弁 《逸老堂詩話》卷下:“ 天台 王古直 有《述懷》詩‘窮將入骨詩還拙,事不縈心夢亦清’之句, 李西涯 稱賞之。”《二刻拍案驚奇》卷六:“將軍好生不忍,把好言安慰他,叫他休把閒事縈心,且自將息。” 夏承燾 《<天風閣學詞日記>前言》:“迨抗戰爆發,時局動盪。陸沉之懼,旦夕縈心!”
不勝
受不住,承擔不了。勝:承受,經得起
刑人如恐不勝。——《史記·項羽本紀》
驢不勝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如雲
(1).形容盛多。《詩·鄭風·出其東門》:“出其東門,有女如雲。” 毛 傳:“如雲,眾多也。” 漢 李陵 《答蘇武書》:“當此之時,猛將如雲,謀臣如雨。” 唐 白居易 《輕肥》詩:“夸赴軍中宴,走馬去如雲。”
(2).發美長貌。《詩·鄘風·君子偕老》:“鬒髮如雲,不屑髢也。” 毛 傳:“如雲,言美長也。”
(3).比喻德化廣大。《史記·五帝本紀》:“ 帝堯 者, 放勛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 司馬貞 索隱:“如雲之覆渥,言德化廣大而浸潤生人,人鹹仰望之,故曰如百穀之仰膏雨也。”
佳名
(1).好名聲,美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祖光祿 少孤貧,性至孝,常自為母炊爨作食。 王平北 聞其佳名,以兩婢餉之。”
(2).好名字。 唐 陸龜蒙 《華陽巾》詩:“ 蓮華峰 下得佳名,雲褐相兼上鶴翎。”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廷試》:“ 嘉靖 末年,及今上近科,以大力得路者,改佳名以應廷對。”
報捷
報告勝利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