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物在人亡。
對琴書几杖,一一淒涼。
留僧乾麥飯,宿客冷繩床。
今已矣,更何望。
撫字淚浪浪。
漫驚心莓苔過井,花月分窗。
蘭孫亦負幽芳。
喜情能好我,兼贈遺藏。
銀波吹冶雪,金質麗蕤光。
經百練,鸊鵜霜,感慨思彌長。
嘆終朝、摩挲手底,此意難忘。
詩詞問答
問:《意難忘·過周寶山故室,其孫青士贈所遺鐵如意》的作者是誰?答:王翃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王翃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翃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二部
參考注釋
物在人亡
人死了,東西還在。指因看見遺物而引起對死者的懷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書幾
小書桌。 宋 黃庭堅 《奉和文潛贈無咎》:“ 晁張 跫然來,連璧照書幾。”
一一
一個一個地;依次地
一一檢查
好一一聽之。——《韓非子·內諸說上》
一一以葉自彰。——三國魏·邯鄲淳《笑林》
一一為具言。——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一一自辨。——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一一詳述之。——清·方苞《獄中雜記》
淒涼
(1) 孤寂冷落
夜景淒涼
(2) 悲涼
字字淒涼
麥飯
(1).磨碎的麥煮成的飯。《急就篇》卷二:“餅餌麥飯甘豆羹。” 顏師古 註:“麥飯,磨麥合皮而炊之也;甘豆羹,以洮米泔和小豆而煮之也;一曰以小豆為羹,不以醯酢,其味純甘,故曰甘豆羹也。麥飯豆羹皆野人農夫之食耳。”《後漢書·馮異傳》:“ 光武 對灶燎衣, 異 復進麥飯、菟肩。” 宋 蘇軾 《和子由送將官梁左藏仲通》:“城西忽報故人來,急掃風軒炊麥飯。” 宋 陸游 《戲詠村居》之一:“日長處處鶯聲美,歲樂家家麥飯香。”一說,大麥粒和豆煮的飯。 清 桂馥 《札朴·鄉里舊聞·麥飯麥粥》:“大麥粒和豆煮曰麥飯……供夏之餔食。”
(2).祭祀用的飯食。 宋 劉克莊 《寒食清明》詩:“ 漢 寢 唐 陵無麥飯,山蹊野徑有梨花。” 元 黃石翁 《寒食客中》詩:“南陵不可避風雨,麥飯如何托子孫。” 明 高啟 《穆陵行》:“ 起輦谷 前馬蹄散,白草無人澆麥飯。” 康有為 《遣人北尋幼博墓攜骸南歸》詩:“紙錢麥飯送無人,大仇不報負英魂!”
宿客
(1).座上之常客。 北周 宇文逌 《<庾子山集>序》:“﹝ 庾信 ﹞年十五,侍 梁 東宮講讀。雖 桓驎 十四之歲答宿客之詩, 魯連 十二之年杜離堅之辨,匪或斯尚同日文哉。” 唐 白居易 《期宿客不至》詩:“宿客不來嫌冷落,一尊酒對一張琴。”
(2).投宿的旅客。 唐 賈島 《宿村家亭子》詩:“宿客未眠過夜半,獨聞山雨到來時。” 崔左夫 《在東升客棧里》:“客棧的主人還沒有回來。我們只好對新的宿客盡一些指點的義務了。”
繩床
見“ 繩牀 ”。 一種可以折迭的輕便坐具。以板為之,並用繩穿織而成。又稱“胡床”、“交床”。《晉書·藝術傳·佛圖澄》:“迺與弟子 法首 等數人至故泉上,坐繩牀,燒安息香,呪願數百言。”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至於坐止,鹹用繩牀。” 宋 王觀國 《學林·繩床》:“繩牀者,以繩貫穿為坐物,即俗謂之交椅之屬是也。” 清 杜濬 《為斯上人題》詩:“誰識山僧意,繩牀繪牡丹。” 清 黃宗羲 《陳乾初墓志銘》:“晚得拘攣之疾,不下繩床者十五年。”
已矣
(1)
(2) 語氣詞連用,加強語,表示事物的發展變化,可譯成“啦”
(3) “已”為動詞,止,完結。“矣”為語氣詞“了”。“已矣”可譯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撫字
(1).撫養。《後漢書·列女傳·陳文矩妻》:“四子以母非所生,憎毀日積,而 穆姜 慈愛溫仁,撫字益隆,衣食資供皆兼倍所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書痴》:“過八九月,果舉一男,買媼撫字之。” 清 劉大櫆 《盧氏二母傳》:“ 抱孫 與弟 翼孫 ,皆生於 王氏 ,而 程孺人 撫字之如己出。”
(2).謂對百姓的安撫體恤。《北齊書·封隆之傳》:“ 隆之 素得鄉里人情,頻為本州,留心撫字,吏民追思,立碑頌德。” 宋 陸游 《戊申嚴州勸農文》:“雖誠心未格於豐穰,然拙政每存於撫字。” 明 區大相 《入羅滂水》詩:“直須勤撫字,勿使困征徭。”《西湖佳話·白堤政跡》:“立朝則盡言得失,守邦則撫字萬民。”
浪浪
(1).流貌。《楚辭·離騷》:“攬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王逸 註:“浪浪,流貌也。” 洪興祖 補註:“浪音郎。”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豪放》:“天風浪浪,海山蒼蒼,真力彌滿,萬象在傍。” 宋 蘇軾 《雨中游天竺靈感觀音院》詩:“蠶欲老,麥半黃,前山後山雨浪浪。”
(2).象聲詞。形容雨、水等流動的聲音。 清 卓發之 《裓園嫘史·無山堂》詩:“我看平若水,雲際聽浪浪。”
驚心
內心感到震動或吃驚
驚心動魄
莓苔
青苔。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踐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宋 蘇舜欽 《寄守堅覺初二僧》詩:“松下莓苔石,何年重訪尋。” 明 李瀚 《光孝寺訪唐佛》詩:“一徑莓苔寒瑟瑟,千年燈火坐蕭蕭。” 魯迅 《華蓋集·忽然想到(四)》:“正如通過密葉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見點點的碎影。”
花月
(1).花和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唐 王勃 《山扉夜坐》詩:“林塘花月下,別似一家春。” 唐 李白 《襄陽曲》之一:“江城回淥水,花月使人迷。” 唐 賈至 《送王道士還京》詩:“借問清都舊花月,豈知遷客泣 瀟 湘 。” 清 吳偉業 《閬州行》:“ 揚州 花月地,烽火似邊頭。”
(2).指美好的時光。 元 馬致遠 《青衫淚》第一折:“好教我出於無奈,潑前程只辦的好栽排,想著這半生花月,知他是幾處樓臺。”
幽芳
(1).清香。亦指香花。 唐 張九齡 《南還贈京都舊僚》詩:“欲贈幽芳歇,行悲舊賞移。” 唐 李商隱 《贈從兄閬之》詩:“城中猘犬憎蘭佩,莫損幽芳久不歸。” 宋 歐陽修 《豐樂亭記》:“日與 滁 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 朱丹 《高加索大道上》詩:“泉水在山谷里鳴唱,野花放散著幽芳。”
(2).比喻高潔的德行。 宋 葉適 《奉議郎鄭公墓志銘》:“懼老且死,不能振幽芳,昭遺緒,豈惟不肖又抱不孝之罪以殞!”
贈遺
贈送,贈給。亦指贈送的財物。 漢 劉向 《說苑·臣術》:“辭祿讓賜,不受贈遺。” 宋 馬永卿 《嬾真子》卷三:“ 忠肅 因使人問訊,亦不答;贈遺,亦不受。” 清 張祥河 《<野香亭詩集>序》:“頃居京師數年,四方之以詩贈遺者,悉皆為之淘汰擇別而觀其所用心。”
銀波
(1).銀白色的波浪。 宋 徐積 《還崔秀才唱和詩》:“秋風獵獵吹橫河,蒼天萬里生銀波。” 丁玲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一:“車前邊一片水,被太陽照著,跳躍著刺目的銀波。”
(2).即銀河。 宋 姜夔 《摸魚兒》詞:“空贏得,今古三星炯炯。銀波相望千頃。”
鸊鵜
亦作“鷿鵜”。見“ 鸊鷉 ”。
感慨
心靈受到某種感觸而慨嘆(感慨不已)
她不免感慨地想道:“……真是事變知人心啦!”——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否則不能繼述先烈遺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於其遺事,斯誠後死者之羞也!——孫文《< 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彌長
久長。《漢書·文帝紀》:“朕獲執犧牲珪幣以事上帝宗廟,十四年於今。曆日彌長,以不敏不明而久撫臨天下,朕甚自媿。”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蕭三 《重遊塔什乾》詩:“我歌唱友誼的久遠彌長。”
終朝
(1).早晨。《詩·小雅·采綠》:“終朝采緑,不盈一匊。” 毛 傳:“自旦及食時為終朝。”《左傳·僖公二十七年》:“ 楚子 將圍 宋 ,使 子文 治兵於 睽 ,終朝而畢,不戮一人。”
(2).整天。 晉 陸機 《答張悛》詩:“終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瞑。” 唐 杜甫 《冬日有懷李白》詩:“寂寞書齋里,終朝獨爾思。” 清 李漁 《奈何天·巧怖》:“願相同,終朝不離。”
摩挲
用手撫摩
與一老公共摩挲銅人。——《後漢書·薊子訓傳》
難忘
(1) 無法忘記
難忘的時刻
(2) 永遠留在腦海里
一個具有政治膽識的難忘行動
(3) 值得記憶的
難忘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