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王南仲原文
妙語富停蓄,高標邈巉岩。
半面逆旅中,知子固不凡。
語離今幾時,歲月如驚帆。
南譙再相遇,黃塵撲征衫。
握手互嘆息,白髮不可芟。
吾儕與世疏,觸事俱殽函。
飢鷹久已疲,狡兔方自毚。
二頃可以休,此意神所監。
縱復落痴鈍,猶應免貪饞。
一語子可思,病馬愁轡銜。
寄語同社人,吾將老寒岩。
詩詞問答
問:贈王南仲的作者是誰?答:周孚
問:贈王南仲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周孚的名句有哪些?答:周孚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鹹韻
2. 以上《蠹齋鉛刀編》卷一○
參考注釋
妙語
(1) 指意味深長或說得很俏皮的話
(2) 快速、簡練而漂亮、詼諧的說法
用一些妙語使他們的評論生動
(3) 詞美意深而富於情趣的言語
妙語驚人
停蓄
亦作“ 停滀 ”。1.停留蓄積。 宋 何薳 《春渚紀聞·泖茆字異》:“故 江 左人目水之停滀不湍者為泖。”《元典章·戶部九·和買》:“諸和買物須驗出產停蓄去處。”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 黃河 之水,無地停蓄,遂歲歲為患。”
(2).深沉。 唐 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居閒益自刻苦,務記覽,為詞章,汎濫停蓄,為深博無涯涘。” 明 顧養謙 《贈姚安守溫陵李先生致仕去滇序》:“其為人汪洋停蓄,深博無涯涘,人莫得其端倪。” 郭沫若 《羽書集·寫在茶油燈下》:“這呼聲象在千岩萬壑中沖迸著的流泉,蜿蜒,洄沍,激盪,停蓄。”
高標
(1).高枝,高樹。《文選·左思<蜀都賦>》:“ 羲和 假道於峻岐,陽烏回翼乎高標。” 劉逵 註:“言山木之高也。” 呂延濟 註:“高標,高枝也。馭日至此,礙於高樹,故假道而行。”
(2).泛指高聳特立之物。 唐 李白 《蜀道難》詩:“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王琦 註:“高標,是指 蜀山 之最高而為一方之標識者言也。 呂延濟 注以為高樹之枝,恐非。” 唐 杜甫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詩:“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 仇兆鰲 註:“首言塔不易登,領起全意。”
(3).高聳,矗立。 唐 韓愈 《新竹》詩:“高標陵秋嚴,貞色奪春媚。” 元 韋居安 《梅磵詩話》卷上:“ 荊公 手種松在 定林庵 前,高標挺然,上侵霄漢。” 郭沫若 《星空·春潮》:“你請學著那森森的林木高標!自由地、剛毅地、穩慎地,高標出,向那無窮的蒼昊!”
(4).比喻出類拔萃的人。 唐 盧照鄰 《還京贈別》詩:“戲鳬分斷岸,歸騎別高標。” 唐 張九齡 《謝工部侍郎集賢院學士狀·御批》:“卿學府高標,士林貞乾。”
(5).比喻高深的造詣。 唐 韓愈 《送靈師》詩:“古氣參《彖》《繫》,高標摧《太玄》。” 宋 劉克莊 《跋趙明翁詩稿》:“因讀 明翁 絶句,有雲‘留取葡萄浮大白,肯將容易博 涼州 ’,嘆其高標卓識,為之爽然自失。”
(6).高名次;高榜。 元 李壽卿 《度柳翠》第四折:“再不説階梯一句,作怎么道千聖會中無影跡,萬人叢里奪高標。”
(7).指科舉考試得中高榜,名列前茅。 明 吳承恩 《壽賈百松障詞》:“中臺選俊,喜驥子之高標;上國掄才,諒龍光之可待。”《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這回書話表 安老爺 家報喜的一聲報導:‘公子中了,並且高標第六!’闔家歡喜非常。”
(8).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李元禮 風格秀整,高自標持。”後以“高標”指清高脫俗的風範。《舊唐書·外戚傳·武攸緒》:“王( 武攸緒 )高標峻尚,雅操孤貞。” 明 劉基 《梅花絕句》之五:“借問高標誰得似?白頭 蘇武 在 天山 。” 明 何景明 《畫鶴賦》:“假孤致於墨華,得高標於毫素。”
(9).古代雜技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玩戲·高竿》:“高標,《山堂肆考》,亦即上高竿也。”
巉岩
(1) 一種陡而隆起的岩石,如懸崖或崖、孤立突出的岩石
野花野草…要把巉岩裝扮起來。——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2) 參差不齊的岩石海岸,尤指給航行造成威脅的
半面
(1).《後漢書·應奉傳》“ 奉 少聰明” 李賢 注引 三國 吳 謝承 《後漢書》:“ 奉 年二十時,嘗詣 彭城 相 袁賀 , 賀 時出行閉門,造車匠於內開扇出半面視 奉 , 奉 即委去。後數十年於路見車匠,識而呼之。”後因用以稱瞥見一面。《北齊書·楊愔傳》:“其聰記強識,半面不忘。” 唐 錢起 《贈李十六》詩:“半面喜投分,數年欽盛名。”
(2).臉面的一半或部分。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驚夢》:“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西遊補》第六回:“﹝ 行者 ﹞不住的掩淚,單單露出半面,望著 項羽 ,似怨似怒。”
(3).古代遮面之具。 清 高士奇 《天祿識餘·金羅半面》:“ 元仁宗 宴羣臣於 長春殿 ,供事內臣進饌,有咳病,帝惡其不潔,命為疊金羅半面圍之,許露兩眼,下垂至胸,自是進饌者以此為例。”
(4).半邊,旁邊。 柳青 《銅牆鐵壁》第十六章:“半面又閃出一個戴 * 的, 胡 匪排長馬上也立正了。” 柳青 《銅牆鐵壁》第十六章:“那 胡 匪兵讓他們站在半面,他往地上鋪麥草。”
逆旅
客舍;旅店
宿於逆旅。——《莊子·山水》
寓逆旅。——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不凡
不平凡,不一般
舉止不凡
幾時
什麼時候,哪一天
你幾時來
歲月
年月日子;時間
歲月如流
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驚帆
駿馬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雜記》:“驚帆。 曹真 有駃馬,名為驚帆,言其馳驟如烈風之舉帆疾也。”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人物異名》:“馬曰驚帆、飛黃、肅爽。” 清 鄭澍若 《虞初續志·吳陳琰<瞽女琵琶記>》:“女子笑曰:‘且休!今夜令若獲金一斤足矣。’遂別。望女子行若驚帆急足,不得已歸。夜中果獲金一斤。”
南譙
地名。在今 安徽 滁縣 西南。 南朝 梁 在 漢 全椒縣 地僑置 南譙州 , 北齊 移治 新昌郡 , 隋 改為 滁州 。見《舊唐書·地理志三》。 唐 韋應物 《寄大梁諸友》詩:“分竹守 南譙 ,弭節過 梁 池。” 宋 朱熹 《偶讀謾記》:“其一以 韋 有‘分竹守 南譙 ’之句,遂謂 韋 嘗守 亳 ,不知 南譙 乃 滁州 也。” 明 朱有燉 《風月牡丹仙》第二折:“盛游西 洛 方年少,晚落南 譙 號 醉翁 。”
相遇
遇見,遇到
這些候選人在許多講壇上相遇進行辯論
黃塵
(1).黃色的塵土。《後漢書·馬融傳》:“風行雲轉,匈礚隱訇,黃塵勃滃,闇若霧昏。” 唐 王昌齡 《塞下曲》之二:“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魯迅 《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少頃,看見大路上黃塵滾滾,一輛機車馳過。”
(2).比喻俗世;塵世。 唐 聶夷中 《題賈氏林泉》詩:“豈知黃塵內,迥有白雲蹤。” 明 高啟 《江上晚眺圖》詩:“觀圖忽起滄洲想,身墮黃塵又幾年。” 清 周亮工 《有感寄舍弟靖公暨唐肯堂》詩:“看盡黃塵迷不得,相期破衲老江濱。”
(3).猶黃泉。 清 蔣士銓 《空谷香·懷香》:“黃塵碧落兩難憑,神仙有數,生死無常,那不關情。”
征衫
(1).旅人之衣。 宋 樓鑰 《水漲乘小舟》詩:“一番凍雨洗郊丘,冷逼征衫四月秋。”《水滸傳》第十二回:“ 林沖 打一看時,只見那漢子頭戴一頂 范陽 氈笠……穿一領白緞子征衫。” 郁達夫 《重過杭州登樓望月悵然有懷》詩:“走馬重來 浙水 濱,征衫未滌去年塵。”
(2).借指遠行之人。 宋 張元乾 《憶秦娥》詞:“征衫辜負深閨約,禁菸時候春羅薄。”
握手
通常用於會見或告別時,兩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後兩手上下輕輕搖動,以表示友誼、熱情、良好祝願,或慰問,或僅系一種禮節
嘆息
(1) 嘆氣
惟聞女嘆息。——《樂府詩集·木蘭詩》
未嘗不嘆息。——諸葛亮《出師表》
聞琵琶已嘆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倚杖自嘆息。——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僅嘆息曰。——《資治通鑑》
御史嘆息去。——清· 張廷玉《明史》
制府繞階嘆息,知變生肘腋,頃刻間便有作亂之事。——清· 魏源《聖武紀》
(2) 嘆美;讚嘆
姑娘此時,除了心中感激,點頭嘆息之外,再無別話。——《兒女英雄傳》
白髮
白頭髮
白髮誰家翁媼。——辛棄疾《清平樂》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吾儕
我輩;我們這類人
吾儕同說書者。——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吾儕悶來村店飲村酒
觸事
(1).猶遇事。 晉 郭璞 《<方言>序》:“余少玩雅訓,旁味方言,復為之解。觸事廣之,演其未及,摘其謬漏,庶以燕石之瑜,補琬琰之瑕。” 明 張居正 《答符卿徐繼齋書》:“苟生竊祿,無所建明,觸事感時,憮然自失。” 清 紀昀 《<考工記圖>序》:“觸事廣義,俾古人制度之大,暨其禮樂之器,昭然復見於今茲。”
(2).謂擔任職司。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愛才不擇行,觸事得讒謗。” 唐 張鷟 《遊仙窟》:“余答曰:‘下官是客,觸事卑微,但避風塵,則為幸甚。’”
殽函
殽山 和 函谷關 的並稱。相當於今 陝西省 潼關縣 以東至 河南省 新安縣 一帶。 漢 賈誼 《過秦論》:“ 秦孝公 據 殽 函 之固,擁 雍州 之地。” 晉 葛洪 《抱朴子·譏惑》:“ 大楚 帶甲百萬,而有振槁之脆;強 秦 殽 函 襲嶮,而無折柳之固。”
久已
早已;早就
這件事我久已忘卻了
可以
(1) 表示可能或能夠
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廩廩也。——漢· 賈誼《論積貯疏》
(2) 表示許可
現在你可以走了
(3) 不壞;還好
她的英文還可以
(4) 很;厲害
這真閒得可以
痴鈍
遲鈍
貪饞
(1).貪圖財利。 唐 韓愈 《酬司門盧四兄雲夫院長望秋作》詩:“馳坑跨谷終未悔,為利而止真貪饞。” 錢仲聯 集釋:“ 魏 本引 孫汝聽 曰:言拘於利祿而不游此山,是為貪饞之人矣。”
(2).猶貪迷。不知滿足。 王汶石 《大木匠》:“ 大木匠 貪饞地望著這片他在這裡生活了四十五年的、正在改變著舊時面貌的土地。”亦形容追求嚮往的迫切。 孫犁 《白洋淀紀事·邢蘭》:“只有經受寒冷的人,才貪饞地追求一些溫暖,知道別人的冷的感覺。”
(3).猶貪嘴。 葉聖陶 《招魂》:“每一回到 上海 總去吃幾餐飯,老實說,第三個原因就為我的貪饞。”
轡銜
御馬的韁繩和嚼子。《列子·湯問》:“推於御也,齊輯乎轡銜之際,而急緩乎脣吻之和。”《楚辭·九章·惜往日》:“乘騏驥而馳騁兮,無轡衘而自載。” 朱熹 集註:“轡,馬韁;衘,馬勒也。” 漢 桓寬 《鹽鐵論·刑德》:“故轡銜不飭,雖 王良 不能以致遠。” 漢 劉向 《說苑·善說》:“子當御,正子之轡銜耳。”
寄語
傳話給某人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陸游《漁家傲·寄仲高》
寄語故人
社人
村人。 宋 何薳 《春渚紀聞·魚菜齋僧》:“生與社人祭神廟中,神降於稠人中。”
寒岩
(1).高寒的山崖。 南朝 齊 孔稚圭 《游太平山》詩:“陰澗落春榮,寒巖夏留雪。” 唐 方乾 《題龍泉寺絕頂》詩:“古樹含風常帶雨,寒巖四月始知春。” 宋 曾鞏 《幽谷晚飲》詩:“援琴薰風后,結宇寒巖左。”
(2).山岩名。在 浙江省 天台縣 西南七十里。因 寒山子 而得名。參見“ 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