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罷釣言歸棹自持,蕭然號不愧天隨。
斯人真稱刻以玉,范蠡寫金笑浪為。
詩詞問答
問:《題和闐玉鏤漁樵圖·其二·漁》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十八
2. 去聲
參考注釋
歸棹
亦作“ 歸櫂 ”。指歸舟。 唐 王勃 《臨江》詩之二:“去驂嘶別路,歸棹隱寒洲。” 唐 徐彥伯 《採蓮曲》:“春歌弄明月,歸櫂落花前。” 明 陳海樵 《錦纏道·惜別》曲:“留宴罷,催歸棹。”
自持
自我克制和把持
不能自持
蕭然
(1).猶騷然。擾亂騷動的樣子。《史記·酷吏列傳》:“及 孝文帝 欲事 匈奴 ,北邊蕭然苦兵矣。” 唐 元稹 《兩省供奉官諫駕幸溫湯狀》:“不廢戒嚴,而猶物議喧囂,財力耗顇,數年之外,天下蕭然。”《明史·宦官傳二·陳增》:“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蕭然,生靈塗炭矣。”
(2).空寂;蕭條。 晉 陶潛 《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新唐書·宦者傳上·程元振》:“虜扣 便橋 ,帝倉黃出居 陝 ,京師陷。賊剽府庫,焚閭衖,蕭然為空。”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袁鷹 《故鄉夜話》:“此外四壁蕭然,再沒有任何東西。”
(3).稀疏;虛空。 宋 葉適 《題<林秀文集>》:“鬢髮蕭然,奔走未已,可嘆也!” 明 楊柔勝 《玉環記·皋謁延賞》:“雙親棄世十八年,囊篋盡蕭然。”《明史·忠義傳四·徐世淳》:“州嘗被賊,居民蕭然。”
(4).簡陋。 宋 陸游 《自笑》詩:“惟餘數卷殘書在,破篋蕭然笑獠奴。”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狀》:“﹝先君﹞每行縣以物自隨,杯湯不肯受。去官貧甚,鬻所乘馬以行,行李蕭然,觀者嘆息。” 王闓運 《侯官陳君墓志銘》:“乘輿蕭然,襆被而已。”
(5).蕭灑;悠閒。 晉 葛洪 《抱朴子·刺驕》:“高蹈獨往,蕭然自得。” 唐 杜甫 《劉九法曹鄭瑕邱石門宴集》詩:“秋水清無底,蕭然浄客心。” 宋 蘇軾 《游惠山》詩序:“愛其語清簡,蕭然有出塵之姿。”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五:“他同好友 葛寰中 談起這事,好像天大禍事,就要臨頭一樣,比起前數月,蕭然而論 北京 事情的態度,真不同!”
不愧
無愧於;名副其實
不愧為藝術大師
天隨
(1).隨順天然;純任自然。《莊子·在宥》:“屍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神動而天隨,從容無為而萬物炊累焉。”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吾之於五弦也,始則心驅之,中則神遇之,終則天隨之。”
(2).見“ 天隨子 ”。
斯人
(1).此人。《論語·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詩:“斯人已雲亡,草聖秘難得。” 明 劉基 《郁離子·虞孚》:“飲食之人,則人賤之。斯人之謂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說來說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蒼生何之概。”
(2).猶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結 《與瀼溪鄰里》詩:“斯人轉貧弱,力役非無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軍次實錄>序》:“小官等佩讀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啟斯人之聾瞶。”
范蠡
春秋末年政治家、軍事家。字少伯,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出身微賤。仕越為大夫,擢上將軍。他與文種協助勾踐著手重建國家。經過長期準備,逐步為滅吳作好準備。前484年,吳王已殺謀臣伍子胥,勾踐欲發兵攻吳,為他勸止。次年,吳王夫差率國精銳北上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與晉國爭霸,只留老弱殘兵與太子在國看守,他認為是進攻吳國良機,便與勾踐率師伐吳,大獲全勝。後游齊國。至陶,改名陶朱公,經商致富。晚年放情太湖山水,愛好養魚。著《計然篇》、《養魚經》。其言論還見於《國語·越語下》和《史記·貨殖列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