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三首·其一原文
僧家畢竟居山好,石室茆茨養病身。
開眼不知明屬日,回頭只見影隨人。
密通蛇虎為真友,笑與禽魚會本因。
客間住山今幾久,一番芳草一番春。
詩詞問答
問:山居三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釋守卓
問:山居三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山居三首·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釋守卓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守卓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參考注釋
僧家
(1).僧人,和尚。 唐 崔峒 《題崇福寺禪師院》詩:“僧家競何事,掃地與焚香。”《初刻拍案驚奇》卷六:“色中餓鬼是僧家,尼扮繇來不較差。”《兒女英雄傳》第五回:“就是我們僧家賺個幾百錢香錢,也化的是十方施主的,沒化你的!”
(2).指僧院。 唐 韓愈 《題秀禪師房》詩:“橋夾水松行百步,竹牀莞席到僧家。” 唐 白居易 《僧院花》詩:“欲悟色空為佛事,故栽芳樹在僧家。”
畢竟
(1) 終歸;終究;到底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宋·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亞洲畢竟是原料豐富的大陸
(2) 堅持
卜良畢竟要說明, 趙尼姑便附耳低言。——《初刻拍案驚奇》
石室
(1).古代宗廟中藏神主的石函。《左傳·莊公十四年》“先君 桓公 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晉 杜預 註:“宗祏,宗廟中藏主石室。”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又東南逕 司馬子長 墓北,墓前有廟,廟前有碑。 永嘉 四年, 漢陽 太守 殷濟 瞻仰遺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桓。”《新唐書·禮樂志三》:“建石室於寢園,以藏神主,至禘祫之歲,則祭之。”
(2).指石造的墓室。《宋書·禮志二》:“ 漢 以後,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獸、碑銘等物。” 唐 楊炯 《為薛令祭劉少監文》:“石室兮沉沉, 蓬萊山 兮寂又陰。” 宋 葉適 《朱文昭母楊氏輓詞》:“古今歸石室,筆削紀萱堂。”
(3).泛指石造之室。比喻極堅固的防守設施。《三國志·吳志·賀邵傳》:“近 劉氏 據三關之險,守重山之固,可謂金城石室,萬世之業,任授失賢,一朝喪沒,君臣係頸,共為羈僕。”
(4).古代藏圖書檔案處。《史記·太史公自序》:“ 周 道廢, 秦 撥去古文,焚滅《詩》《書》,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圖籍散亂。” 晉 葛洪 《抱朴子·內篇自序》:“雖不足以藏名山石室,且欲緘之金匱,以示識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閲石室,啟金匱,抽裂帛,檢殘竹,欲其博練於稽古也。” 宋 司馬光 《神宗皇帝輓辭》之二:“它年紬石室,光大繼皇墳。” 清 錢謙益 《李自華父可守贈承德郎刑部山東清吏司主事制》:“為觀於石室,視我贊書。”
(5).岩洞。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 吳王 知 范蠡 不可得為臣,謂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復置子於石室之中。’ 范蠡 曰:‘臣請如命。’”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鬱鬱西嶽巔,石室青青與天連。”《晉書·嵇康傳》:“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又於石室中見一卷素書,遽呼 康 往取,輒不復見。” 唐 於鄴 《贈隱者》詩:“石室掃無塵,人寰與此分。” 宋 蘇軾 《游桓山記》:“登 桓山 ,入石室。” 陳毅 《七星岩》詩:“石室嘆鑽天, 景福 祕地藏。”
(6).指傳說中的神仙洞府。 漢 劉向 《真君傳》:“ 赤松子 者, 神農 時雨師也……數往 崑崙山 中,常止 西王母 石室中,隨風雨上下。”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一:“ 始興機山 東有兩巖,相向如鴟尾。石室數十所。經過,皆聞有金石絲竹之響。”《剪燈新話·申陽洞記》:“更前百步,豁然開朗,見一石室,榜曰:申陽之洞。守門者數人,裝束如昨夕廟中所睹。” 清 徐喈鳳 《會仙記》:“ 秋鴻 以扇拂壁,忽豁大門,肅 丹忱 入。洞中石室,別有天地。” 黃侃 章炳麟 《遊仙聯句》:“石室坐 王母 ,旁揖 喬 松 儔。”
養病
因患病而休息
開眼
看到新奇或美好的、珍貴的事物,增長見聞
這樣的好風景,來一趟真開眼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回頭
(1) 把頭轉向後方
(2) 悔悟;改邪歸正
及早回頭
(3) 少等一會兒;過一段時間以後
回頭再談
回頭見
只見
猶言只覺得。 宋 周邦彥 《解語花·上元》詞:“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伯喈彈琴訴怨》:“強對 南薰 奏 虞 弦,只見指下餘音不似前,那些個流水共高山?”
隨人
猶嫁人。 清 珠泉居士 《雪鴻小記》:“詢伊長嫂愛奴,乃知 瓏 雖年少,早已矢脫風塵,而志在隨人,又不願作勢家姬妾。”
密通
猶近達。 唐 李朝威 《柳毅傳》:“ 洞庭 於茲,相遠不知其幾多也?長天茫茫,信耗莫通。心目斷盡,無所知哀。聞君將還 吳 ,密通 洞庭 。或以尺書,寄託侍者,未卜將以為可乎?”
為真
官員由暫時代理轉為實授。《漢書·韓延壽傳》:“入守左馮翊,滿歲稱職為真。”《漢書·王尊傳》:“遷光祿大夫,守京兆尹,後為真,凡三歲。”
一番
(1).一回;一次;一陣。《詩·小雅·車攻》“射夫既同” 唐 孔穎達 疏:“此射夫皆已射一番。” 宋 范成大 《落鴻》詩:“只道一番新雨過,誰知雙袖倚樓寒。” 元 無名氏 《神奴兒》第一折:“你一番價探望哥哥,吃的來醺醺醉。”《西遊記》第四二回:“一番搭上手,斗經四五個回合,行者揑著拳頭,拖著棒,敗將下來。” 毛 * 《新民主主義的 * 》:“頑固到沒有辦法,所以我們就要開大會,‘促’他一番。”
(2).一種;一類。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刑部·癸卯妖書》:“但其所傾陷者,別是一番人耳。” 許地山 《命命鳥》:“她自經過這一場恐慌,精神上遂起了莫大的變化。對於婚姻別有一番見解。”
(3).一張;一片。《新唐書·藩鎮傳·王鎔》:“況繼奉天子詔和解,能無一番紙墜北路乎?”
芳草
(1).香草。 漢 班固 《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 蜀 。” 後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鯨 《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
(2).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楚辭·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王逸 註:“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顧。” 宋 劉攽 《泰州玩芳亭記》:“《楚辭》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自詩人比興,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