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歲暮過西村王叔遠

作者:沈鯨 朝代:明代

滿庭芳·歲暮過西村王叔遠原文

歲暮偷閒,殘冬訪道,隔溪扶過危橋。

痴情懶骨,傲俗自逍遙。

村北村南景況,完鄉社、鄰父招邀。

真閒甚,開門汲水,淺灌美人蕉。

客來山犬吠,不通名姓,直入書巢。

笑吟吟握手,木榻相勞。

綠淨幽光窗幾,知交者、野牧漁樵。

無今古,清談一席,爾我共蕭騷。

詩詞問答

問:滿庭芳·歲暮過西村王叔遠的作者是誰?答:沈鯨
問:滿庭芳·歲暮過西村王叔遠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八部 出處: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注釋

歲暮

(1) 一年最後的一段時間

歲暮天寒

(2) 指寒冬

歲暮衣裳單

(3) 比喻年老

年衰歲暮

殘冬

冬季將盡之時。 宋 楊萬里 《雪後東園午望》詩:“不道風光虧此老,將何功業答殘冬?”《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回:“過了殘冬,新年初四五日,我伯父便動身回 南京 去了。” 楊朔 《印度情思》:“殘冬將盡,天氣正好,不妨且到 印度 西南方 奧蘭格巴 古城做一次短短的旅行。”

訪道

(1).詢問治理國家的辦法。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一:“至於思政明臺,訪道 宣室 ,若墜之惻每勤,如傷之念恆軫。”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辭·商調曲一》:“ 有熊 為政,訪道於 容成 。”《宋史·王岩叟傳》:“虛心以訪道,屈己以從諫。”

(2).尋訪真人、道士。《初學記》卷二三引 隋 孔德紹 《登白馬山護明寺》詩:“攝心罄前禮,訪道把中虛。”《水滸傳》第九六回:“本師 羅真人 常對小弟説:‘ 涇原 有箇 喬冽 ,他有道骨,曾來訪道,我暫且拒他。’”《<李太白全集>出版說明》:“他不僅想建功立業,還想訪道求仙。”

危橋

高聳之橋。 唐 許渾 《南樓春望》詩:“野店歸山路,危橋帶郭村。” 南唐 馮延巳 《酒泉子》詞之四:“芳草長川,柳映危橋橋下路。”

痴情

(1) 痴迷的愛情

(2) 對人對事物的感情達到痴心的程度

傲俗

謂蔑視俗人。 晉 葛洪 《抱朴子·刺驕》:“世人聞 戴叔鸞 、 阮嗣宗 傲俗自放,見謂大度。” 唐 劉長卿 《南湖送徐二十七西上》詩:“傲俗宜紗帽,乾時倚布衣。”

逍遙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景況

事物的各種情況;狀況;光景

她家的景況越來越好了

鄉社

(1).猶鄉里,故鄉。 宋 張先 《沁園春·寄都城趙閱道》詞:“暫 武林 分閫,東南外翰;錦衣鄉社,未滿瓜時。” 金 元好問 《聚仙台夜飲》詩:“鄉社情親舊,仙台姓字新。” 清 蒲松齡 《重陽前一日作》詩:“臘底春前當何似?於今鄉社已流離。”

(2).同鄉士子會文的結社。 清 彭定求 《五人墓》詩:“重看俎豆登鄉社,尚想乾掫捍 * 。” 清 魏源 《<書古微>例言中》:“鄉會之程墨,鄉社之房稿,定待閒在之選本,皆至於汗牛充棟而不可極。”

招邀

亦作“ 招要 ”。邀請。 南朝 宋 謝惠連 《泛湖歸出樓中翫月》詩:“輟策共駢筵,並坐相招要。” 唐 李白 《寄上吳王》詩之三:“灑掃 黃金臺 ,招邀青雲客。” 宋 蘇軾 《越州張中舍壽樂堂》詩:“高人自與山有素,不待招邀滿庭戶。” 清 陳廷敬 《施愚山見寄長歌和答》:“憶昔相逢客京輦,城南華徑紛招要。” 葉敬常 《割雲亭雅集》詩:“瓊樓玉宇最高處,文酒招邀樂不支。”

開門

敞開大門地;公開地

開門整黨

開門整風

美人蕉

單子葉植物,美人蕉科。多年生草本,具塊狀根狀莖。葉互生,質厚,葉片長橢圓形,綠色;葉柄有鞘。頂生總狀花序,四季開花,花鮮紅色。蒴果長卵形,有軟刺。原產熱帶美洲,中國早已引種,供觀賞。花可為止血藥。美人蕉合劑可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

犬吠

狗叫。喻小的驚擾。 唐 杜牧 《上李司徒相公論用兵書》:“一軍無主,僅一月日,曾無犬吠,況於他謀。”參見“ 犬吠之警 ”。

通名

(1) 告訴別人自己的姓名

來者先請通名

(2) 慣用的稱呼

笑吟吟

微笑貌。 宋 辛棄疾 《踏莎行·庚戌中秋後二夕帶湖篆岡小酌》詞:“夜月樓臺,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來去。” 元 周文質 《青杏子·元宵》曲:“堪描畫,笑吟吟重把金釵插。”《水滸傳》第二四回:“那怒氣直鑽過 爪窪國 去了,變作笑吟吟的臉兒。” 魯迅 《吶喊·白光》:“那下巴骨也便在他手裡索索的動彈起來,而且笑吟吟的顯出笑影。”

握手

通常用於會見或告別時,兩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後兩手上下輕輕搖動,以表示友誼、熱情、良好祝願,或慰問,或僅系一種禮節

木榻

一種狹長而較矮的木床,可供坐臥。 元 周砥 《寶粹二上人值雨留宿西澗草堂》詩:“竹堂聽雨驚秋晚,木榻留燈語夜分。”《紅樓夢》第十七回:“説著,引眾人步入茆堂,裡面紙窗木榻,富貴氣象一洗皆盡。”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他仍舊走近去,坐在對面的鋪著脫毛的舊豹皮的木榻上。”

幽光

(1).潛隱的光輝。常用以指人的品德。 唐 韓愈 《答崔立之書》:“誅姦諛於既死,發潛德之幽光。” 唐 柳宗元 《與邕州李域中丞論陸卓啟》:“振宣幽光,激勵頽俗。” 明 李東陽 《雷公峽二十韻》:“有筆贊幽光,茲言敢終納。” 清 龔自珍 《懺心》詩:“經濟文章磨白晝,幽光狂慧復中宵。”復,發露。

(2).微弱的光。 唐 李商隱 《燕台》詩之一:“今日東風自不勝,化作幽光入西海。” 郭沫若 《脫離 * 以後》八:“街頭巷口泛著一種形容不出來的恬靜的幽光,人到這兒,就好像魂游太虛之府。”

知交

(1).知心朋友。《呂氏春秋·節喪》:“野人之無聞者,忍親戚兄弟知交以求利。”《史記·汲鄭列傳》:“﹝ 鄭莊 ﹞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元 金仁傑 《追韓信》第一折:“你道拜為兄長相結好,為朋友便躭饒,呵,咱兩個做知交。” 端木蕻良 《火腿》:“兩人在感慨唏噓的共同憤慨下,便成了知交。”

(2).彼此投合,互相結交。《韓非子·解老》:“義者君臣上下之事,父子貴賤之差也,知交朋友之接也,親疏內外之分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 程 訝曰:‘知交非一日,絶技胡不一聞?’”

漁樵

(1).打魚砍柴。 唐 高適 《封丘縣》詩:“我本漁樵 孟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蘇軾 《前赤壁賦》:“況吾與子漁樵於 江 渚之上,侶魚鰕而友麋鹿。”

(2).漁人和樵夫。 唐 王維 《桃源行》:“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攜家石湖賞拒霜》詩:“漁樵引入新花塢,兒女扶登小錦城。” 清 顧光旭 《弓插》詩:“隔水斷漁樵,橫斜壞木橋。” 魯迅 《南腔北調集·聽說夢》:“至於另有些夢為隱士,夢為漁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其實也只是豫感飯碗之脆,而卻思將吃飯範圍擴大起來。”

(3).指隱居。 南朝 梁 劉孝威 《奉和六月壬午應令》:“神心重丘壑,散步懷漁樵。” 唐 杜甫 《村夜》詩:“胡羯何多難,漁樵寄此生。” 明 屠隆 《綵毫記·乘醉騎驢》:“乾坤傲,永不踏紅塵向市朝,真喚做聖世漁樵。”

今古

(1).現時與往昔。 唐 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 宋 蘇軾 《夜直秘閣呈王敏甫》詩:“共誰交臂論今古,只有閒心對此君。”

(2).謂古往今來,從古到今。

(3).過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時間。《北史·薛辯傳》:“汝既未來,便成今古,緬然永別,為恨何言!” 唐 王昌齡 《同從弟銷南齋玩月》詩:“冉冉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元 趙孟頫 《聞搗衣》詩:“人間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時始惘然。” 清 納蘭性德 《蝶戀花》詞:“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

清談

本指魏晉間一些士大夫崇尚虛無,不務實際,空談哲理,後世泛指一般不切實際的談論

清談誤國

一席

(1).一張坐臥之席。《儀禮·鄉飲酒禮》:“公升如賓,禮辭一席,使一人去之。” 鄭玄 註:“辭一席,謙自同於大夫。” 賈公彥 疏:“辭一席,謙自同於大夫者,大夫再重,公三重,故辭去一席,同於大夫再重。” 唐 韓愈 《祭河南張員外文》:“夜息 南山 ,同臥一席。”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子固類元章》:“東西薄游必挾所有以自隨。一舟橫陳,僅留一席為偃息之地。”

(2).一桌飯菜或酒席。《宋史·孝義傳·陳兢》:“每食必群坐廣堂,未成人者別為一席。” 許地山 《在費總理底客廳里》:“掌燈的時候到了, 費總理 底客廳里安排著一席酒,是為日間參觀工廠的 黃先生 預備的。”

(3).一陣;一番。 宋 范成大 《放舟風復不順,再泊馬當,戲題兩絕》之一:“無才解賦珠簾雨,誰肯相賒一席風。”《儒林外史》第十三回:“一席話,説得 蘧公孫 如夢方醒。” 龐瑞垠 《我們還會相逢》:“我不能不承認,一席肺腑之言,使得我們長期隔膜的心重新貼近了。”

(4).指一個職位。 丁西林 《壓迫》:“敝公司擬聘書記一席,現已聘定,所有親友寄來薦書,恕不一一作復,特此聲明。”

蕭騷

(1) 形容風吹樹葉等的聲音

秋風蕭騷

(2) 形容景色冷落

詩詞推薦

滿庭芳·歲暮過西村王叔遠原文_滿庭芳·歲暮過西村王叔遠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