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館次韻原文
春鳥花邊啼,暮鴉樹頭宿。
何事遠遊人,不秉良宵燭。
詩詞問答
問:太平館次韻的作者是誰?答:沈彥光
問:太平館次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太平館次韻是什麼體裁?答:五絕
注釋
1. 五言絕句 押詞韻第十五部 出處:御選明詩卷一百
參考注釋
花邊
(1) 手工藝品,編織或刺繡成各種花樣的帶子,通常用做衣服的鑲邊,也稱花邊
(2) 帶花紋的邊緣
瓶口上有一道花邊
(3) 文字、圖畫的花紋框線
樹頭
樹幹以上的部分。 唐 韓偓 《殘春旅舍》詩:“樹頭蜂抱花鬚落,池面魚吹柳絮行。” 宋 梅堯臣 《和公儀龍圖小桃花》:“三分春色一分休,始見桃花著樹頭。” 宋 楊萬里 《病中感秋》詩:“病中一別祇三秋,況見西風在樹頭。”
何事
(1).什麼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乾 《經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新唐書·沉既濟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痴呆漢,到處逢佳麗?”
遊人
見“遊客”
良宵
(1).景色美好的夜晚。 唐 皇甫冉 《秋夜宿嚴維宅》詩:“世故多離別,良宵詎可逢。” 金 段克己 《中秋》之二:“良宵方喜故人共,醉語那知鄰舍驚。” 清 李漁 《奈何天·慮婚》:“良宵莫把銀釭照,最喜相逢似夢中。” 郭沫若 《長春集·游埃及雜吟之三》:“ 春申 相仿佛,煮茗話良宵。”
(2).長夜;深夜。 唐 李嶠 《餞駱四》詩之二:“甲第驅車入,良宵秉燭游。” 後蜀 顧夐 《玉樓春》詞:“鎮長獨立到黃昏,卻怕良宵頻夢見。”
(3).指元宵節的夜晚。 明 無心子 《金雀記·探春》:“千門萬戶樂新春,三五良宵月掛銀。聞道 洛陽 燈似錦,出門俱是看燈人。” 貝青喬 《咄咄吟》:“漫道 狄 家銅面具,良宵飛騎奪 崑崙 。”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太平館次韻原文_太平館次韻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