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奉命恭祭景陵感成八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清明奉命恭祭景陵感成八韻原文

猶憶髫齡際,趨承御案前。

可憐逾廿載,瞻拜鼎湖邊。

錫類皇仁切,蠲辰孝享虔。

應期春二月,奉命九重天。

晴旭輝征袖,和風拂錦韉。

松榆深石路,殿宇鎖雲煙。

盛禮陳今日,深恩隔往年。

孫枝思祖德,回首淚潸然。

詩詞問答

問:清明奉命恭祭景陵感成八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清明奉命恭祭景陵感成八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清明奉命恭祭景陵感成八韻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先韻 出處: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六

參考注釋

髫齡

童年,幼年

趨承

亦作“趍承”。1.指就教,接受教益。 宋 王安石 《謝林中舍啟》:“顧惟幸會之多,曾是趍承之晚。” 宋 曾鞏 《與劉沆龍圖啟》:“未卜趨承,更增慕戀。” 清 趙翼 《謁補山制府奉呈》詩:“趨承能不心傾盡,半為勛高半誼敦。”

(2).侍奉;侍候。 明 張居正 《元日望闕》詩:“北闕朝元憶往年,趨承長在日華邊。”《醒世恆言·徐老僕義憤成家》:“初日還強勉趨承,以後打熬不過,半眠半起。”《清史稿·世祖紀二》:“隆恩罔極,高厚莫酬,朝夕趨承,冀盡孝養。”

(3).趨附奉承。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迨至 政 宣 間,一時權倖皆自此進,氣燄赫然,都總管反趨承之不暇。”《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 同父 揮金如土,毫無恡澁。妓家見他如此,百倍趨承。”《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二回:“你想,督辦要娶姨太太,那一個不趨承巴結?”

(4).引申為迎合。 李大釗 《真理之權威》:“吾為愛真理故,而不敢有所附和唯阿,以趨承此社會。”

御案

帝王專用的桌子。 宋 何薳 《春渚紀聞·米元章遭遇》:“上指御案間端研,使就用之。”《四遊記·玉帝起賽寶通明會》:“ 漢鍾離 取出羽扇一把,獻上御案。”

可憐

(1) 值得憐憫

露出一副可憐相

(2) 數量少或質量壞得不值一提

可憐的家產

瞻拜

瞻仰參拜

鼎湖

(1).地名。古代傳說 黃帝 在 鼎湖 乘龍升天。 唐 顧況 《相和歌辭·短歌行》:“ 軒轅 皇帝初得仙, 鼎湖 一去三千年。” 明 夏完淳 《北風行》:“ 鼎湖 不見飛蒼龍,阿閣何時棲赤鳳。”

(2).借指帝王。《陳書·沉炯傳》:“臣聞 喬山 雖掩,鼎湖之靈可祠。” 清 吳偉業 《圓圓曲》:“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3).指帝王崩逝。《周書·靜帝紀》:“先皇晏駕,萬國深鼎湖之痛,四海窮遏密之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設朝》:“盼望,兵燹難消,松楸多恙,鼎湖弓劍無人葬;吾怎忍垂旒正冕,受賀當陽。” 柳亞子 《四月二十五日前明永曆皇帝殉國紀念節也前十數日有滇中之捷感而賦此》詩:“赤縣重開新日月,鼎湖遺恨舊風雷。”

(4).宮名。《文選·揚雄<羽獵賦>》:“ 武帝 廣開 上林 ,南至 宜春 鼎湖 。” 李善 注引 晉灼 曰:“ 鼎湖宮 ,《黃圖》以為在 藍田 。”《漢書·揚雄傳》作“鼎胡”。《三輔黃圖·甘泉宮》:“ 鼎湖宮 ,在 湖城縣 界…… 漢武帝 於此建宮。”

錫類

(1).語出《詩·大雅·既醉》:“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毛 傳:“類,善也。” 鄭玄 箋:“孝子之行非有竭極之時,長以與女之族類,謂廣之以教導天下也。”謂以善施及眾人。 南朝 梁 任昉 《啟蕭太傅固辭奪禮》:“是知孝治所被,爰至無心;錫類所及,匪徒教義。” 唐 獨孤及 《酬梁二十宋中所贈兼留別梁少府》詩:“奕赫連絲衣,榮養能錫類。” 明 陳子龍 《請假葬親疏》:“懇乞皇上弘錫類之仁,布澤枯之惠,允臣所請。” 林紓 《費鑒清先生墓志銘》:“君既以孝友聞其鄉,錫類及於疏屬宗人。”

(2).語出《詩·大雅·既醉》:“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毛 傳:“類,善也。” 鄭玄 箋:“孝子之行非有竭極之時,長以與女之族類,謂廣之以教導天下也。”同僚,朋輩。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崔紹》:“ 紹 與 彧 錫類之情,素頗友洽。” 宋 王禹偁 《崑山縣新修文宣王廟記》:“所在播其能名,錫類驚其久次。”

皇仁

皇帝的仁德。 宋 司馬光 《虞部劉員外約游金明光以賤事失期》詩之二:“皇仁聽使歡娛極,白簡從君冷峭多。”《清會典事例·工部·城垣》:“即召募附近窮民,宣布皇仁,每名日給工食銀八分。” 清 鄒容 《革命軍》第二章:“若皇仁之謂,則是盜賊之用心 * 而曰救人也。” 劉成禺 《洪憲紀事詩》之七:“ 春藕 齋 櫺重寫春,素箋題詠諷皇仁。”

孝享

祭祀。《易·萃》:“王假有廟,致孝享也。”《詩·小雅·天保》:“吉蠲為饎,是用孝享。” 孔穎達 疏:“享,獻也。聚道既全,可以至於有廟設祭祀而致孝享也。”《明史·樂志二》:“孝享多儀,格我皇祖。”《清史稿·禮志五》:“大祀莫重郊壇,孝享莫大配天。”

應期

(1).順應期運。 三國 魏 曹植 《制命宗聖侯孔羨奉家祀碑》:“於赫四聖,運世應期。” 南朝 梁 任昉 《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陛下應期萬世,接統千祀。” 唐 李白 《當塗李宰君畫贊》:“應期命世,大賢乃生。” 章炳麟 《箴新黨論》:“ 林宗 才非應期,器不絶倫。”

(2).猶如期。 唐 韓愈 《賀雨表》:“龍神效職,雷雨應期。”

二月

中篇小說。柔石作。1929年發表。青年知識分子蕭澗秋來到芙蓉鎮國小任教,與校長之妹陶嵐相愛。蕭因同情、資助在北伐戰爭中犧牲的老同學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議和誣衊。為了徹底幫助文嫂,他決定犧牲與陶嵐的愛情,娶文嫂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擊。文嫂終於不堪輿論壓力上吊自盡。蕭澗秋受此打擊,毅然離開芙蓉鎮,陶嵐決意隨他而去。

奉命

(1) 被命令,被要求

那個士兵奉命應在上午返回

(2) 接受命令,遵守命令

奉命出發

肅請得奉命吊 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資治通鑑》

嘗奉命至金陵。—— 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九重天

(1).古人認為天有九層,因泛言天為“九重天”。《淮南子·天文訓》:“天有九重。”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六引 宋善威 詩:“月落三株樹,日映九重天。”《封神演義》第二回:“愁雲直上九重天,一派敗兵隨地擁。” 李瑛 《我們的飛機》詩:“等信號,一步跨上九重天,回頭看,全國人民望著你!”

(2).指帝王或朝廷。 唐 韓愈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 潮陽 路八千。” 宋 晏殊 《浣溪沙》詞:“可惜異香珠箔外,不辭清唱玉尊前。使星歸覲九重天。” 元 吳昌齡 《張天師》第一折:“穩請受著九重天雨露恩和寵。” 清 李漁 《風箏誤·請兵》:“羽書飛上九重天,佇望旌旗自日邊。”

晴旭

陽光。 清 顧炎武 《酬李子德二十四韻》:“柴門晴旭下,松徑谷風舒。”《林則徐日記·道光十五年正月初八》:“連日天暖,恐致雨,午間風轉東北,天氣覺寒,仍見晴旭。” 陳去病 《訪安如》詩:“此去壯圖如可展,一鞭晴旭返中原。”

征袖

遠行人的衣袖。 唐 鄭谷 《鷓鴣》詩:“遊子乍聞征袖濕,佳人纔唱翠眉低。”

和風

(1) 風速為每小時13至18里的風

(2) 溫和的風

和風拂面

錦韉

(1).錦制的襯托馬鞍的坐墊。 唐 岑參 《衛節度赤驃馬歌》:“紅纓紫鞚珊瑚鞭,玉鞍錦韉黃金勒。” 元 陳植 《金馬門賦》:“亂錦韉之銀鞍,恍 瑤池 之觴酒。”

(2).代指裝飾華美之馬匹。 宋 田況 《儒林公議》卷上:“錦韉繡轂,角逐爭先。”

殿宇

雄偉的宮殿建築

雲煙

煙氣和雲霧,形容虛無飄遠的東西或事物

雲煙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傳》

出沒於雲煙。——明· 顧炎武《復庵記》

盛禮

(1).盛大的禮儀。 晉 劉琨 《勸進表》:“臣等各忝守方任,職在遐外,不得陪列闕庭,共觀盛禮,踴躍之懷,南望罔極。” 唐 杜甫 《與嚴二郎奉禮別》詩:“尚愧微軀在,遙聞盛禮新。” 明 劉基 《牡丹會詩序》:“予嘗見世俗之為宴集,大率以聲色為盛禮。”

(2).豐厚的禮物。《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鄒老人 ﹞當下就央了一封先容的薦書,備了一副盛禮去謁 徐公 。”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深恩

大恩。 唐 王勃 《秋日別王長史》詩:“別路餘千里,深恩重百年。”《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滿生 ﹞又叩著頭道:‘若得如此玉成, 滿 某即粉身碎骨,難報深恩。’” 郭沫若 《女神·地球,我的母親》:“地球,我的母親……我要怎么樣才能夠報答你的深恩?”

往年

以往的年頭;從前

孫枝

(1).從樹幹上長出的新枝。《太平御覽》卷九五六引 漢 應劭 《風俗通》:“梧桐生於 嶧山 陽巖石之上,採東南孫枝為琴,聲甚清雅。”《古文苑·沉約<箎>詩》:“ 江南 簫產地,妙響發孫枝。” 章樵 註:“詩言 江 南之地,產竹多良,可為樂器,孫枝又其特異者也。” 唐 元稹 《桐花詩》序:“及今六年,詔許西歸,去時桐樹上孫枝已拱矣。” 宋 蘇軾 《次韻子由送千之侄》詩:“江上松楠深復深,滿山風雨作龍吟。年來老乾都生菌,下有孫枝欲出林。”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六:“﹝ 潭柘寺 ﹞有銀杏一株,大合抱。 聖祖 臨幸寺中,樹發孫枝一。 高宗 再幸,又發孫枝一。”

(2).喻孫兒。 宋 陸游 《三三孫十月九日生日翁翁為賦詩為壽》:“正過重陽一月時,龜堂驩喜抱孫枝。” 明 高明 《琵琶記·高堂稱壽》:“惟願取連理芳年,得早遂孫枝榮秀。”

祖德

(1).祖宗的功德。《管子·四稱》:“循其祖德,辯其順逆,推育賢人,讒慝不作。” 唐 丘丹 《奉使過石門瀑布》詩序:“小子 大曆 中奉使,竊有繼作,雖不足克紹祖德,追蹤昔賢,蓋造奇懷感之志也。” 宋 范仲淹 《贈樊秀才》詩:“始知祖德長,光輝傳佩刀。”《紅樓夢》第一一八回:“我勸你從此把心收一收,好好的用用功,但能博得一第,便是從此而止,也不枉天恩祖德了。” 蔡東藩 《清史通俗演義》第九七回:“惟我皇 漢 遺裔,奕葉久昌,祖德宗功,光被四海。”

(2).祖師的功德。《法音》1981年第2期:“ 中 日 兩國佛教徒之間的法情友誼,源遠流長。緬懷祖德,策勵來茲。我們今天更應該為鞏固我們先人架起的友誼之橋而努力工作。”

回首

(1) 把頭轉向後方

(2) 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潸然

流淚的樣子

不覺潸然淚下

詩詞推薦

  • 乾隆清代〕一夜西風促峭涼,純棉群已換征裳。郵程破曉霜華白,學圃經秋柿葉黃。即景研搜句亦淨,撫時棖觸意多傷。行幐
  • 村夜二篇

    陸龜蒙唐代〕江上冬日短,裴回草堂暝。鴻當絕塞來,客向孤村病。綿綿起歸念,咽咽興微詠。菊徑月方高,橘齋霜已並。盤餐
  • 題秀起堂

    乾隆清代〕因深得迥搆書堂,俯仰之間亦異常。清悟如逢秀其向,與言可作起予商。霽掀林麓潤而淨,籟拂紗窗爽不涼。小坐
  • 梁州令

    晁端禮宋代〕各自尋思取。更莫怨他人做。如今剗地怕相逢,愁多正在相逢處。人前不敢分明語。暗裡頻回顧。羅襟滴淚無數。
  • 自贊

    釋可湘宋代〕沖開碧落,攧碎斷崖。個般標緻,其誰與偕。咦。
  • 題薛希誼傲窗

    周孚宋代〕平生湖海老元龍,何事低徊向此中。恥把曠懷陪聚蟻,力將幽趣付冥鴻。甑當墮處真堪笑,錐到無時未服窮。他日
  • 滕王閣

    蘇轍宋代〕客從筠溪來,欹仄困一葉。忽逢章貢余,滉盪天水接。風霜出洲渚,草木見毫末。勢奔西山浮,聲動古城嶪。樓觀
  • 五祖演和尚贊二首

    釋宗杲宋代〕赤骨力地,有{左龠右虎}無袴。敢與海神,爭先斬富。說大脫空,荷擔佛祖。七八圓全,不成三五。村歌社舞可
  • 淑清院雜詠三首·其二

    乾隆清代〕壺中尋徑得岩齋,素尚蕭然意與佳。何必北窗待風至,娛神亦可傲無懷。
  • 神仙會

    長筌子元代〕韶華似激箭,暗把朱顏換。我今識破,渾若夢中驚散。囚枷脫下,信任胡歌誕。盡人言,一乖慵,害風漢。大開口
  • 首尾吟

    邵雍宋代〕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得意時。這意著何言語道,此情惟用喜歡追。仙家氣象閒中見,真宰功夫靜處知。不必
    清明奉命恭祭景陵感成八韻原文_清明奉命恭祭景陵感成八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溧陽別成父弟兼寄遠父秉文

    趙蕃宋代〕策蹇同來秋始高,肅霜於此背征袍。別離搖落誰入句,險阻艱難卒歲勞。好在梅花千雪樹,因思我友兩文豪。莫道
  • 送楊八給事赴常州

    白居易唐代〕無嗟別青瑣,且喜擁朱輪。五十得三品,百千無一人。須勤念黎庶,莫苦憶交親。此外無過醉,毗陵何限春。
  • 次韻子瞻送李廌

    黃庭堅宋代〕驥子墮地追風日,未試千里誰能識。習之實錄葬皇祖,斯文如女有正色。今年持橐佐春官,遂失此人難塞責。雖然
  • 題宛陵張待舉曲肱亭

    黃庭堅宋代〕仲蔚蓬蒿宅,宣城詩句中。人賢忘巷陋,境勝失途窮。寒葅書萬卷,零亂剛直胸。偃蹇勳業外,嘯歌山水重。晨雞
  • 賦得送賈島謫長江

    李洞唐代〕敲驢吟雪月,謫出國西門。行傍長江影,愁深汨水魂。筇攜過竹寺,琴典在花村。飢拾山松子,誰知賈傅孫。
    清明奉命恭祭景陵感成八韻原文_清明奉命恭祭景陵感成八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升天行

    李之世明代〕龍游雲霧中,飛空杳無跡。眾口遞交噓,無風生羽翼。富貴信有階,貧賤豈無極。神龍失水而陸居,雖欲升天升不
  • 六月二十九日立秋

    乾隆清代〕昨夜梧聲到枕邊,曉看物色又推遷。但過此日無長夏,可識今朝判半年。露草蛩音聽去爽,風荷珠顆較來圓。四時
  • 次韻宋永兄白髮

    黃公度宋代〕銀鬢詎如許,金丹奈若何。休垂髀肉涕,莫擊唾壺歌。世事奕棋局,人材在沚莪。未須相料理,大器晚成多。
  • 客位假寐(因謁鳳翔府守陳公弼)

    蘇軾宋代〕謁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豈惟主忘客,今我亦忘吾。同僚不解事,慍色見髯須。雖無性命憂,且復忍須臾。
    清明奉命恭祭景陵感成八韻原文_清明奉命恭祭景陵感成八韻的賞析_古詩文
清明奉命恭祭景陵感成八韻原文_清明奉命恭祭景陵感成八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