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

作者:沈鍊 朝代:明代

原文

天地疑彈丸,日月烏兔飛。

一氣渾且噩,運轉無停機。

大聖觀元化,端冕垂裳衣。

神融通萬方,精理識九圍。

三才一以貫,六契約其歸。

名教本自然,有無兩無依。

誰哉語至道,釋然分是非。

詩詞問答

問:《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沈鍊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沈鍊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鍊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微韻 出處:青霞集卷五

2. 存二十八首

參考注釋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彈丸

(1)

(2) 步槍、滑膛槍或 * 發射的圓柱形彈

(3) 打彈弓用的鐵或泥制的丸

日月

(1) 生計;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陽和月亮

烏兔

神話謂日中有烏,月中有兔,故以“烏兔”指日月。 晉 左思 《吳都賦》:“籠烏兔於日月,窮飛走之棲宿。” 唐 呂岩 《七言》詩之五八:“但得煙霞供歲月,任他烏兔走乾坤。” 明 高啟 《青丘子歌》:“不問龍虎苦戰鬭,不管烏兔忙奔傾。向水際獨坐,林中獨行。”

一氣

(1) 一舉,一次,不間斷地

一氣呵成

(2) 同一幫派,聲氣相通;同夥

他們通同一氣

(3) 一陣(多含貶義)

瞎鬧一氣

運轉

(1) 繞某箇中心或某根軸作曲線運動

行星繞著太陽運轉

(2) 使機器轉動

一按電鈕,機器就開始運轉

停機

(1) 將飛機降落停放在指定或便於飛走的地方

(2) 停止印刷

大聖

(1).古謂道德最完善、智慧型最超絕、通曉萬物之道的人。《荀子·哀公》:“ 孔子 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賢人,有大聖……所謂大聖者,知通乎大道,應變而不窮,辨乎萬物之情性者也。’” 漢 揚雄 《法言·吾子》:“委大聖而好乎諸子者,惡覩其識道也。” 明 李贄 《題孔子像於芝佛院》:“人皆以 孔子 為大聖,吾亦以為大聖。”

(2).稱帝王。《呂氏春秋·君守》:“大聖無事,而千官盡能。”《史記·秦始皇本紀》:“大聖作治,建定法度,顯著綱紀。”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一:“帝曰:‘忠鯁之言固苦口而逆耳,蓋有所益也。設或無益亦無所害,又何必拒而責之?’大聖之度,慈厚若此。”

(3).佛教稱佛、菩薩。《法華經·方便品》:“今慧日大聖尊久乃説是法。”《無量壽經》卷上:“一切大聖,神通已達。”

(4).謂極有神通。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我女大聖,死經二十三年,猶能與生人交往。”

(5).指小說《西遊記》中的 孫悟空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齊天大聖》:“客言大聖靈著,將禱諸祠……入殿瞻仰,神猴首人身,蓋 齊天大聖 孫悟空 雲。”

元化

造化;天地。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六:“古之得仙道,信與元化並。” 清 陳夢雷 《木癭瓢賦》:“繄元化之紛綸兮,陰陽運而參差。”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三:“諸公以英才駿足絶世之學,高躡紫清,黼黻元化,固自其所。”

端冕

玄衣和大冠。古代帝王、貴族的禮服。《禮記·樂記》:“吾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臥;聽 鄭 衛 之音,則不知倦。” 鄭玄 註:“端,玄衣也。” 孔穎達 疏:“雲‘端,玄衣也’者,謂玄冕也。凡冕服,皆其制正幅,袂二尺二寸,袪尺二寸,故稱端也。”《國語·楚語下》:“聖王正端冕,以其不違心,帥其羣臣精物以臨監享祀,無有苛慝於神者,謂之一純。” 韋昭 註:“端,玄端之服。冕,大冠也。” 唐 楊巨源 《元日呈李逢吉舍人》詩:“稱觴山色和元氣,端冕爐香疊瑞煙。” 唐 黃滔 《白日上昇賦》:“揮毫而金簡初載,端冕而玉皇有佇。”

裳衣

裳與衣。亦泛指衣服。《詩·齊風·東方未明》:“東方未晞,顛倒裳衣。”《禮記·中庸》:“春秋脩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 鄭玄 註:“裳衣,先祖之遺衣服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外道服飾,紛雜異製……裳衣無定,赤白不恆。” 清 王士禛 《帶經堂詩話·考證·字義》:“ 韓退之 詩多倒用成字,蓋本諸《三百篇》, 孫季昭 《示兒編》所拈,如中林、中谷、中河、中路、中田、家室、裳衣。”

融通

融合通達。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公道識虛遠,表里融通。” 明 宋濂 《<白雲稿>序》:“經乃聖人所定,實猶天然日月星辰之昭布,山川草木之森列,莫不繫焉,覆焉,皆一氣周流而融通之。”

萬方

(1) 指各地;四方

(2) 指形態多種多樣

儀態萬方

(3) 種種方法;各個方面

精理

(1).精微的義理。 南朝 宋 王僧達 《答顏延年》詩:“珪璋既文府,精理亦道心。” 唐 杜甫 《贈特進汝陽王二十二韻》:“精理通談笑,忘形向友朋。” 清 黃景仁 《贈程厚孫時為厚孫作書與汪容甫定交》詩:“名象微言該,訓詁精理洽。”

(2).精心料理。 南朝 梁 沉約 《<宋書>自序》:“居家精理,姻族資賴。”

九圍

(1).九州。《詩·商頌·長發》:“帝命式於九圍。” 孔穎達 疏:“謂九州為九圍者,蓋以九分天下,各為九處,規圍然,故謂之九圍也。”《隋書·西域傳·高昌》:“自我皇 隋 ,平一宇宙,化偃九圍,德加四表。” 唐 柳宗元 《祭獨孤氏丈母文》:“名播九圍,望高群士。”《雲笈七籤》卷九六:“咄嗟天地外,九圍皆吾家。”

(2).重圍。 南朝 梁元帝 《祀五相廟》詩:“ 楚 關開六塞, 吳 兵入九圍。”

三才

(1).天、地、人。《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 漢 王符 《潛夫論·本訓》:“是故天本諸陽,地本諸陰,人本中和。三才異務,相待而成。”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當日三才始判,兩儀初分。”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世以 * 地皇 人皇 為三皇者,列三才開始之序,繼以 有巢 燧人 伏羲 神農 者,明人群進化之程,殆皆後人所命,非真號矣。”

(2).三位齊名之才人。(1)指 晉 之 潘滔 、 劉輿 、 裴邈 。《晉書·劉輿傳》:“時稱 越 府有三才: 潘滔 大才, 劉輿 長才, 裴邈 清才。”(2)指 北齊 之 溫子昇 、 邢子才 、 魏收 。《北史·魏收傳》:“﹝ 魏收 ﹞與 濟陰 溫子昇 、 河間 邢子才 齊譽,世號三才。”

(3).三種材料。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三:“輪人以轂、輻、牙為三才,弓人以膠、漆、絲為三才,然其所謂三才者亦眇矣。”

契約

兩人或幾人之間、兩方或多方當事人之間在辦理某事時,為了確定各自的權利和義務而訂立的各自遵守的條文

名教

以“三綱”、“五常”為主要內容的封建禮教。西漢武帝時,把符合封建統治利益的政治觀念、道德規範確立和制定為名分、名目、名節等,以進行教化,習稱“以名為教”。後受到進步思想家的抨擊。

本自

本來就,一向是。《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三·焦仲卿妻》:“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王 本自有一往雋氣,殊自輕之。” 唐 高適 《燕歌行》:“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唐 孟郊 《嬋娟篇》:“夜半 姮娥 朝太一,人間本自無靈匹。”

有無

亦作“ 有亡 ”。1.有或無。《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臣 楚國 之鄙人也,幸得宿衛,十有餘年,時從出遊,游於後園,覽於有無,然猶未能徧覩也。” 李善 註:“覽於有無,謂或有所見,或復無也。” 漢 揚雄 《羽獵賦》:“馳弋乎神明之囿,覽觀乎羣臣之有亡。” 唐 賈島 《送僧》詩:“言歸文字外,意出有無間。”《水滸傳》第三九回:“這個不難,只取牢城營文冊一查,便見有無。”

(2).指家計的豐或薄。《禮記·檀弓上》:“ 子游 問喪具。夫子曰:‘稱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惡乎齊?’” 陸德明 釋文:“有亡……一音無。” 孔穎達 疏:“亡,無也。言各隨其家計豐薄有無也。”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張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與宗族同其有亡。”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無,到天王廟去殺豬,宰羊,磔狗,獻雞,獻魚,求神保佑五穀的繁殖,六畜的興旺,兒女的長成,以及作疾病婚喪的禳解。”

(3).指有餘與不足。《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 孫星衍 疏:“有為有餘,無為不足也。”按,《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 唐 韓愈 《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 宋 蘇軾 《過雲龍山人張天驥》詩:“墟里通有無,垣牆任摧倒。”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商人各負擔了花紗同貨物,灑脫的向深山中村莊走去,同平民作有無交易,謀取什一之利。”

(4).所有。 唐 韓愈 《處士盧君墓志銘》:“其弟 渾 ,以家有無,葬以車一乘於 龍門山 先人兆。” 宋 曾鞏 《故太常博士吳君墓碣》:“其喪父也,以家之有無葬,故葬不緩。”

(5).古代哲學範疇。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實有”等義;無,指事物的不存在,有“無形、無名、虛無”等義。《老子》:“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幾神之區;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無之域:並獨步當時,流聲後代。”

至道

(1).指最好的學說、道德或政治制度。《禮記·學記》:“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禮記·表記》:“道有至,義有考。至道以王,義道以霸,考道以為無失。” 鄭玄 註:“此讀當言‘道有至,有義,有考’,字脫一有耳。” 陳澔 集說引 應氏 曰:“至道,即仁也。至道渾而無跡,故得其渾全精粹以為王。”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六:“是以至道之行,萬類取足於世;大化既洽,百姓無匱於心。”

(2).最高的原則、準則。《荀子·儒效》:“以從俗為善,以貨財為寳,以養生為己至道,是民德也。”

(3).佛、道謂極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術。《莊子·在宥》:“來!吾語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 漢 牟融 《理惑論》:“﹝ 老子 ﹞曰:‘用其光,復其明,無遺身殃。’此道生死之所趣,吉凶之所住。至道之要,實貴寂寞,佛家豈好言乎!” 唐 陳鴻 《東城老父傳》:“讀釋氏經,亦能了其深義至道,以善心化市井人。” 宋 洪邁 《夷堅丁志·司命府丞》:“及見 海蟾 曰:‘汝以夙契得遇我。’命長跪傳至道。”

釋然

疑慮、嫌隙等消釋後心中平靜的樣子

聽了他的話,我心中便釋然了

是非

(1) 對與錯;正確和謬誤

是非問題

(2) 口舌;糾紛

搬弄是非

(3) 評論;褒貶

不屑隨人是非

詩詞推薦

  • 三登樂(慶黃守·正月廿二)

    羅子衎宋代〕過了元宵,見七葉蓂又飛。恰今朝、昴宿降瑞。初度果生賢,盡道丰姿絕異。翰林人物,雲霄富貴。自棲鸞展驥。
  • 次韻程帥

    陳造宋代〕嗜慾割去土與泥,調虞氣血等稚兒。拘拘譾譾世所怪,未免鶴髮仍雞皮。甘脆為目不為腹,蠶繭自縛良苦之。兩螯
  • 蒸豚

    村寺僧宋代〕觜長毛短淺含臕,久向山中食藥苗。蒸處已將蕉葉裹,熟時兼用杏漿澆。紅鮮雅稱金盤飣,輭熟真堪玉筋挑。若把
  • 壽張守

    趙彥端宋代〕堂堂天上張公子,龍劍分光自鬥牛。海上忽歸槎萬里。雲間未放月中秋。才為漢殿無雙手,恩到閩山第一州。亦有
    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原文_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月上

    李之世明代〕前山白一點,林木未分曉。涼露濯素輝,薄雲承初照。虛壁乍流光,隔簾看尚窅。
  • 渡太湖

    范成大宋代〕囊風閣雨半晴陰,慘澹誰知造化心。委命浮沉惟一葉,計身輕重亦千金。紅塵猶道不勝險,白浪莫嗔如許深。晚得
  • 荊州即事藥名詩八首

    黃庭堅宋代〕四海無遠志,一溪甘遂心。牽牛避洗耳,臥著桂枝陰。
    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原文_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簡趙真休

    張煒宋代〕曾向詩壇奪錦袍,至今湖海誦風騷。何如放下渾無事,句不驚人意更高。
    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原文_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磻溪

    釋保暹宋代〕不肯隨波自直鉤,一朝以道佐成周。後來亦有人於此,只把漁竿空白頭。
  • 古斷腸曲三十首

    周端臣宋代〕髻雲鬚滑嚲鸞釵,清減羞臨玉鏡台。蛺蝶也知人寂寞,一雙飛過杏牆來。
    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原文_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寄徐逢原求墨

    徐瑞宋代〕北李骨朽呼不起,老石珍藏凝可耿。松身鏡面徒外美,屢紋玉質知誰傅。古今嘗覽那復有,舉世繆經何由湔。一螺
  • 武擔山寺

    蘇頲唐代〕武檐獨蒼然,墳山下玉泉。鱉靈時共盡,龍女事同遷。松柏銜哀處,幡花種福田。詎知留鏡石,長與 * 圓。
  • 唐懿仲諸公見過,小飲凌寒殘梅之下二絕

    范成大宋代〕春風動是隔年期,更對殘花把一卮。少待和煙和月看,依稀猶似未開時。
    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原文_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入桂渚次砂牛石穴

    劉長卿唐代〕扁舟傍歸路,日暮瀟湘深。湘水清見底,楚雲淡無心。片帆落桂渚,獨夜依楓林。楓林月出猿聲苦,桂渚天寒桂花
    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原文_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淇園暑雨

    李時勉明代〕碧樹琅玕翠作團,不勝酷暑葉聲乾。須臾霖雨從天降,信有人間六月寒。
  • 秦樓月/憶秦娥

    黎廷瑞宋代〕春脈脈。含章檐下妝宮額。妝宮額。也還點畫,春煙茅結。人間天上俱清絕。風流大似東坡客。東坡客。玉堂如玉
    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原文_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投孔原夫十六韻

    李昱元代〕柱下周時史,儒中孔聖孫。及今官愈重,稽古道猶存。吳越封疆闊,東南節制尊。繡衣裨日月,霜筆贊乾坤。八詠
  • 鷓鴣天

    劉秉忠元代〕花滿尊前酒滿卮。不開笑口是痴兒。山林鐘鼎都休問,且聽雙蛾合一詞。春爛處,夜晴時。玉壺香裊冷胭脂。海棠
    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原文_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晏望驛釋舟走信州

    王安石宋代〕病起行山山更險,下窮溪谷上通天。乘高欲作東南望,青壁松杉滿我前。
    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原文_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寄晁元中十首

    黃庭堅宋代〕濟岱有佳人,肌膚若冰雪。我願從之游,補我黥與刖。了不解人嗔,真成一痴絕。櫟社定頹然,聊用神吾拙。
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原文_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