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摺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閱摺原文

召對明廷日欲晡,封章靜擘酌吁謨。

垂衣拱手常慚爾,衡石程書奚益乎。

不虞之譽實已厭,求全之毀安能無。

難堪憂喜相縈繆,豐歉傳來處各殊。

詩詞問答

問:閱摺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閱摺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閱摺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虞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三十七

參考注釋

召對

君主召見臣下令其回答有關政事、經義等方面的問題。 宋 蘇轍 《謝除中書舍人又表》:“一封朝奏,夕聞召對之音;眾 * 攻,終致南遷之患。” 明 高啟 《西清對雨》詩:“坐詠西清暇,君王召對稀。”《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及至他得了講官,大考起來,漸次升到國子監祭酒,便累蒙召對。”

明廷

(1).指 甘泉山 。在 陝西省 淳化縣 西北。亦指 甘泉宮 。古代帝王祀神靈之地。《史記·封禪書》:“其後 黃帝 接萬靈 明廷 。 明廷 者, 甘泉 也。”《漢書·郊祀志上》作“明庭”。 康有為 《與菽園論詩兼寄任公等》詩:“四聖 崆峒 迷大道,萬靈風雨集 明廷 。”

(2). 漢 代人對縣令的敬稱。猶明公、明大夫。《後漢書·黨錮傳·張儉》:“ 篤 曰:‘ 篤 雖好義,明廷今日載其半矣。’” 李賢 註:“明廷猶明府。”此指 外黃 縣令 毛欽 。 明 王志堅 《表異錄·職官》:“ 唐 人稱縣曰明府, 漢 人謂之明廷。”

(3).聖明的朝廷。 唐 陸龜蒙 《書帶草賦》:“未嘗輒入明廷,何當指佞。” 宋 陸游 《賀明堂表》:“臣官縻遐徼,心繫明廷。”

封章

言機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進,故名封章。亦稱封事。 漢 揚雄 《趙充國頌》:“ 營平 守節,屢奏封章。” 唐 白居易 《和夢遊春詩一百韻》:“密勿奏封章,清明操簡牘。” 明 張煌言 《上監國啟》:“雖傾日有心,而瞻雲無路。又懼旁疑他妬,未敢輕達封章。”

吁謨

遠大宏偉的謀劃。《詩·大雅·抑》:“訏謨定命,遠猶辰告。” 毛 傳:“訏,大;謨,謀。” 鄭玄 箋:“大謀定命,謂正月始和,布政於邦國都鄙也。” 唐 薛逢 《題籌筆驛》詩:“天地三分 魏 蜀 吳 , 武侯 倔起贊訏謨。” 章炳麟 《錢塘吊龔魏二生賦》:“嗟訏謨其足立兮,胡忘 由基 之善息?”

垂衣

見“ 垂衣裳 ”。

拱手

(1) 妥協地;順從地

拱手相讓

(2) 容易,毫不費力地

於是秦人拱手而取 西河之外。—— 漢· 賈誼《過秦論》

衡石程書

用以形容君主勤於國政。同“衡石量書”。

不虞之譽

意想不到的讚揚。《孟子·離婁上》:“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清 容閎 《西學東漸記》第十九章:“無功受祿,轉來不虞之譽;勞苦功高,反有求全之毀。” 郭沫若 《芍藥與其它·蚯蚓》:“你們要表彰我們,在我們是不虞之譽。”

求全之毀

(1).謂欲求完美反招致詆毀。《孟子·離婁上》:“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朱熹 集註:“求免於毀而反致毀,是為求全之毀。”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藏書畫沽禍》:“此求全之毀,更匪夷所思,總由書畫肇釁也。” 清 容閎 《西學東漸記·留學事務所之終局》:“無功受祿,轉來不虞之譽;勞苦功高,反有求全之毀。”

(2).猶言求全責備。《紅樓夢》第五回:“既熟慣,便更覺親密;既親密,便不免有些不虞之隙,求全之毀。”

能無

反問語。猶能不。《論語·子罕》:“法文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左傳·襄公三十年》:“公子侈,大子卑,大夫敖,政多門,以介於大國,能無亡乎?” 明 劉基 《旅興》詩之十:“人生非草木,能無感中情?”參見“ 能不 ”。

難堪

(1) 不容易忍受

只有霜中敗葉,零落難堪。——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2) ;發窘;為難

突然感到難堪的窒息

喜相

〈方〉∶喜悅的神色

來處

謂來而安處。《詩·大雅·鳧鷖》:“鳧鷖在渚,公屍來燕來處。” 毛 傳:“處,止也。” 鄭玄 箋:“其來燕似若止得其處。”

(1).所來的地方。 唐 鄭谷 《石門山泉》詩:“雲邊野客窮來處,石上寒猿見落時。” 元 馬致遠 《任風子》第二折:“你來處來,去處去,休迷了正道。”

(2).指來歷,出處。指引文或典故的來源。 宋 黃庭堅 《答洪駒文書》之二:“ 老杜 作詩, 退之 作文,無一字無來處。” 宋 王楙 《野客叢書·未渠央》:“今人詩句多用未渠央事,往往不究來處。”

詩詞推薦

閱摺原文_閱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