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夏十詠·其七·月原文
東軒憑檻待,北渚泛舟游。
愛爾清光迥,添予詩思悠。
寒侵衣不濕,影澹水同流。
幾度看盈缺,銀蟾又報秋。
詩詞問答
問:消夏十詠·其七·月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消夏十詠·其七·月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消夏十詠·其七·月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尤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九
參考注釋
東軒
指住房向陽的廊檐。《文選·陶潛<雜詩>》:“嘯慠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呂向 註:“軒,檐也。” 南朝 梁 任昉 《苦熱》詩:“旭旦煙雲卷,烈景入東軒。”
憑檻
靠著欄桿。 唐 白居易 《江樓偶宴贈同座》詩:“ 南埔 閒行罷,西樓小宴時。望湖憑檻久,待月放盃遲。” 後蜀 顧夐 《荷葉杯》詞:“憑檻斂雙眉,忍教成病憶佳期。”
北渚
北面的水涯。《楚辭·九歌·湘君》:“鼂騁騖兮江皋,夕弭節兮北渚。” 王逸 註:“渚,水涯也。” 漢 張衡 《南都賦》:“爾乃撫輕舟兮浮清池,亂北渚兮揭南涯。” 南朝 梁 江淹 《王徵君養疾》詩:“北渚有帝子,盪瀁不可期。” 宋 陸游 《北渚》詩:“北渚露濃苹葉老,南塘雨過藕花稀。”
泛舟
船行水上;坐船遊玩
泛舟洞庭湖
清光
(1).清美的風彩。多喻帝王的容顏。《漢書·晁錯傳》:“今執事之臣皆天下之選已,然莫能望陛下清光,譬之猶五帝之佐也。” 顏師古 注引 晉灼 曰:“今之臣不能望見陛下之光景所及。” 唐 李白 《贈郭季鷹》詩:“盛德無我位,清光獨映君。” 宋 范仲淹 《除樞密副使召赴闕陳讓第二狀》:“竊念臣等,自臨邊鄙,久阻闕廷,入對清光,人臣所願。” 明 陳與郊 《昭君出塞》:“空庭春暮矣,驚傳詔,奉清光,疑錯報,幸 平陽 。”
(2).清亮的光輝。多指月光、燈光之類。 南朝 齊 謝朓 《侍宴華光殿曲水》詩:“歡飫終日,清光欲暮。” 唐 崔備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陸郎中》詩:“剪燭清光發,添香煖氣來。” 明 劉基 《雪中》詩之二:“移床漫向明牎下,圖得清光好照書。” 巴金 《家》十九:“漫天的清光洗著他們的臉。”
詩思
做詩的思路、情致。 唐 韋應物 《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詩:“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寒流雪滿山。” 清 王夫之 《乍開梅》詩:“底事花魂多荏苒,逼人詩思在些些。”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談》:“先只聽得一片鼓鈸和鐵索聲,我正想做‘超現實主義’的語錄體詩,這么一來,詩思被鬧跑了。”
同流
(1).諸水合流。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 河水 又南, 瀵水 入焉…… 河 中渚上,又有一 瀵水 ,皆潛相通,故 呂忱 曰:《爾雅》:異出同流為 瀵水 。” 北周 庾信 《角調曲》:“ 涇 渭 同流,清濁異能。”
(2).引申指混雜、匯聚。 晉 袁宏 《後漢紀·靈帝紀》:“勞逸無別,善惡同流。”
(3).相類似。《書·畢命》:“敝化奢麗,萬世同流。” 孔 傳:“言敝俗相化,車服奢麗,雖相去萬世,若同一流。”《孟子·盡心上》:“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 魯迅 《三閒集·我和<語絲>的始終》:“雖是打著‘革命文學’旗子的小報,只要有那上面的廣告大半是花柳藥和飲食店,便知道作者和讀者,仍然和先前的專講妓女戲子的小報的人們同流。”
(4).猶同輩;同類。 唐 孟棨 《本事詩·徵咎》:“ 范陽 盧獻卿 , 大中 中舉進士,詞藻為同流所推。” 唐 范攄 《雲溪友議》卷下:“僕為男子,粗察古今,偶然葬一同流,不可當茲厚惠。” 明 吳承恩 《擬宋賜輔臣同賞花釣魚賦詩謝表》:“仰拂仁風,光生品匯;俯驚雅喝,恩洽同流。”
(5).比喻同聲氣。 明 何景明 《過君采次韻》之二:“自君來此地,謂我頗同流。” 龔爾位 《開歲述懷用淵明游斜川韻示鈍公》:“矧予獨何人,而不與同流。”
盈缺
(1).盈虧變化。 南朝 梁 江淹 《謝臨川游山》詩:“江海經邅迴,山嶠備盈缺。”
(2).《禮記·禮運》:“播五行於四時,和而後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後因以“盈缺”指月。 唐 張喬 《對月》詩之一:“盈缺青冥外,東風萬古吹。” 唐 王建 《見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強半馬上看盈缺。”
(3).指一月時間。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廬山》詩:“但欲淹昏旦,遂復經盈缺。”
銀蟾
月亮的別稱。傳說月中有蟾蜍,故稱。 唐 白居易 《中秋月》詩:“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元 金仁傑 《追韓信》第二折:“正天淡雲閒,明滴溜銀蟾似海山。” 清 王韜 《淞濱瑣話·田荔裳》:“一夕宴罷,宿蝶未來,銀蟾猶皎。”參見“ 金蟾 ”。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消夏十詠·其七·月原文_消夏十詠·其七·月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