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其十一原文
少年負長劍,猛志厲秋霜。
獨見絕眾慮,高翔起遐方。
燕趙遍轍跡,周秦慨興亡。
河山郁雲飛,壯觀思悠揚。
及此悲侷促,鬢髮華已蒼。
樊籠豈不念,短翮情自傷。
詩詞問答
問:詠懷·其十一的作者是誰?答:張達
問:詠懷·其十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張達的名句有哪些?答:張達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陽韻 出處:元音遺響卷九
參考注釋
少年
古稱青年男子,現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少年兒童讀物
長劍
(1).鋒刃較長的劍。《楚辭·九歌·東皇太一》:“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後漢書·宦者傳序》:“高冠長劍,紆朱懷金者,布滿宮闈。” 元 虞集 《蘇武慢·和馮尊師》詞:“老矣 浮丘 ,賦詩明月,千仞碧天長劍。”
(2).比喻懷才不遇。用 馮諼 彈鋏故事。 唐 高適 《自薊北歸》詩:“誰憐不得意,長劍獨歸來。” 唐 李白 《聞丹丘子於城北營石門幽居》詩:“長劍復歸來,相逢 洛陽 陌。”參見“ 彈2鋏 ”。
猛志
猶壯志。《後漢書·公孫瓚傳》:“是歲, 瓚 破禽 劉虞 ,盡有 幽州 之地,猛志益盛。” 晉 陶潛 《讀<山海經>》詩之十:“ 刑天 舞乾戚,猛志故常在!”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闕投石之猛志,無飛矢之麗辭。” 明 劉基 《雜詩》之一:“縛羊駕戎輅,猛志空悠悠。”
秋霜
(1) 秋天的霜
(2) 比喻白髮
何處得秋霜。——唐· 李白《秋浦歌》
獨見
(1).獨到的發現;獨特的見解。謂能見人所不能見者。《呂氏春秋·制樂》:“故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聖人所獨見,眾人焉知其極。” 漢 王充 《論衡·實知》:“儒者論聖人,以為前知千歲,後知萬世,有獨見之明,獨聽之聰。” 唐 柳宗元 《天爵論》:“盹盹於獨見,淵淵於默識,則明者又其一端耳。” 魯迅 《二心集·<藝術論>譯本序》:“然而他已懷獨見,以為智識階級獨斗政府,革命殊難於成功。”
(2).指一己之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三·魏晉宋詩》:“予撰五言詩,於 魏 獨取 阮籍 為一卷,而別於 鄴中 諸子。 晉 取 左思 、 郭璞 、 劉琨 為一卷……蓋予之獨見如此。”
(3).獨自看見。 唐 杜甫 《石硯》詩:“巨璞 禹 鑿餘,異狀君獨見。”
(4).單獨接見。 唐 白居易 《與承宗詔》:“開獨見之路,降非常之恩。”
眾慮
(1).各方面的考慮。 晉 陸機 《文賦》:“罄澄心以凝思,眇眾慮而為言。”《魏書·楊侃傳》:“夫兵散而更合,瘡愈而更戰,持此收功,自古不少。豈可一圖不全,而眾慮頓廢?”
(2).各種雜念。《太平廣記》卷二○三引 晉 王嘉 《拾遺記·師曠》:“﹝ 師曠 ﹞薰目為瞽,以絶眾慮,專心於星筭音律。”
翔起
騰踴;上升。 宋 范仲淹 《上執政書》:“某觀天下穀帛,厥價翔起。”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軼聞·學政總裁先後甄拔得人》:“是時 竇公 以吏部右侍郎督學 浙江 ,甄拔名宿,聲譽翔起。”
遐方
猶遠方。 漢 揚雄 《長楊賦》:“是以遐方疏俗,殊鄰絶黨之域,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綏,莫不蹻足抗首,請獻厥珍。” 唐 白居易 《題郡中荔枝詩》:“已教生暑月,又使阻遐方。” 清 曹寅 《粵中丞送孔雀》詩:“絶嶠龍閒能致遠,遐方珍貢自乘時。”
燕趙
(1).指 戰國 時 燕 趙 二國。亦泛指其所在地區,即今 河北省 北部及 山西省 西部一帶。《史記·春申君列傳》:“王之地一經兩海,要約天下,是 燕 趙 無 齊 楚 , 齊 楚 無 燕 趙 也。” 唐 崔湜 《景龍二年春日赴襄陽途中言志》詩:“余本 燕 趙 人,秉心愚且直。” 明 章美中 《秋思》詩:“涼風起 燕 趙 ,萬里浮雲陰。” * 《太行春感》詩:“從來 燕 趙 多豪傑,驅逐 倭 兒共一樽。”
(2).《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有“ 燕 趙 多佳人,美者顏如玉”句,後因以“燕趙”指美女或舞女歌姬。 南朝 梁武帝 《戲作》詩:“長袂必留客,清哇鹹繞樑。 燕 趙 羞容止, 西 妲 慚芬芳。” 宋 蘇舜欽 《昇陽殿故址》詩:“髑髏今成堆,皆昔 燕 趙 面。”
轍跡
亦作“ 轍跡 ”。1.車子行駛的痕跡。《藝文類聚》卷七一引 晉 棗據 《船賦》:“且其行無轍跡,止無所根,不疾而速,忽若馳奔。”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跨中州之轍跡,窮神行之軌躅。” 唐 白居易 《人之窮困由君之奢欲策》:“倦畋漁之樂,疲轍跡之游。” 清 馬維翰 《瀘定橋》詩:“人影漾驚波,行空無轍跡。” 艾青 《手推車》詩:“手推車,以單獨的輪子,刻畫在灰黃土層上的深深的轍跡,穿過廣闊與荒漠。”
(2).痕跡。《老子》:“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讁。” 南朝 梁 任昉 《答劉居士》詩:“行無轍跡,理絶心機。”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泰伯篇三》:“ 顏子 則去一分私,顯一分公,除彼己之轍跡,而顯其和平。”
(3).猶途徑。《淮南子·主術訓》:“今治亂之機,轍跡可見也。” 明 方孝孺 《任重齋記》:“他如七十子之徒,雖其才各殊,至於轍跡亦一而已,蓋自任之道同也。” 清 包世臣 《與楊季子論文書》:“夫 孟 荀 文之祖也; 子政 、 子云 ,文之盛也:典型具在,轍跡各殊。”
見“ 轍跡 ”。
周秦
(1). 周 秦 兩代的並稱。《漢書·元帝紀》:“壬人在位,而吉士雍蔽。重以 周 秦 之弊,民漸薄俗,去禮義,觸刑法,豈不哀哉。”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中國古代史的分期問題》:“這兒的‘周秦’一個詞,就是指 周 秦 之際。”
(2). 北宋 詞家 周邦彥 與 秦觀 的並稱。兩個均受 柳永 的影響,同為婉約派詞人的代表。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六:“ 周 秦 詞以理法勝, 姜 張 詞以骨韻勝, 碧山 詞以意境勝。”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八:“總之,謂 白石 拔幟於 周 秦 之外,與之各有千古則可,謂 南宋 名家以迄 仲舉 ,皆取法於 白石 ,則吾不謂然也。”
興亡
興盛與衰亡
河山
河流和山嶺,指國家疆土
大好河山
郁雲
積雲;濃雲。 三國 魏 曹植 《贈徐幹》詩:“ 文昌 鬱雲興, 迎風 高中天。” 南朝 宋 謝莊 《宋孝武宣貴妃誄》:“ 高唐 渫雨, 巫山 鬱雲。”
壯觀
雄奇偉觀的事物或風景
頗為壯觀
悠揚
形容聲音高低起伏、持續和諧
悠揚的歌聲
侷促
見“侷促”
發華
表現出文彩。 三國 魏 嵇康 《贈兄秀才入軍詩》之十一:“雖有好音,誰與清歌?雖有朱顏,誰與發華?”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凡羣言發華,而降神務實,修辭立誠,在於無媿。”
樊籠
(1) 鳥籠
(2) 比喻不自由的境地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豈不
難道不…?怎么不…?
豈不容易?
自傷
(1) 自我悲傷感懷
他因自己是個殘疾人而自傷
(2) 自己傷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