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七弦實古器,斯台未恰然。
抑於闔閭代,抑在夫差年。
世遷猶月白,人去餘泉湲。
但供幽客至,曲肱時枕眠。
詩詞問答
問:《靈岩雜詠四疊沈德潛韻·其二·琴台》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四十七
參考注釋
七弦
亦作“ 七絃 ”。古琴的七根弦。亦借指七弦琴。 漢 應劭 《風俗通·聲音·琴》:“今琴長四尺五寸,法四時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 三國 魏 嵇康 《酒會》詩之一:“但當體七絃,寄心在知己。” 晉 陶潛 《自祭文》:“欣以素牘,和以七弦。” 清 金農 《游晉祠》詩:“更領涼堂趣,風中揮七絃。”
古器
(1).古代樂器。《晉書·律曆志上》:“ 荀勖 造新鐘律,與古器諧韻,時人稱其精密。” 唐 白居易 《復樂古器古曲策》:“若廢今器,用古器,則哀淫之音息矣。”
(2).特指古代鐘鼎等器物。 宋 劉敞 《先秦古器記》:“先 秦 古器十有一物,製作精巧,有款識。”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一:“假使有得個把 殷 周 的古器,那才是新大陸呢!”
闔閭
(1).即 闔廬 。 春秋 末 吳 的國君,名 光 。公元前514-前496年在位。他用 專諸 刺殺 吳王 僚 而自立。曾伐 楚 入 郢 (今 湖北 江陵 西北),後在 檇李 (今 浙江 嘉興 西南)為 越王 勾踐 所敗,重傷而死。見《史記·吳太伯世家》。《文選·左思<吳都賦>》:“闡 闔閭 之所營,采 夫差 之遺法。” 李周翰 註:“ 闔閭 、 夫差 ,皆 吳王 也。”
(2). 闔閭城 的省稱。
夫差
(?-前473)春秋末期吳國國君。吳王闔閭之子。即位後先在夫椒(今江蘇吳縣西南太湖中)打敗越兵,乘勝攻破越都,迫使越王勾踐屈服。又開鑿邗溝,以圖北進,在艾陵(今山東萊蕪東北)大敗齊兵。公元前482年,在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會盟諸侯,與晉爭霸,越軍乘虛攻入吳都。後來越國再次興兵攻吳,他兵敗 * ,吳亡。
月白
(1).月為白色。《史記·封禪書》:“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太一祝宰則衣紫及繡。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
(2).帶藍色的白色。因近似月色,故稱。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白有漂白、月白;黃有嫩黃,如桑初生。”《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只見他光著個腦袋,靸拉著雙山底兒青緞子 山東 皂鞋,穿一件舊月白短袷襖兒。” 魯迅 《彷徨·祝福》:“她不是 魯鎮 人……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年紀大約二十六七。”
(3).月色皎潔。 唐 杜牧 《猿》詩:“月白煙青水暗流,孤猿銜恨叫中秋。” 宋 陸游 《夜汲》詩:“酒渴起夜汲,月白天正青。” 元 趙孟頫 《新秋》詩:“露涼催蟋蟀,月白澹芙蓉。”
(4).比喻清新。 南朝 梁 蕭統 《十二月啟·姑洗三月》:“持 郭璞 之毫鸞,詞場月白;吞 羅含 之彩鳳,辨囿日新。”
幽客
(1).指隱士。 南朝 齊 謝朓 《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幽客滯 江 皐,從賞乖纓弁。” 唐 李白 《游水西簡鄭明府》詩:“涼風日瀟灑,幽客時憇泊。”
(2).蘭之別名。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予長兄 伯聲 ,嘗得三十客:牡丹為貴客,梅為清客,蘭為幽客……棠梨為鬼客。” 明 都卬 《三餘贅筆》:“ 張敏叔 以十二花為十二客,各詩一章:牡丹賞客……丁香素客,蘭為幽客。”參見“ 幽蘭 ”。
(3).山礬之別名。 元 程棨 《三柳軒雜識》:“山礬為幽客。”
曲肱
《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謂彎著胳膊作枕頭。後以“曲肱”比喻清貧而閒適的生活。 晉 陶潛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居常待其盡,曲肱豈傷沖。” 宋 梅堯臣 《送李尉子京之邵武光澤》詩:“露蟬不飽腹,志士甘曲肱。” 清 黃宗羲 《<范熊岩先生文集>序》:“歸田以後,謂之《枕言》,蔬水曲肱之意也。”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靈岩雜詠四疊沈德潛韻·其二·琴台原文_靈岩雜詠四疊沈德潛韻·其二·琴台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