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途尤愁念慮苦,摩拊豈啻親子如

劉學箕責{上廣下來}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學箕的《責{上廣下來}》

全文:
我生不辰八歲孤,伯父薨逝叔父無。
長才十五立志苦,不敢怠惰知讀書。
汝生父子不識面,母慈育字如捧珠。
那知汝更命苦極,八齡甫及母亦殂。
幸有阿叔相持扶,叔亦痛念同氣餘。
辛勤鞠養力盡瘁,五載為汝六請師。
固知門戶要人興,切切訓誨口欲枯。
有言弗聽日益懶,乖劣氣習移下愚。
朅來值我有行役,恐汝質變為小夫。
攜俱不憚數千里,跳走健勝猿與狙。
水行為汝愛江湖,出陸每愁山險紆。
川途尤愁念慮苦,摩拊豈啻親子如
傍舟終日撈蝦魚,興輿人夫肩□□。
□呶徒自費牙頰,事不獲已施鞭蒲。
潛窺謫視不少改,謔浪笑傲仍前初。
聖比有味懶不讀,對字粗曉平側呼。
吾家七世身業儒,忠孝學術夸鄉閭。
汝當更明所自出,挺挺當代文公朱。
不悛祗為先德羞,失教何異犬馬豬。
稍長面目益可憎,儕輩戲弄人見疏。
我今極口復汝說,速宜悔念毋忽諸。
嬉遊儻更不檢束,命也奈何吾已夫。

劉學箕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劉學箕川途尤愁念慮苦,摩拊豈啻親子如書法作品欣賞
川途尤愁念慮苦,摩拊豈啻親子如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川途

亦作“ 川塗 ”。亦作“ 川塗 ”。1.道路,路途。 南朝 宋 謝靈運 《九日從宋公戲馬台集送孔令》詩:“豈伊川途念,宿心愧將別。”《宋書·沉攸之傳》:“而 攸之 密邇內畿,川塗弗遠。”

(2).指水路。 唐 劉長卿 《越江西湖上贈皇甫曾之宣州》詩:“莫恨扁舟去,川途我更遙。” 宋 梅堯臣 《舟中聞蛩》詩:“時節不苦留,川塗行已半。” 明 王問 《自山中泛湖歸》詩:“川塗風浪平,沿流弄清淺。”

念慮

(1).思慮。《淮南子·說山訓》:“念慮者不得臥。止念慮,則有為其所止矣。”《漢書·公孫弘傳》:“君其存精神,止念慮,輔助醫藥以自持。”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 文公 格物之説,只是少頭腦,如所謂察之於念慮之微。”

(2).掛念。 唐 李綽 《尚書故實》:“臣有弟 嘉祐 遠牧方州,手足支離,常繫念慮。” 金 王若虛 《答張仲傑書》:“大小幸安,不必過煩念慮也。”

摩拊

撫摩;安撫。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烏仗那國》:“池龍少女遊覽水濱,忽見釋種,恐不得當也,變為人形,即而摩拊。” 宋 洪邁 《夷堅乙志·馴鳩》:“明日,籠以授 宣 ,自是不復出,馴狎左右,以手摩拊皆不動。” 明 袁宗道 《敘守考績序》:“公摩拊小民,如慈母之哺嬰孺。” 清 唐孫華 《秣陵太守行》:“心似寒泉徹底清,只把窮黎手摩拊。”

親子

(1).親生子女。《淮南子·繆稱訓》:“誠能愛而利之,天下可從也;弗愛弗利,親子叛父。”

(2).偏指親生兒子。《封神演義》第三回:“吾為豪傑一場,今親子被摛,強敵壓境, 冀州 不久為他人所有,卻為何來!”

(3).指父母與子女。 許地山 《綴網勞蛛·無法投遞之郵件》:“你破人家親子之愛來造成的配偶,又何嘗不是破?” 謝覺哉 《愛父母》:“親子關係不是財的關係--不是討債還債的關係,缺乏勞動力也好,思想落後也好,總是你的父母,應該奉養。”

劉學箕名句,責{上廣下來}名句

詩詞推薦

川途尤愁念慮苦,摩拊豈啻親子如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