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堂春原文
落紅鋪盡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園憔悴杜鵑啼。
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闌手拈花枝。
放花無語對斜暉。
此恨誰知。
詩詞問答
問:畫堂春的作者是誰?答:秦觀
問:畫堂春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畫堂春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秦觀的名句有哪些?答:秦觀名句大全
秦觀畫堂春書法欣賞
詩文賞析
此為春歸傷懷詞。詞的上片寫春歸之景。從落紅鋪徑、水滿池塘、小雨霏霏,到杏園花殘、杜鵑啼叫,寫來句句景語、情語,清秀柔美,深美婉約。下片寫傷春之人 。換頭“柳外畫樓獨上 ,憑闌手捻花枝”,畫面精美 ,情意深婉。而從“手捻花枝”,接以“放花無語”,又對“斜暈”,委婉含蓄,哀怨動人。全詞充分體現了少游詞出於心性之本質的纖柔婉約的特點。
開端“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三句,從所見所聞之春歸的景物寫起,不用重筆,寫“落花”只是“鋪徑”,寫“水”只是“平池”,寫“小雨”只是“霏霏”,第三句寫“杏園”雖用了“憔悴”二字,明寫出春光之遲暮,然而在“憔悴”中也仍然有著含斂的意致。所以下一句雖明寫出“春歸”二字,但也只是一種“無奈”之情,而並沒有斷腸長恨的呼號。這樣就見出一種纖柔婉麗之美。
下片,則由寫景而轉為寫人。過片“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於撚花枝”兩句,情致更是柔婉動人。試想“柳外畫樓”是何等精緻美麗的所在;“獨上” “憑欄”而更“手撚花枝”,又是何等幽微深婉的情意。
緊接著又寫下一句“放花無語對斜暈 ”,真是神來之筆。因為一般人寫到對花的愛賞多隻不過是“看花”、“插花”、“折花 ”、“簪花”,都是把對花的愛賞之情 ,變成了帶有某種目的性的一種理性之處理了。
可是秦觀這首詞所寫的從“手撚花枝”到“放花無語”,卻是如此自然,如此無意,如此不自覺,更如此不自禁,而全出於內心中一種敏銳深微的感動。當其“撚著花枝時,是何等愛花的深情,當其“放”卻花枝時,又是何等惜花的無奈 。而“放花”之下 ,乃繼之以“無語 ”,便正因為此種深微細緻的由愛花惜花而引起的內心中的一種幽微的感動,原不是粗糙的語言所能夠表達的。而又繼之以“對斜暉”三個字,便更增加了一種傷春無奈之情。上片既已經寫了“落紅鋪徑”與“ 無奈春歸”,可見花既將殘,春亦將盡,而今面對“斜暉”,則一日又復將終。“放花無語對斜暉”一句在表達極深切的傷春之悲感時只是極為含蓄地寫了一個“放花無語”的輕微的動作,和“對斜暉”的凝立的姿態 ,但卻隱然有一縷極深幽的哀感襲人而來。所以繼之以“ 此恨誰知”,才會使讀者感到其中之心果然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幽微之深恨。
全詞所寫的,是由於春歸之景色所引起的一片單純銳感的柔情。描寫精美的春歸之景 ,以惜春之懷,發幽婉深恨之情,令人思之不盡,可謂這首詞的顯著特點。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春雲吹散湘簾雨,絮黏蝴蝶飛還住。
- 致治之本,惟在於審。量才授職,務省官員。吳兢《貞觀政要·卷三·論擇官》
- 聞人善則疑之,聞人惡則信之,此滿腔殺機也。陳繼儒《小窗幽記·集靈篇》
- 白鳥朱荷引畫橈,垂楊影里見紅橋,欲尋往事已魂消。
- 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黃庭堅《菩薩蠻·半煙半雨溪橋畔》
- 布穀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睛。姚鼐《山行·布穀飛飛勸早耕》
- 食必常飽,然後求美;衣必常暖,然後求麗;居必常安,然後求樂劉向《說苑·反質》
-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李毓秀《弟子規·謹》
- 絮影苹香,春在無人處周晉《點絳唇·訪牟存叟南漪釣隱》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范曄《後漢書·列傳·馮岑賈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