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涼·其一·用顧庵韻壽芝麓先生

作者:王士祿 朝代:清代

原文

霄漢晴霞卷。

近陽回、恰逢覽揆,佳時天遣。

堪羨湘東三管麗,筆露非秋仍泫。

論黼黻、八蠶抽繭。

經術文章兼事業,莫潘江陸海量深淺。

光旦旦,慶雲展。

風流正不妨通顯。

看幽棲、春帆字閣,龍松題扁。

洞裡痴龍收秘帙,絕勝劉安雞犬。

捉鼻事、何須求免。

肅肅容台司禮樂,聽賡歌、如讀唐虞典。

還補袞,待紉剪。

詩詞問答

問:《賀新涼·其一·用顧庵韻壽芝麓先生》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祿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士祿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祿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銑韻

參考注釋

霄漢

雲霄和天河,指天空,比喻朝庭

氣凌霄漢

晴霞

明霞。 隋煬帝 《早渡淮》詩:“晴霞轉孤嶼,錦帆出長圻。” 唐 元稹 《紅芍藥》詩:“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將墮。” 宋 劉克莊 《滿江紅》詞:“織女機邊雲錦爛, 天台 賦里晴霞赤。”

覽揆

觀察衡量。《楚辭·離騷》:“皇覽揆余於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王逸 註:“覽,觀也;揆,度也……言父 伯庸 觀我始生年時,度其日月,皆合天地之正中,故賜我以美善之名也。” 明 張煌言 《鄉薦經義·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覽揆人情者,莫貴乎司直。”後用以代稱生辰。 清 錢謙益 《畢封君八十壽序》:“府丞雖以削杖歸,覽揆之辰,易衣破涕,與諸弟舒鴈行列,奉觴上壽。” 清 趙翼 《哭門人董東亭庶常之訃》詩之二:“從知墮地須論命,何物憑君覽揆初。”

佳時

美好的時光;良辰。 唐 白居易 《和柳公權登齊雲樓》詩:“佳時莫起興亡恨,遊樂今逢四海清。” 宋 陸游 《山家暮春》詩之一:“佳時幸無事,酒盡更須添。”

天遣

強調痛苦的嚴酷,使人聯想起天罰

天譴,打擊,瘟疫

黼黻

(1).泛指禮服上所繡的華美花紋。《晏子春秋·諫下十五》:“公衣黼黻之衣,素繡之裳,一衣而王采具焉。” 宋 葉適 《故寶謨閣趙公墓志銘》:“黼黻為章,宮徵成音,經綜緯錯,其行欽欽。” 清 黃鷟來 《雜詩》之二:“燦燦黼黻裳,乃出寒女治。”

(2).繡有華美花紋的禮服。《淮南子·說林訓》:“黼黻之美,在於杼軸。” 高誘 註:“白與黑為黼,青與赤為黻,皆文衣也。”多指帝王和高官所穿之服。 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六》:“天子負黼黻,襲翠被。”《後漢書·張衡傳》:“士或解短褐而襲黼黻,或委臿築而據文軒者,度德拜爵,量績受祿也。”

(3).借指爵祿。 唐 崔湜 《故吏部侍郎元公碑》:“雅尚沖漠,脫落人事,鼎鐘黼黻,罔汩其志。” 唐 錢起 《寄任山人》詩:“天階崇黼黻,世路有趨競。” 茗蓀 《地方自治博議》:“天子無獨斷之力,民間有參政之權,袞冕黼黻,悉不足以炫燿。”

(4).使華美。 唐 柳宗元 《<非國語>跋》:“以彼庸蔽奇怪之語,而黼黻之,金石之,用震曜後世之耳目。”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九月桃花記》:“桃李不借力於東風,而春色必叨榮於桃李,籍以增輝萬物,黼黻河山也。” 姚華 《曲海一勺·駢史上》:“亦復黼黻河漢,藻飾川岳。”

(5).借指辭藻,華美的文辭。《北齊書·文苑傳序》:“其有帝資懸解,天縱多能,摛黼黻於生知,問珪璋於先覺。”

(6).指修飾文辭。 唐 楊炯 《崇文館宴集詩序》:“黼黻其辭,雲蒸而電激。” 明 宋濂 《<郭考功文集>序》:“文學侍從之臣,亦皆博習經藝,彰露文綵,足以……攄其獻替贊襄之益,致其黼黻藻會之盛。”

(7).謂輔佐。 唐 柳宗元 《乞巧文》:“黼黻帝躬,以臨下民。”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米芾 ﹞困於資格,不幸一旦死,不得潤色帝猷,黼黻王度。” 清 黃遵憲 《述懷再呈靄人樵野丈》詩:“黼黻承平時,無賢幸無奸。”

八蠶

(1).謂一年八熟的蠶。《文選·左思<吳都賦>》:“國稅再熟之稻,鄉貢八蠶之緜。” 李善 注引《交州記》曰:“一歲八蠶繭出 日南 也。” 唐 王渙 《惆悵詩》之一:“八蠶薄絮鴛鴦綺,半夜佳期並枕眠。”

(2).指養蠶一歲成熟八次。 南朝 梁 沉約 《究竟慈悲論》:“一歲八蠶,已驚其驟。” 清 鈕琇 《觚賸·廣東月令》:“廣東月令:十月,八蠶之功畢。”參見“ 八輩蠶 ”。

抽繭

(1).抽引繭絲。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微若抽繭,逝如激電。”

(2).喻引出其言論加以申述。 曼華 《同盟會時代民報始末記》:“《民報》之出,殆首在廓清反動言論,抽繭剝蕉,而後革命理論之真諦以明。”

經術

猶經學。《史記·太史公自序》:“ 仲尼 悼禮廢樂崩,追脩經術,以達王道。” 唐 張祜 《投常州從兄中丞》詩:“史材誰是伍,經術世無雙。”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罷黜詩賦崇經術,儒生講習 丘 與 軻 。” 章炳麟 《黃先生傳》:“余少時從本師 德清 俞君 游,亦數謁先生。先師任自然,而先生嚴,重經術,亦各從其性也。”

文章

(1) 原指文辭,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

(3)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事業

(1) 人們所從事的,具有一定目標、規模和系統的對社會發展有影響的經常活動

他的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制度的事業。——《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2) 特指沒有生產收入,由國家經費開支,不進行經濟核算的文化、教育、衛生等單位

公用事業

(3) 個人的成就

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業來

潘江陸海

南朝 梁鍾嶸 《詩品》卷上:“ 陸 ( 陸機 )才如海, 潘 ( 潘岳 )才如江。”後遂以“潘江陸海”形容人詩文方面的才華橫溢。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 潘 江,各傾 陸 海云爾。” 清 錢謙益 《<錢集之遺稿>序》:“ 密緯 ( 錢密緯 )肆力於辭賦, 潘 江 陸 海,沾丏一時。”

深淺

(1) 指水的深度

水很渾濁,無法看清這條河的深淺

(2) 比喻言語、行為的分寸

說話不知深淺

(3) 濃或淡

顏色深淺各異的布料擺在櫃檯上

旦旦

(1) 天天

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 誠懇

信誓旦旦。——《詩·衛風·氓》

慶雲

五色雲。古人以為祥瑞之氣

俄而祥鳳慶雲。——唐· 李朝威《柳毅傳》

風流

(1) 風采特異,業績突出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 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於禮教

是真名士自風流

(3) 放蕩不羈

如此風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4) 具有 * 特點或 * 上得到滿足

風流小說

(5) 風俗教化

風流篤厚,禁罔疏闊。——《漢書·刑法志》

(6) 遺風,流風餘韻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 風度;儀表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唐· 杜甫《詠懷古蹟》

(8) 風韻,多指好儀態

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紅樓夢》

不妨

(1)

最好還是

你不妨現在就告訴他

(2)

無任何害處

你不妨去碰碰運氣

(3)

表示懷疑或不確定

我不妨說,傳導聲音的機械裝置是完善的

通顯

指高官威名

七世通顯

幽棲

(1).幽僻的棲止之處。 唐 王昌齡 《過華陰》詩:“羇人感幽棲,窅映轉奇絶。” 宋 范仲淹 《與孫元規書》:“肺疾未愈,賴此幽棲,江山照人,本無他望,以此為多。” 明 練子寧 《二月望日與饒隱君游玉笥山》詩:“上有 梅仙 採藥之幽棲,下有 蕭雲 讀書之故基。”

(2).隱居。《宋書·隱逸傳·宗炳》:“ 南陽 宗炳 、 雁門 周續之 ,並植操幽棲,無悶巾褐,可下辟召,以禮屈之。” 唐 白居易 《與僧智如夜話》詩:“懶鈍尤知命,幽棲漸得朋。” 魯迅 《故事新編·採薇》:“這確是一座好山……是理想的幽棲之所。”

題扁

題寫匾額。 清 金埴 《不下帶編》卷六:“予客 吳 門,偶應飲閣主人之請,為題扁曰‘尋常坐處’。”

痴龍

傳說 洛 中有大穴,有人誤墜穴中,見有大羊,取髯下珠而食之。出而問 張華 。 華 謂:“羊為痴龍。其初一珠食之,與天地等壽;次者延年,後者充飢而已。”見《法苑珠林》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後用為典故。 五代 韓定辭 《答馬彧》詩:“ 崇霞臺 上神仙客,學辨痴龍藝最多。” 宋 蘇軾 《次韻子由清汶老龍珠丹》:“天公不解防痴龍,玉函寳方出龍宮。”

捉鼻

(1).掩鼻。不屑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 謝安 在 東山 居布衣時,兄弟已有富貴者,翕集家門,傾動人物。 劉夫人 戲謂 安 曰:‘大丈夫不當如此乎?’ 安 乃捉鼻曰:‘但恐不免耳。’” 清 陳維崧 《滿江紅·贈吳白涵》詞:“轟隱家門,捉鼻免、問君何術。”

(2).掩鼻。同“ 擁鼻 ”。 清 丘逢甲 《南園感事詩》之四:“女墻殘月度鐘聲,捉鼻微吟笑 洛 生。”

須求

求取。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省事》:“須求趨競,不顧羞慚。” 王利器 集解:“須求,《少儀外傳下》作‘乾求’。”

肅肅

(1).恭敬貌。《詩·大雅·思齊》:“雝雝在宮,肅肅在廟。” 毛 傳:“肅肅,敬也。” 漢 揚雄 《河東賦》:“穆穆肅肅,蹲蹲如也。” 明 方孝孺 《郊祀頌》:“齋於祠宮,盛服儼恪,肅肅於動,慄慄於言,上帝在茲,敢有弗虔。”

(2).嚴正貌。《詩·小雅·黍苗》:“肅肅 謝 功, 召伯 營之。” 鄭玄 箋:“肅肅,嚴正之貌。” 漢 班固 《十八侯銘·御史大夫汾陰侯周昌》:“肅肅御史,以武以文,相 趙 距 呂 ,志安君身。” 唐 盧照鄰 《益州至真觀主黎君碑》:“ 貞觀 之末,有 昭慶 * 師,魁岸堂堂,威儀肅肅。” 清 龔自珍 《題鷺津上人書冊》詩:“氣莊志定欬肅肅,筆沖墨粹神亭亭。”

(3).疾速貌。《詩·召南·小星》:“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毛 傳:“肅肅,疾貌。” 漢 秦嘉 《留郡贈婦》詩之三:“肅肅僕夫征,鏘鏘揚和鈴。” 唐 杜甫 《喜晴》詩:“出廓眺西郊,肅肅春增華。” 趙朴初 《南京訪梅園新村》詩:“晨征肅肅訪 梅園 ,猶有梅花著意妍。”

(4).形容網目細密。《詩·周南·兔罝》:“肅肅兔罝,椓之丁丁。” 馬瑞辰 通釋:“肅肅,蓋縮縮之假借。《通俗文》:‘物不申曰縮。’兔罝本結繩為之,言其結繩之狀,則為縮縮。” 聞一多 《古典新義·詩經新義五》:“肅當讀為縮,縮猶密也……《詩》‘肅肅’,即‘縮縮’、‘數數’,網目細密之貌也。”

(5).陰沉;蕭瑟;清冷。《莊子·田子方》:“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 晉 潘岳 《寡婦賦》:“墓門兮肅肅,脩隴兮峩峩。” 宋 范成大 《寒夜》詩:“肅肅月浸樹,滿庭穠李花。” 清 魏源 《中四明山》詩之二:“肅肅空明氣,時與諸天遇。”

(6).清幽;靜謐。 漢 張衡 《思玄賦》:“出 紫宮 之肅肅兮,集 大微 之閬閬。” 唐 沉佺期 《奉和聖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應制》:“肅肅蓮花界,熒熒貝葉宮。” 宋 蘇軾 《元祐三年端午貼子詞·夫人閣》之二:“肅肅槐庭午,沉沉玉漏稀。”

(7).象聲詞。鳥羽、蟲翅的振動聲。《詩·小雅·鴻雁》:“鴻鴈于飛,肅肅其羽。” 毛 傳:“肅肅,羽聲也。” 南朝 宋 謝惠連 《搗衣》詩:“肅肅莎雞羽,烈烈寒螿啼。” 唐 暢當 《自平陽館赴郡》詩:“溶溶山霧披,肅肅沙鷺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二》:“鳶肅肅展翼,似鶼鶼之鳥,比翼而飛。”

(8).象聲詞。風聲。《後漢書·列女傳·董祀妻》:“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漯水》:“南崖下有風穴,厥大容人,其深不測,而穴中肅肅,常有微風。” 宋 蘇軾 《壽星院寒碧軒》詩:“清風肅肅搖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圍。” 清 孫枝蔚 《烏夜啼》詩:“北風肅肅雁不至,殘燈欲滅還復燃。”

(9).象聲詞。泛指其它聲音。 唐 杜甫 《春遠》詩:“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明 徐禎卿 《雜謠》:“狗觫觫,雞鳴飛上屋,風吹門前草肅肅。” 清 梁廷枏 《夷氛聞記》:“火箭巨彈,自下上者,肅肅過耳畔, 芳 談笑自若。”

容台

(1).行禮之台。《淮南子·覽冥訓》:“容臺振而掩覆。” 高誘 註:“容臺,行禮容之臺。” 俞樾 《群經平議·禮記三》:“禮以容儀為主,故行禮之臺謂之容臺。” 唐 任希古 《和左僕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懷》:“赫赫容臺上,千祀耀平津。”

(2).禮署、禮部的別稱。《史記·殷本紀》“表 商容 之閭” 司馬貞 索隱引 漢 鄭玄 云:“ 商 家典樂之官,知禮容,所以禮署稱容臺。” 宋 洪邁 《容齋隨筆·京師老吏》:“容臺之職,唯當秉禮。” 明 阮大鋮 《燕子箋·授畫》:“下官 酈安道 便是,早官翰苑,忝陟容臺。” 清 方文 《送姜如農明府擢儀部》詩:“容臺備禮樂,萬古生輝光。”

禮樂

禮節和音樂。古代帝王常用興禮樂為手段以求達到尊卑有序遠近和合的統治目的。《禮記·樂記》:“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統同,禮辨異。禮樂之説,管乎人情矣。” 孔穎達 疏:“樂主和同,則遠近皆合;禮主恭敬,則貴賤有序。”《呂氏春秋·孟夏》:“乃命樂師習合禮樂。” 高誘 註:“禮所以經國家,定社稷,利人民;樂所以移風易俗,盪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 《秋野》詩之三:“禮樂攻吾短,山林引興長。”

賡歌

酬唱和詩。 唐 李白 《明堂賦》:“千里鼓舞,百寮賡歌。”《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愛推同氣了良緣,賡歌一絶于歸樂。” 鄭觀應 《盛世危言·議院》:“ 中國 歷代帝王,繼統分有常尊,然而明良喜起,吁咈賡歌,往往略分言情,各抒所見。”

唐虞

唐堯 與 虞舜 的並稱。亦指 堯 與 舜 的時代,古人以為太平盛世。《論語·泰伯》:“ 唐 虞 之際,於斯為盛。”《史記·汲鄭列傳》:“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 唐 虞 之治乎!” 宋 劉過 《沁園春·壽》詞:“平章處,看人如 伊 呂 ,世似 唐 虞 。”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詩:“我好像置身在 唐 虞 時代以前。”

補袞

(1).補救規諫帝王的過失。語本《詩·大雅·烝民》:“袞職有闕,維 仲山甫 補之。”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願仁君及孤,虛心回意,以應《詩》人補袞之嘆,而慎《周易》牽復之義。” 宋 司馬光 《謝門下侍郎表》:“逮事 仁皇 ,備員諫省,容逆鱗之愚直,無補袞之嘉謀。” 明 無名氏 《四賢記·義功》:“一點丹衷期補袞,半生孝道成虛局。”

(2). 唐 代對補闕的別稱。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別名》:“ 唐 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今漫疏於此,以示子姪之未能盡知者。太尉為掌武;司徒為五教;司空為空土……諫議為大坡、大諫;補闕(今司諫)為中諫,又曰補袞。”

詩詞推薦

賀新涼·其一·用顧庵韻壽芝麓先生原文_賀新涼·其一·用顧庵韻壽芝麓先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