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漢玉鳩頭方竹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詠漢玉鳩頭方竹杖原文

鳩頭原漢玉,其杖早相離。

配合扶老器,仍茲方竹枝。

天然非刻削,介爾稱攜持。

象葉坤六二,折旋常契思。

詩詞問答

問:詠漢玉鳩頭方竹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詠漢玉鳩頭方竹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詠漢玉鳩頭方竹杖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二十八

參考注釋

相離

(1).互相分離。《列子·天瑞》:“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 漢 班固 《 * 通·諫諍》:“子諫父不去者,父子一體而分,無相離之法,猶火去木而滅也。”《東周列國志》第二七回:“行居寢食無相離,患難之中定臣主。” 許地山 《空山靈雨·笑》:“我對妻子說:‘相離好幾天,你悶得慌嗎?’”

(2).相附;附攏。《楚辭·離騷》:“飄風屯其相離兮,帥雲霓而來御。” 王夫之 通釋:“離,麗也,附也。”

(3).相互間距離。 魯迅 《三閒集·我和<語絲>的始終》:“到得 廈門 ,我投稿就很少了。一者因為相離已遠,不受催促,責任便覺得輕,二者因為人地生疏。” 茅盾 《子夜》十:“ 三馬路 一帶充滿了戰爭的空氣!似乎相離不遠的 晝錦里 的粉香汗臭也就帶點兒火藥味。”

配合

(1) 為一共同任務分工合作,協調一致地行動

配合得宜;配合作戰

(2) 般配,合適;結成夫妻

(3) 機械或儀器上關係密切的零件結合在一起

老器

方言。猶言老資格。 沙汀 《淘金記》十二:“在資歷上, 麼長子 要老器些,所以雖是那么客氣,他卻依然就了原位,在首席登起。”

方竹

竹之一種。外形微方,高三至八米,直徑一至四厘米,質堅。我國 華東 和 華南 地區均有栽培。可供觀賞,古人多用以製作手杖。 晉 戴凱之 《續竹譜》:“方竹生 嶺 外,大者如巾筒,小者如界方。” 宋 張淏 《雲谷雜記·竹之異品》:“ 武陵 桃源山 有方竹,四面平整如削,堅勁可以為杖。”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 紫峯 與客觀方竹。客戲曰:‘世有方竹無方人。’”

天然

(1) 自然賦予的;生來就有的;自然生成的;自然形成的

天然氣

天然港灣

天然放射性

(2) 理所當然,自然而然

瑞豐覺得假若 冠先生出頭和 東陽競爭,他天然的應當幫助 冠先生。—— 老舍《四世同堂》

刻削

(1).雕刻。《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

(2).形容(山石或樓台)稜角分明,崢嶸峭拔。《魏書·蕭衍傳》:“大興寺塔,廣繕臺堂,昭陽到景,垂珠銜璧,崢嶸刻削。”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誌一》:“山半大石盤陀數畝,高下如刻削。”

(3).苛刻,嚴酷。《史記·秦始皇本紀》:“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義。”《舊唐書·唐臨傳》:“比來有司多行重法,敘勛必須刻削,論罪務從重科。” 平心 《論康熙帝的歷史地位》一:“ 康熙帝 比 順治 統治者更深刻地察覺到,前朝君臣的腐敗和刻削,怎樣加速了 明 政權的崩潰。”

(4).侵害;剝奪。《史記·孝景本紀》:“至 孝景 ,不復憂異姓,而 鼂錯 刻削諸侯。”《南史·恩倖傳·沉客卿》:“ 客卿 每立異端,唯以刻削百姓為事。”《資治通鑑·唐懿宗鹹通九年》:“節度使刻削軍府,刑賞失中,遂致迫逐。”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政事一》:“官司自俸廉而外,一思展拓,何一非侵漁刻削之端。”

(5).節儉。 唐 韓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監胡良公墓神道碑》:“樂為儉勤,自刻削,不乾人,以矯時弊。”

(6).剪裁;刪節。 唐 孟郊 《品松》詩:“名華非典賞,剪棄徒纖茸。刻削大雅文,所以不敢慵。”

(7).謂造語工巧,文筆峻拔。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一:“ 信道 清才,而詩刻削。”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文章宗旨》:“ 唐 之文, 韓 之雅健, 柳 之刻削,為大家。” 明 方孝孺 《答張廷璧書》:“足下之詩刻削森秀,為世俗異味,其辭信奇矣。”

攜持

亦作“攜持”。攜帶;扶持。《後漢書·陳蕃傳論》:“功雖不終,然其信義足以攜持民心。”《世說新語·識鑒》“ 謝公 在 東山 畜妓” 劉孝標 注引 南朝 宋明帝 《文章志》:“ 安 縱心事外,疎畧常節,每畜女妓,攜持游肆也。” 唐 陸龜蒙 《和襲美謝友人惠人參》:“品第已聞升碧簡,攜持應合重黃金。”

折旋

(1).曲行。古代行禮時的動作。《韓詩外傳》卷一:“立則磬折,拱則抱鼓,行步中規,折旋中矩。”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失教之家,閽寺無禮……黃門侍郎 裴之禮 號善為士大夫,有如此輩,對賓杖之,其門生僮僕,接於他人,折旋俯仰,辭色應對,莫不肅敬,與主無別也。”《朱子語類》卷一○五:“折旋是直去了復橫去,如曲尺相似。其橫轉處欲其方如中矩也。”

(2).形容舞姿。 唐 李白 《清平樂令》詞:“誰道腰肢窈窕,折旋消得君王。”

(3).返回;轉身。 宋 何薳 《春渚紀聞·翊聖敬劉海蟾》:“此人既已受度,未肯便就仙職,折旋塵中。”《明史·顧佐傳》:“百僚過者,折旋避之。”

(4).形容來回奔逐。 宋 岳珂 《桯史·隆興按鞠》:“一日,上親按鞠,折旋稍久,馬不勝勩,逸入廡間。”

(5).周旋。 宋 葉適 《寶謨閣待制中書舍人陳公墓志銘》:“若目見而身折旋其間, 呂公 以為其長不獨在文字也。”

(6).形容山勢的曲折盤旋。

詩詞推薦

詠漢玉鳩頭方竹杖原文_詠漢玉鳩頭方竹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