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賦題句原文
愷之洛神賦,前後兩成駢。
非喻積薪後,重徵數典前。
舊原訝縹緲,新更致疑然。
別卷李家跡,何標陳代年。
白描允非也,粉本亶誠焉。
總出隋唐上,堪珍元宋傳。
雖非常侍體,可擬步兵肩。
綈凡幾餘鑒,石渠佳話詮。
底須求刻劍,堪以玩浮川。
一合函三相,神傳會道筌。
詩詞問答
問:洛神賦題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洛神賦題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洛神賦題句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二十
2. 石渠實笈舊藏顧愷之盡洛神後有趙孟頫補書賦茲復得洛神一卷題為愷之畫而於圖中分段書賦語或稱王獻之書或稱愷之自書亦無定說
參考注釋
洛神
傳說中的 洛水 女神,即 宓妃 。後詩文中常用以指代美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洛水》:“昔 王子晉 好吹鳳笙,招延道士,與 浮丘 同游 伊 洛 之浦, 含始 又受玉雞之瑞於此水,亦 洛神 宓妃 之所在也。” 唐 溫庭筠 《蓮花》詩:“應為 洛神 波上韈,至今蓮蕊有香塵。”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八五:“九泉肯受狂生譽,藝是 鍼神 貌 洛神 。” 清 俞蛟 《潮嘉風月記·麗品》:“ 柳南 賦詩二十首,歌以當哭,節録其半……‘一枝冷艷誰堪似,妙手玲瓏寫 洛神 。’”
前後
(1) 早於或遲於某一特定時間的一段時期
冬之望日前後。——清· 林覺民《與妻書》
春節前後
(2) 大約在特定的時間
在1969年前後
(3) 指時間上從開始到結束
全場演出前後用了兩小時
(4) 總共
她前後來過四次
(5) 某一地點的前面和後面
宅院前後都已綠化
(6) 正面和背面
前後受敵
積薪
(1).積聚木柴。《墨子·備城門》:“城下州道內,百步一積薪,毋下三千石以上,善塗之。”《國語·周語中》:“虞人入材,甸人積薪。”《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回:“夫人自聞 晉君 見獲,便攜太子服喪服,徒步出宮,至於後園崇臺之上,立草舍而居。臺下俱積薪數十層,送饔飱者履薪上下。”
(2).指積聚的木柴。《漢書·西域傳下·車師後國》:“﹝ 陳良 等﹞即將數千騎至校尉府,脅諸亭令燔積薪,分告諸壁。” 元 袁桷 《愍誓·哀謝先生》:“燃積薪以逞安兮,羣豢食而自戲。”
(3).《漢書·賈誼傳》:“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後以“積薪”喻隱伏危機。《後漢書·黃瓊傳》:“前 白馬 令 李雲 ,指言宦官罪穢宜誅,皆因眾人之心,以救積薪之敝。”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於戲!邦勢若此,念積薪之已然;民力幾何,懼奔駟之將敗。” 清 譚瑩 《寄懷徐鐵生大令》詩之四:“幕府談兵大有人,東南重鎮太平民;督師郤令同孤注,所主原期似積薪。”
(4).《漢書·汲黯傳》:“ 黯 褊心,不能無少望,見上,言曰:‘陛下用羣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後以“積薪”喻選用人才後來居上。 唐 劉知幾 《史通·忤時》:“儻使士有澹雅若 嚴君平 ,清廉如 段乾木 ,與僕易地而處,亦將彈鋏告勞,積薪為恨。” 宋 蘇軾 《辭免翰林學士第二狀》:“如前所陳,實以勞舊尚多,必有積薪之誚,兄弟並進,豈無連茹之嫌。” 清 錢謙益 《吏部文選清吏司員外郎張振秀授奉直大夫制》:“大破累年之留滯,用昭新政之清夷,積薪之流,半登於啟事。”《花月痕》第十四回:“人材有積薪之嘆,捷徑多窘步之憂。”
(5).喻後來居上。 黃人 《<清文匯>序》:“夫以吾國文學之雄奇奧衍……一入今朝,則又兼收並畜,大會細入,兩京、三 唐 ,不免積薪之愧, 姬 孔 之際,於斯為盛。”
重徵
重稅。《商君書·外內》:“食貴,糴食不利,而又加重徵, * 不得無去其商賈技巧而事地利矣。” 宋 戴復古 《送李來賓》詩:“逐利遭重徵,商旅亦良苦。”亦謂加重徵稅。 明 何景明 《何子·功實》:“重徵濫役,則結民之怨;破城侵境,則深敵之讐。”
重新徵召。 唐 司空圖 《賀翰林侍郎》詩之一:“今朝忽見銀臺事,早晚重徵入翰林。”
數典
歷舉典故。《鏡花緣》第八十回:“近日還有一種數典的,終日拿著類書查出許多。” 章炳麟 《辨詩》:“詩又與議奏異狀,無取數典, 鍾嶸 所以起例,雖 杜甫 媿之矣。”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五篇:“惟於小説又復論學説藝,數典談經,連篇累牘而不能自已,則博識多通又害之。”
縹緲
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李家
特指 唐 皇室。《舊唐書·突厥傳上》:“我 突厥 積代以來,降附 李 家,今聞 李 家天子種末總盡,唯有兩兒在,我今將兵助立。”參見“ 李唐 ”。
白描
(1) 國畫中指純用墨線勾勒,不加顏色渲染的畫法
(2) 指文字簡潔,不加烘托渲染的寫作方法
粉本
(1).畫稿。古人作畫,先施粉上樣,然後依樣落筆,故稱畫稿為粉本。 唐 韓偓 《商山道中》詩:“卻憶往年看粉本,始知名畫有工夫。” 宋 蘇軾 《閻立本職貢圖》詩:“粉本遺墨開明窗。” 王十朋 集註:“ 唐明皇 令 吳道子 往貌 嘉陵 山水,回奏云:‘臣無粉本,並記在心。’”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鑑》卷一:“古人畫稿謂之粉本,前輩多寳蓄之;蓋其草草不經意處,有自然之妙。 宣和 、 紹興 所藏粉本,多有神妙者。” 清 方薰 《山靜居畫論上》:“畫稿謂粉本者,古人於墨稿上加描粉筆,用時撲入縑素,依粉痕落墨,故名之也。”
(2).指圖畫。 清 納蘭性德 《金縷曲》詞:“ 麟閣 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歸矣。如斯者古今能幾?” 清 曹寅 《寄姜綺季客江右》詩:“九日籬花猶寂寞, 六朝 粉本漸模糊。” 繆鴻若 《題擔當和尚畫冊》:“休嫌粉本無多剩,寸土傷心下筆難。”
(3).比喻底本、基礎等。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音律》:“曲譜者,填詞之粉本,猶婦人刺繡之花樣也。” 清 唐孫華 《宋堅齋刑部齋中觀南巡圖恭紀》詩:“退思此事實創舉,豈有粉本供師資。”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二篇:“至謂作者搜采異聞,乃設煙茗於門前,邀田父野老,強之談説以為粉本,則不過委巷之談而已。”
亶誠
真誠。《明史·外國傳六·浡泥》:“王心亶誠,金石其堅。”
非常
(1) 不同尋常的
非常會議
非常行為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非常之謀難於猝發。——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仆與足下同受非常之遇。——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2) 突然,意外的事變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史記·項羽本紀》
步兵
(1) 以徒步作戰進行訓練、武裝和裝備的兵種
(2) 徒步行軍和打仗的士兵
凡幾
總計多少。 宋 劉克莊 《水龍吟·壽趙癯齋》詞:“聞自垂車日,都門外,送車凡幾。”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然數百年來,相遇如君者,不知凡幾。” 清 黃鈞宰 《金壺浪墨·沙三》:“ 虎邱 繁華甲天下,酒樓歌榭,畫舫燈船,每歲破家其中者,不知凡幾。” 郭沫若 《創造十年續編》六:“因沒有戶籍竟無資格入學的失學兒童,正不知凡幾。”
石渠
(1).石築的水渠。 漢 劉楨 《公宴》詩:“清川過石渠,流波為魚防。” 唐 孟浩然 《病癒過龍泉寺精舍呈易業二公》詩:“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2).見“ 石渠閣 ”。
佳話
美談,傳誦一時的美事
在農村傳為佳話
須求
求取。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省事》:“須求趨競,不顧羞慚。” 王利器 集解:“須求,《少儀外傳下》作‘乾求’。”
一合
(1).會合;遇合。《國語·周語中》:“一合諸侯,而有再逆政,余懼其無後也。”《荀子·議兵》:“ 秦 四世有勝,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軋己也。此所謂末世之兵,未有本統也。” 漢 劉向 《說苑·雜言》:“ 太公 一合於 周 而侯七百歲, 孫叔敖 一合於 楚 ,而封十世。”
(2).指交鋒一次。《宋書·孟龍符傳》:“ 龍符 奮矟接戰,每一合,輙殺數人。”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眾孩兒曹聽我教著:只助我一聲喊,只一合活把髠徒捉。” 元 無名氏 《小尉遲》第一折:“則一合活拏將 敬德 回來,纔見的好漢。”
(3).猶整個。 元 楊暹 《劉行首》第四折:“小庵雖窄隱幽微,包含著一合天地。”
(4).一盒。 唐 白居易 《聞微之江陵臥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雲膏寄之因題四韻》:“已題一帖紅消散,又封一合碧雲英。”
表數量。十龠為一合。 漢 劉向 《說苑·辯物》:“十龠為一合,十合為一升。” 晉 葛洪 《抱朴子·金丹》:“服一合輙益壽百歲,服一升千歲也。”
函三
謂包含天、地、人三氣。《漢書·律曆志上》:“太極元氣,函三為一。極,中也。元,始也。”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元氣始起於子,未分之時,天地人混合為一,故子數獨一也。” 元 劉壎 《隱居通議·駢儷二》:“純乾直月,祥開初九之潛;索震承華,德稟函三之極。” 明 徐渭 《函三館記》:“余憶函三之説,雖出於 小戴 註家,乃昉於 弄丸公 之《皇極經世》。”
神傳
(1).謂精神往下傳。 清 王夫之 《管大兄弓伯輓歌》序:“夫萬匯之息,形生為下,神傳為上。今兄以其孝友義烈如雲如日,其暉蔭所注,且將孕為千百奇男子,以似續古人。”
(2).由心意傳遞。 蕭乾 《終身大事》二:“十八世紀 英國 詩壇大師 威廉·布萊克 認為愛情的奧秘在於只可神傳不可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