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儀道中原文
衰柳危樓碧水枯,晴沙極目踏平蕪。
霜流曉月鷗依渚,雨漲汀沙雁宿蘆。
蒼浦茫茫迷遠道,青簾落落問村沽。
淒涼滿目悲秋老,我欲重陳鄭俠圖。
詩詞問答
問:浚儀道中的作者是誰?答:申佳引
問:浚儀道中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浚儀道中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虞韻 出處: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注釋
危樓
高樓。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沮水》:“危樓傾崖,恆有落勢。”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長史溉登琅邪城》詩:“脩篁壯下屬,危樓峻上乾。” 唐 李端 《度關山》詩:“危樓緣廣漠,古竇傍 長城 。”《柳泉》1983年第4期:“那連雲廣廈、摩天危樓下,比肩繼踵排隊購票的人……縱貫 九龍 ,橫溢 香江 。”
碧水
綠水。 南朝 梁簡文帝 《採蓮曲》:“桂檝蘭橈浮碧水,江花玉面兩相似。” 唐 李白 《早春寄王漢陽》詩:“碧水浩浩雲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 五代 和凝 《小重山》詞:“御溝澄碧水,轉池塘,時時微雨洗風光。” 元 戴表元 《苕溪》詩:“碧水千塍共,青山一道斜。”
晴沙
陽光照耀下的沙灘。 唐 杜甫 《曲江陪鄭南史飲》詩:“雀啄江頭黃花柳,鵁鶄鸂鶒滿晴沙。” 唐 錢起 《同嚴逸人東溪泛舟》詩:“寒花古岸旁,唳鶴晴沙上。” 明 曾棨 《車駕渡江》詩:“朱旗畫戟擁晴沙,錦纜牙檣向水涯。”
極目
遠望,盡目力所及
平原遠而極目兮。——王粲《登樓賦》
極目四望。——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義律極目遠望。——《廣東軍務記》
平蕪
草木叢生的平曠原野。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鄉賦》:“窮陰匝海,平蕪帶天。” 唐 李山甫 《劉員外寄移菊》詩:“秋來緣樹復緣牆,怕共平蕪一例荒。” 明 許承欽 《過李家口》詩:“棗香來野徑,麥秀滿平蕪。” 清 龔自珍 《最錄中論》:“平蕪生之,灌木叢之,剔而薙之,乃覿瑤草。” 郭沫若 《蜀道奇》詩:“海水傾泄出平蕪,土壤膏腴成天府。”
曉月
拂曉的殘月。 南朝 宋 謝靈運 《廬陵王墓下作》詩:“曉月發 雲陽 ,落日次 朱方 。” 唐 李群玉 《自澧浦東遊江表》詩:“哀碪擣秋色,曉月啼寒螿。” 宋 柳永 《殢人嬌》詞:“曉月將沉,征驂已鞴。愁腸亂,又還分袂。” 曹禺 《原野》第三幕:“左半個天懸著半輪曉月,如同一張薄紙。”
沙雁
亦作“ 沙鴈 ”。即雁。常棲息於江湖沙渚中,故稱。 南朝 齊 謝朓 《高松賦》:“星廻窮紀,沙鴈相飛。” 宋 陸游 《新秋》詩:“猶勝 玉門關 外客,臥聽沙雁數歸期。” 清 朱克生 《送子壽往河南》詩:“ 汴水 月明沙雁過, 薊門 霜動夜砧涼。”
茫茫
遼闊曠遠的樣子;模糊不清楚
長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傳》
野茫茫。——《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顧炎武《復庵記》
茫茫的前景
別時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遠道
遙遠的道路
遠道而來
青簾
(1).舊時酒店門口掛的幌子。多用青布製成。 唐 鄭谷 《旅寓洛陽村舍》詩:“白鳥窺魚網,青簾認酒家。”《宣和遺事》前集:“﹝ 政和 六年﹞二月……又為村居、野店,酒肆青簾於其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那些賣酒的青簾高揚,賣茶的紅炭滿爐。”
(2).借指酒家。 宋 辛棄疾 《鷓鴣天·春日即事題毛村酒爐》詞:“多情白髮春無奈,晚日青簾酒易賒。” 明 徐渭 《飲枇杷園》詩:“紅葵古盌碧蛆沉,南市青簾買卻斟。” 清 方文 《與張季昭同寓贈此》詩:“日暮河橋芳草合,儘容攜手到青簾。”
落落
(1) 形容舉止瀟灑自然;豁達開朗 <落落大方>
(2) 形容跟別人合不來;孤獨 <落落寡合>
(3) 堆積的樣子
落落大滿。——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村沽
見“ 村酤 ”。
淒涼
(1) 孤寂冷落
夜景淒涼
(2) 悲涼
字字淒涼
滿目
充滿視野
琳琅滿目
悲秋
看到秋無草木凋零而感到傷悲
閒庭欹枕正悲秋。——劉兼詩
重陳
再陳說,重複敘述。 晉 劉琨 《扶風歌》:“棄置勿重陳,重陳令心傷。” 唐 白居易 《太行路》詩:“行路難,難重陳。” 五代 和凝 《菩薩蠻》詞:“離恨又迎春,相思難重陳。”
鄭俠圖
《宋史·鄭俠傳》載, 鄭俠 任監 安上門 職務時,以所見居民流離困苦之狀,令畫工繪成流民圖上奏, 宋神宗 看了以後,一夜睡不著覺,第二天下了責躬詔,罷去方田、保甲、青苗諸法。後以“鄭俠圖”代稱流民圖。 清 查慎行 《送彭南陔赴長沙》詩:“ 鄭俠 圖曾傷目擊, 陳琳 檄可愈頭風。” 清 楊中訥 《高郵道中書事》詩:“空懷憂國 長沙 淚,難繪流民 鄭俠 圖。” 清 陳學泗 《紀事》詩:“中丞欲請 敖倉 粟,司諫先陳 鄭俠 圖。”亦省稱“ 鄭圖 ”。 清 張英 《贈螺浮黃門次龔合肥韻》:“親見閭閻凋敝甚, 鄭 圖還與繪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