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鄉道中二首·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良鄉道中二首·其二原文

名郡拱皇畿,龍泉澹翠微。

雉闉經歲古,雁塔入雲巍。

陽氣蒸春隴,輕寒切曉衣。

望諸留故跡,高蹈獨知幾。

詩詞問答

問:良鄉道中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良鄉道中二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良鄉道中二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微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二

2. 山名在縣西十餘里

參考注釋

皇畿

舊指京城管轄的地區。《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鎮撫皇畿,翼亮帝室。”

龍泉

(1).寶劍名。即龍淵。 漢 王充 《論衡·率性》:“棠谿魚腸之屬,龍泉太阿之輩,其本鋌山中之恆鐵也。”

(2).泛指劍。 唐 李白 《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詩:“寧知草間人,腰下有龍泉。” 王琦 註:“龍泉即龍淵也, 唐 人避 高祖 諱,改稱龍淵曰龍泉。”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 張珙 如愚,酬志了三尺龍泉萬卷書; 鶯鶯 有福,穩請了五花官誥七香車。” 清 宋玉叔 《<述哀>題後》詩:“我有父兄千載恨,對君霑血拂龍泉。”

(3).喻行事果斷。 唐 楊炯 《益州溫江縣令任晃神道碑》:“於是乎龍泉獨斷,龜旐旁求;品命千名,封疆萬戶。” 唐 常袞 《授京兆尹魏少游加御史大夫制》:“有玉壺之清澄,兼龍泉之斷割。”

(4).佛寺名。 北周 庾信 《送靈法師葬》詩:“ 龍泉 今日掩,石洞即時封。” 倪璠 註:“《法苑》云: 廬山 西有 龍泉精舍 , 慧遠 沙門之所立也。”

(5).常泛指僧院、佛門。 唐 陳子昂 《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詩序:“來從 許 下,月旦出於龍泉;言入 蜀 中,星文見於牛斗。” 唐 賈島 《送僧歸太白山》詩:“夜禪臨虎穴,寒漱撇龍泉。”

(6).噴泉。 南朝 梁 江淹 《游黃櫱山》詩:“陽岫照鸞采,陰谿噴龍泉。”

翠微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毛 * 《答友人》

雁塔

(1).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有比丘經行,忽見羣雁飛翔,戲言曰:‘今日眾僧中食不充,摩訶薩埵宜知是時。’言聲未絶,一雁退飛,當其僧前,投身自殞。比丘見已,具白眾僧,聞者悲感,鹹相謂曰:‘ 如來 設法,導誘隨機,我等守愚,遵行漸教……此雁垂誡,誠為明導,宜旌厚德,傳記終古。’於是建窣堵波,式昭遺烈,以彼死雁,瘞其下焉。”後因指佛塔。 唐 王勃 《益州綿竹縣武都山淨慧寺碑》:“銀龕佛影,遙承雁塔之花。”一本作“鴈塔”。 唐 元稹 《大雲寺二十韻》:“鶴林縈古道,雁塔沒歸雲。”一本作“鴈塔”。 明 楊珽 《龍膏記·成隙》:“聽寶磬聲傳九衢,看雁塔影掛清溪。”

(2).塔名。在今 陝西省 西安市 南 慈恩寺 中,亦稱 大雁塔 。系 唐高宗 為追薦其母而建。今為七層。 唐 代新進士常題名於此。 明 朱國禎 《涌幢小品·雁塔》:“塔乃 鹹陽 慈恩寺 西浮圖院也。沙門 玄奘 先起五層。 永徽 中, 武后 與王公捨錢重加營造,至七層,四周有纏腰。 唐 新進士同榜,題名塔上,有行次之列。 唐 韋 、 杜 、 裴 、 柳 之家,兄弟同登,亦有雁行之列。故名‘雁塔’。”後常用為中式高舉之典實。 金 郭宣道 《送同舍張耀卿補掾中台》詩:“關心 雁塔 功名晚,試手烏臺歲月忙。” 明 楊珽 《龍膏記·脫難》:“登紫閣題名 雁塔 ,從今後新風月緊趁逐,舊相思都畢罷。” 清 趙翼 《贈三元錢湘舲》詩:“設令國家更有別科目,不知又領幾次 雁塔 名。”參見“ 大雁塔 ”、“ 雁塔題名 ”。

陽氣

(1).暖氣,生長之氣。《管子·形勢解》:“春者,陽氣始上,故萬物生。”《淮南子·天文訓》:“陽氣勝則散而為雨露,陰氣勝則凝而為霜雪。” 元 趙孟頫 《題<耕織圖>》詩之十四:“仲春凍初解,陽氣方滿盈。” 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四:“明亮的燈光洋溢在這小小的房間內,找不出半個陰森森的暗陬,精緻而又舒服的陳設都像在放射溫暖的陽氣。”

(2).指活人的生氣。《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小道攝召亡魂渡橋來相會,卻是只好留一個親人守著,人多了陽氣盛,便不得來。”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其憧憧往來之鬼……遇人則避路,畏陽氣也。”

(3).喜氣;喜色。《文選·枚乘<七發>》:“然陽氣見於眉宇之間,侵淫而上,幾滿大宅。” 李善 註:“《周書》曰:‘民有五氣,喜氣內蓄,雖欲隱之,陽喜必見。’”

(4).比喻精神煥發,得意洋洋。 李廣田 《花潮》:“青年們穿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好像參加什麼盛會,不少人已經穿上雪白的襯衫……東張張,西望望,既看花,又看人,陽氣得很。” 沙汀 《記賀龍》三八:“他陽氣地笑著;而他的神情、態度,更加使我深切地感覺到,他正是一個除開革命利益,什麼也不在乎的人。”

(5).中醫學名詞。指具有溫養組織臟器、維持生理功能和固衛體表等作用,並充盈於周身之氣。因散布部位不同,其具體作用和名稱亦各有異。《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輕寒

微寒。 南朝 梁簡文帝 《與蕭臨川書》:“零雨送秋,輕寒迎節。江楓曉落,林葉初黃。” 明 劉基 《春曉》詩:“踈雨隨風過,輕寒薄暮歸。” 胡懷琛 《春日寄家兄閩中》詩:“薄酒成孤坐,輕寒悵遠離。”

望諸

(1).古澤名。 春秋 屬 宋 , 戰國 時為 齊 地,後歸 趙 。故地在今 河南省 睢縣 與 山東省 菏澤市 之間。參閱《周禮·夏官·職方氏》。

(2).即 望諸君 。 清 顧炎武 《酬李子德二十四韻》:“適 楚 懷 陳軫 ,游 燕 弔 望諸 。”

故跡

已經過去了的事情,陳跡

高蹈

(1) 遠遊

魯人之皋,數年不覺,使我高蹈。——《左傳·哀公二十一年》

(2) 過隱居的生活

嘉遯龍盤,玩世高蹈。——晉· 張協《七命》

知幾

謂有預見,看出事物發生變化的隱微徵兆。《易·繫辭下》:“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凟,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後漢書·袁紹傳》:“監軍之計,在於持牢,而非見時知幾之變也。” 唐 吳筠 《覽古》詩之十二:“達者貴量力,至人尚知幾。” 清 方文 《贈錢馭少》詩之二:“ 伯子 知幾早,逃名 震澤 西。”

詩詞推薦

  • 臂痛謁告作三絕句示四君子

    蘇軾宋代〕公退清閒如致仕,酒餘歡適似還鄉。不妨更有安心病,臥看縈簾一炷香。心有何求遣病安,年來古井不生瀾。只愁
    良鄉道中二首·其二原文_良鄉道中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真君觀

    李廌宋代〕嵩山勝地神仙宅,真君獨作嵩山伯。昔聞解職扣帝閽,厭此塵寰年已百。天上百年一瞬間,下土袞袞多腥膻。勞神
  • 和靖先生墓

    董嗣杲宋代〕詔旨天頒起臥龍,首丘甘老水雲東。一聯香影孤山月,兩架茅茨萬古風。有鶴有童家事足,無妻無子世緣空。清標
    良鄉道中二首·其二原文_良鄉道中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如園

    乾隆清代〕偶為如園游,因繹如之意。金仙曰如來,無無非我事。己心度人心,乃亦如之義。聖門謂強恕,一字諸義備。不欲
  • 讀楊椒山自敘記述·忠憫

    牛燾清代〕枷鎖香滿城,滿城盡鳴咽。一身無完膚,千載瀝冤血。蛇膽不足嘗,我膽鑄如鐵。此時歸視死,惜死義愈烈。天心
  • 題心鏡齋

    乾隆清代〕閒齋臨碧水,故用號心鏡。鏡以喻其明,心實言其定。定乃明之基,舍是斯紛映。此不設妍媸,彼任來照證。而齋
  • 邯鄲道

    楊維楨元代〕忽見邯鄲道,千秋萬歲哀。君王金不惜,應築望鄉台。
  • 題崇靄軒

    乾隆清代〕妙高坐片時,有登必有降。奧谷宅一區,尋逕入松巷。崇靄向所題,瑤林擬攄虹。景真情益真,乃識非虛閧。西望
  • 婉兒怨戲為敬承作八絕·其一

    余繼登明代〕妝成泣秋風,含情淚如雨。不信妖艷姿,空房翻獨處。
  • 頌古三十三首

    釋師觀宋代〕香嚴上樹,住住住住。擬問如何,葛藤露布。
    良鄉道中二首·其二原文_良鄉道中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和林大任三首

    吳芾宋代〕花繞禪房水更深,靜中啼鳥有嘉音。我來已覺心如水,不用臨流更洗心。
    良鄉道中二首·其二原文_良鄉道中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袁十五遠訪山門

    劉商唐代〕僻居謀道不謀身,避病桃源不避秦。遠入青山何所見,寒花滿徑白頭人。
    良鄉道中二首·其二原文_良鄉道中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寓興

    馮時行宋代〕乘軒知有負,啜菽苦無歡。萬事等一夢,寸心當自安。荊卿甘度易,李願喜歸盤。默坐發深想,春山猶夜寒。
    良鄉道中二首·其二原文_良鄉道中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醜婦謠

    胡仲弓宋代〕人知醜婦醜,不知醜婦妍。醜婦安乎醜,婦德或可全。荊釵與布裙,常坐紡織邊。妍婦巧於人,玉貌長娟娟。嫵媚
    良鄉道中二首·其二原文_良鄉道中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和洪容齋鎖院作

    葉黯宋代〕文章萬言抵杯水,世上虛名徒爾耳。我常自笑一生痴,那更將痴笑群子。大屋沈沈餘百年,到今所閱知幾士。看渠
  • 魏博語

    佚名唐代〕長安天子,魏府牙軍。
    良鄉道中二首·其二原文_良鄉道中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鵲橋仙(秋日寄懷)

    程垓宋代〕角聲吹月,風聲落枕,夢與柔腸俱斷。誰教當日太情濃,颺不下、新愁一段。黃花開了,梅花開未,曾約那時相見
  • 偈頌七十八首

    釋正覺宋代〕不是鬼男,不是鬼女。不是鬼神,不是鬼。不是佛,不是物。只知白雲無心,誰辨青山在目。夜明識取斷蛇珠,潭
  • 墨竹

    秦觀宋代〕墨君颯颯風雨鳴,垂鸞舞鳳翻青綬。一竿珍重幾百緡,奚啻渭川三萬畝。金鏘玉戛空琴聲,婢行奴顏謝花柳。得亭
  • 答徐廣叔四問

    靈澈唐代〕童子出家無第行,隨師乞食遣稱名。長沙豈敢論年幾,絳老惟知甲子生。
    良鄉道中二首·其二原文_良鄉道中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良鄉道中二首·其二原文_良鄉道中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