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微雨·其二原文

敷澤恰宜春,灑寒時作雪。

田疇膏潤足,園林清景別。

綴瓊梅沃心,梳翎鶴彈舌。

眷言利東作,欽承倍欣悅。

詩詞問答

問:微雨·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微雨·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屑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十三

參考注釋

宜春

(1).適宜於春天;適應春天。 唐 施肩吾 《春日餐霞閣》詩:“灑水初晴物候新, 餐霞閣 上最宜春。” 後蜀 閻選 《八拍蠻》詞:“憔悴不知緣底事,遇人推道不宜春。” 郁達夫 《將之日本別海裳》詩之三:“知儂棹向 吳江 過,託買宜春半幅裳。”

(2).指 宜 * 。《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蹷 石闕 ,歷 封巒 ,過 鳷鵲 ,望 露寒 ,下 棠棃 ,息 宜春 。” 郭璞 註:“ 宜春 ,宮名,在 渭 南 杜縣 東。”《漢書·東方朔傳》:“北至 池陽 ,西至 黃山 ;南獵長 楊 ,東遊 宜春 。” 顏師古 註:“ 宜春 ,宮也,在 長安 城東南。” 唐 王維 《登樓歌》:“卻瞻兮 龍首 ,前眺兮 宜春 。”參見“ 宜 * ”。

(3).舊時立春及春節所剪或書寫的字樣。民間與宮中將其貼於窗戶、器物、彩勝等之上,以示迎春。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立春之日,悉剪綵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 唐 崔道融 《春閨》詩之二:“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遼史·禮志六》:“立春,婦人進春書,刻青繒為幟,像龍御之,或蟾蜍,書幟曰‘宜春’。” 清 陳維崧 《齊天樂·早春壽魏塘柯素培先生》詞:“小樓人倚,梅花天氣,正院貼‘宜春’,釵搖燕子。”《廿載繁華夢》第十六回:“過了祀灶之期,不久又是除夕,家家貼起‘宜春’。” 郁達夫 《立春日》詩:“閒來剪個‘宜春’字,貼上蘭花小瓦盆。”

(4).指 宜春院 。 唐 杜甫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詩序》:“自高頭 宜春 梨園 二伎坊內人,洎外供奉舞女,曉是舞者, 聖文神武皇帝 初, 公孫 一人而已。” 清 余懷 《<板橋雜記>序》:“餘生也晚,不及見南部之煙花, 宜春 之子弟。”參見“ 宜春院 ”。

作雪

謂醖釀降雪,下雪。 宋 陸游 《大雪歌》詩序:“累日作雪竟不成,戲賦此篇。”

田疇

(1).泛指田地。《禮記·月令》:“﹝季夏之月﹞可以糞田疇,可以美土疆。” 孫希旦 集解引 吳澄 曰:“田疇,謂耕熟而其田有疆界者。” 漢 賈誼 《新書·銅布》:“銅布於下,採銅者棄其田疇,家鑄者損其農事,穀不為則鄰於飢。” 宋 范仲淹 《稼穡惟寶賦》:“田疇播殖之時,豈慙種玉。”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園後為籬柵,有門在正中偏右,園外一片田疇。”

(2).指封地。《韓詩外傳》卷三:“頒其爵列、等級、田疇,以賞羣臣。” 唐 元稹 《陽城驛》詩:“我實 唐 士庶,食 唐 之田疇。”

(3).指農業。《南齊書·州郡志上》:“ 鬱州 在海中,周迴數百里,島出白鹿土,有田疇魚鹽之利。”

(4).田官。《文子·自然》:“昔 堯 之治天下也, 舜 為司徒, 契 為司馬, 禹 為司空, 后稷 為田疇, 奚仲 為工師。”

膏潤

(1).指使草木滋潤生長的雨露和養料。亦借喻對人的恩惠。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奏啟》:“政無膏潤,形於篇章矣。” 宋 蘇轍 《寒食贈游壓沙諸君》詩:“微風細雨膏潤足,枝頭萬萬排明珠。” 元 王禎 《農書》卷三:“夫埽除之猥,腐朽之物,人視之而輕忽,田得之為膏潤。”

(2).含水分多,不乾燥。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二》:“﹝栽竹﹞暑月尤宜,蓋土膏潤而雨澤多也。” 鄭振鐸 《劫中得書記·讀書志》:“飯後微雨,地膏潤若暮春時節。”

(1).雨露滋潤草木。亦借喻對人施以恩惠。《詩·小雅·黍苗序》:“黍苗,刺 幽王 也,不能膏潤天下。” 鄭玄 箋:“膏潤者,以君之恩惠及下,似雨澤之潤於物。然水之潤物,又似脂膏,故言膏潤也。”《漢書·禮樂志》:“青陽開動,根荄以遂,膏潤並愛,跂行畢逮。”《隋書·音樂志上》:“大禮與天地同節,大樂與天地同和,禮意風猷,樂情膏潤。” 唐 柳宗元 《代韋中丞賀元和大赦表》:“太陽既昇,煦育資始,霈澤斯降,膏潤無遺。”

(2).使潤澤。 宋 郭彖 《睽車志》卷四:“復問須油安用?曰:‘吾遍體創裂,藉此膏潤,則痛少差耳。’”

園林

專供人遊玩休息的種植了花草樹木的地方

園林藝術

清景

(1).猶清光。 三國 魏 曹植 《公宴》詩:“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參差。”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三辰蔽於天,則清景暗於地。” 唐 儲光羲 《終南幽居獻蘇侍郎》詩之一:“朝日懸清景,巍峩宮殿明。” 清 龔自珍 《桂殿秋》詞序:“時也方夜,月光吞吐,在百步外,盪瀣氣之空濛,都為一碧,散清景而離合,不知幾重。”參見“ 清光 ”。

(2).清麗的景色。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二:“ 謝靈運 ‘池塘生春草’,造語天然,清景可畫。”

沃心

謂使內心受啟發。舊多指以治國之道開導帝王。語出《書·說命上》:“啟乃心,沃朕心。” 孔穎達 疏:“當開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欲令以彼所見教己未知故也。”《梁書·武帝紀下》:“治道不明,政用多僻,百辟無沃心之言,四聰闕飛耳之聽。” 唐 元稹 《高端婺州長史誥》:“朕嘗因苦口,必念沃心。每思藥石之臣,鹹聽肺肝之語。” 清 顧炎武 《答徐甥公肅書》:“身當史局,因事納規,造厀之謨,沃心之告,有急於編摩者,固不待汗簡奏功,然後為千秋金鏡之獻也。”

梳翎

指鳥類梳理自身羽毛。 唐 鄭顥 《續夢中十韻》:“日斜烏斂翼,風動鶴梳翎。” 唐 溫庭筠 《游南塘寄知者》詩:“白鳥梳翎立岸莎,藻花菱刺泛微波。”

彈舌

猶搖舌。謂唱念、說話等。 唐 李洞 《送三藏歸西天國》詩:“十萬里程多少磧,沙中彈舌授降龍。”自註:“ 奘公 彈舌念梵語《心經》,以授 流沙 之龍。” 元 迺賢 《鐵缽盂》詩:“山僧偶彈舌,引得老龍蟠。” 清 龔自珍 《誦得生淨土陀羅尼記數簿書後》:“聲音不二門,古譯音不準,既辯之矣,予能肖彈舌,依今譯大攝小,亦能以大攝小書,然而不廢古譯。”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列朝二·引祖訓》:“然授後生以話端,致其彈舌相譏,可見通今之難勝於博古。”

眷言

亦作“睠言”。回顧貌。言,詞尾。《詩·小雅·大東》:“睠言顧之,潸焉出涕。”《荀子·宥坐》引作“眷焉”。 晉 陸機 《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之二:“眷言懷桑梓,無乃將為魚。”《隋書·高祖紀上》:“眷言誠節,實有可嘉,宜超恆賞,用沮勸。” 明 夏完淳 《六君詠·祁中丞》:“睠言從 彭鹹 ,乘風駕縹緲。”

東作

(1).謂春耕。《書·堯典》:“寅賓出日,平秩東作。” 孔 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謂之東作。” 唐 李白 《贈從弟冽》詩:“日出布穀鳴,田家擁鋤犂。顧余乏尺土,東作誰相攜。” 清 朱彝尊 《御試省耕詩二十韻》:“西疇一以望,東作此時偕。”

(2).泛指農事。 漢 蔡邕 《考城縣頌》:“勸茲穡民,東作是營,農桑之業,為國之經。” 宋 陸游 《岳池農家》詩:“農家農家樂復樂,不比市朝爭奪惡。宦遊所得真幾何,我已三年廢東作。”

(3).指春季作物。《魏書·世祖紀上》:“去春小旱,東作不茂。” 清 方文 《樅川對雪有懷》詩:“農家東作有豐兆,客子西歸無好音。”

欽承

恭敬地繼承或承受。《書·說命下》:“監於先王成憲,其永無愆,惟 説 式克欽承。” 三國 魏 曹丕 《與鍾大理書》:“嘉貺益腆,敢不欽承。” 唐 王維 《為崔常侍謝賜物表》:“臣幸居無事,待罪 西門 ,恭守嘉謨,欽承成憲。” 宋 王安石 《覃恩轉官二道詔》:“爾等能以忠力靖共職事,進位一等。往其欽承。”

欣悅

欣喜;歡悅

他露出了欣悅的笑容

俟其欣悅。——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詩詞推薦

微雨·其二原文_微雨·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