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四面雲山亭子六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登四面雲山亭子六韻原文

跋馬遵崎棧,楓香路幾盤。

忽看一笠近,儼㨿萬螺端。

夏似將秋易,心因縱目寬。

奇峰雲四宇,活畫樹千巒。

避暑最高處,披襟生峭寒。

青瑤蔚遠近,何必綴棱丹。

詩詞問答

問:登四面雲山亭子六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登四面雲山亭子六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登四面雲山亭子六韻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寒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四十九

參考注釋

跋馬

(1).勒馬使迴轉。《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九年》:“ 建成 、 元吉 至 臨湖殿 ,覺變,即跋馬東歸宮府。” 胡三省 註:“跋馬者,搖駷馬銜,偏促一轡,又以兩足搖鼓馬腹,使之迴走。”

(2).騎馬馳逐。 唐 嚴武 《巴嶺答杜二見憶》詩:“跋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勝悲。” 宋 王安石 《金明池》詩:“跋馬未堪塵滿眼,夕陽偷理釣魚絲。” 宋 韓元吉 《六州歌頭·桃花》詞:“草軟莎平跋馬,垂楊渡,玉勒爭嘶。”

楓香

(1).指楓香樹。《爾雅·釋木》“楓欇欇” 晉 郭璞 註:“楓樹似白楊,葉圓而歧,有脂而香,今之楓香是。” 唐 杜甫 《南池》詩:“獨嘆楓香林,春時好顏色。”參見“ 楓香樹 ”。

(2).指楓脂。《南史·任昉傳》:“﹝ 昉 ﹞嘗欲營佛齋,調楓香二石,始入三斗,便出教長斷。”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楓香脂》:“楓香、松脂皆可亂乳香,其功雖次於乳香,而亦仿佛不遠。”

縱目

極目遠望,盡目力

縱目四望

四宇

天下;四方。 漢 枚乘 《七發》:“今時天下安寧,四宇和平。” 漢 王粲 《荊州文學記》:“品物宣育,百穀繁蕪,勛格皇穹,聲被四宇。” 清 吳肅公 《江氏雙節婦》詩:“哺雛毛羽豐,奮迅橫四宇。”

避暑

(1) 到涼爽的地方度過炎熱的暑期

(2) 避免中暑

披襟

(1).敝開衣襟。多喻舒暢心懷。 戰國 楚 宋玉 《風賦》:“有風颯然而至,王廼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 宋 張景星 《秋日白鷺亭》詩:“開樽屏絲竹,披襟向蕭籟。” 清 杜岕 《張大育頭陀抱琴來同孟新聽彈》詩:“一曲《塗山操》,披襟此日過。”

(2).指衣衫破爛,把衣襟拖掛下來。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二:“那些壯丁們在每一個人身上穿著一件衛生衣……大框小洞,帶片披襟,甚至有的一邊袖筒短了一截。”

(3).亦作“ 披衿 ”。猶披心。謂推誠相與。《晉書·周顗傳》:“ 伯仁 總角於東宮相遇,一面披襟,便許之三事,何圖不幸自貽王法。”《藝文類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臨海伏府君集>序》:“與君道合神遇,投分披衿。” 唐 杜甫 《奉贈盧五丈參謀琚》詩:“入幕知 孫楚 ,披襟得 鄭僑 。” 清 陳盟 《與親友話舊》詩:“所願故鄉歸有路,披襟重話再生歡。”

峭寒

料峭的寒意。形容微寒。 宋 徐積 《楊柳枝》詩:“清明前後峭寒時,好把香綿閒抖擻。”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蔡宅祝壽》:“簾幕風柔,庭幃晝永,朝來峭寒輕透。” 清 陳維崧 《瑣窗夢·本意閨情》詞:“峭寒陡覺秋夜丙。伴黃花,且熨紅綿,冬釭應倍冷。” 葉聖陶 《倪煥之》二七:“鄉鎮的上空停著一層牛乳色的雲,雲底下吹動著峭寒的風。”

青瑤

(1).青玉。 晉 王嘉 《拾遺記·瀛洲》:“﹝ 瀛洲 ﹞有金巒之觀……刻黑玉為烏,以水精為月,青瑤為蟾兔。” 唐 陳標 《焦桐樹》詩:“若使琢磨徽白玉,便來風律軫青瑤。”

(2).青石的美稱。 唐 李益 《入華山訪隱者經仙人石壇》詩:“仙人古石壇,苔遶青瑤局。”

(3).喻碧峰。 宋 楊萬里 《閶門外登溪船》詩之二:“上得船來恰對山,一山頃刻變多般:初堆翠被百千摺,忽拔青瑤三兩竿。”

遠近

(1) 遠處和近處

遠近聞名

(2) 指距離的長短

(3) 指關係的親疏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詩詞推薦

登四面雲山亭子六韻原文_登四面雲山亭子六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