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伯鸞友孟,少君妃鮑,金石齊貞比壽。
肅雍梱內不聞聲,獨自理、䌟絣井臼。
徵蘭屢兆,詒防多谷,天錫累累組綬。
史家班管好標題,會待取、日華重晝。
詩詞問答
問:《鵲橋仙·其二·挽王母沈孺人》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祿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士祿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祿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二部
參考注釋
伯鸞
(1). 漢 梁鴻 的字。 鴻 家貧好學,不求仕進。與妻 孟光 共入 霸陵山 中,以耕織為業。夫婦相敬有禮。見《後漢書·逸民傳·梁鴻》。後因以“ 伯鸞 ”借指隱逸不仕之人。 唐 孟郊 《下第東南行》詩:“試逐 伯鸞 去,還作 靈均 行。” 宋 蘇軾 《哭王子立次兒子迨韻》之二:“非無 伯鸞 志,獨有 子云 悲。” 王十朋 集註:“‘非無 伯鸞 志’,以言 王子立 有與妻共隱之意。”
(2).作為賢丈夫的代稱。 唐 劉長卿 《送子壻崔真父歸長城》詩:“送君卮酒不成歡, * 辭家事 伯鸞 。” 明 許自昌 《水滸記·聯姻》:“念伊少年,影形弔處,相依有 伯鸞 。”
少君
(1). 周 代稱諸侯之妻。《左傳·定公十四年》:“從我而朝少君。” 孔穎達 疏:“少君,猶小君也。君為大君,夫人為小君。”
(2).尊稱他人之妻。 清 張泰來 《江西詩社宗派圖錄·謝逸謝薖》:“一日, 惠洪 過溪堂,見 無逸 ( 謝逸 )所居一室,生涯如 龐藴 ,少君方炊,稚子 宗野 汲水, 無逸 誦書掃除,見師放帚大笑曰:‘聊復爾耳。’”
(3).年幼之君。《左傳·哀公六年》:“少君不可以訪,是以求長君。”
(4). 漢武帝 時 齊 方士名。姓 李 ,以祠灶、辟穀、卻老之方往見 武帝 。謂祠灶,丹砂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可以不死。事見《漢書·郊祀志上》。 漢 王充 《論衡·道虛》:“ 武帝 之時,有 李少君 ,以祠灶辟穀卻老見上。” 宋 梅堯臣 《溫成皇后輓詞》:“歌欲傳《長恨》,人將問 少君 。” 清 陳孟楷 《湘煙小錄·香畹樓憶語》:“鰥目炯炯,恆至嚮晨,雖有 鴻都 、 少君 之術,似亦未易措置也。”
(5).泛指道士。 唐 賈島 《過楊道士居》:“無話 瀛洲 路,多年別少君。”
(6).舊時敬稱他人之子。《紅樓夢》第一一四回:“弟那年在 江西 糧道任時,將小女許配與統制少君。”
金石
金屬和石頭,比喻堅固的東西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肅雍
見“ 肅雝 ”。
梱內
門內。指家室。《漢書·匡衡傳》:“福之興莫不本乎室家,道之衰莫不始乎梱內。” 清 沉秉鈺 《<香畹樓憶語>跋》:“四年異處,怡悅相莊,其篤於梱內者,又如此。”
聞聲
(1).聽到聲音。 前蜀 毛文錫 《喜遷鶯》詞:“碧紗窗曉怕聞聲,驚破鴛鴦暖。” 李木庵 《制憲》詩:“總纂加工宜努力,夢中刪稿尚聞聲。”
(2).聽到訊息。 柯岩 《奇異的書簡·天涯何處無芳草》:“兒子的朋友聞聲也都搶著來傳閱。”
聲名。《南史·任昉傳》:“ 褚彥回 嘗謂 遙 曰:‘聞卿有令子,相為喜之,所謂百不為多,一不為少。’由是聞聲藉甚。”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刑部·立枷》:“當時人心大快, 佐 以此得縉紳聞聲。”
獨自
只有自己一個人
井臼
(1).汲水舂米,泛指操持家務。 漢 劉向 《列女傳·周南之妻》:“親操井臼,不擇妻而娶。” 唐 柳宗元 《送從弟謀歸江陵序》:“足其家,不以非道;進其身,不以苟得。時退則退,尊老無井臼之勞。”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伍秋月》:“骨耎足弱,不能為君任井臼耳。”
(2).水井和石臼。借指屋舍、庭院。 唐 盧綸 《尋賈尊師》詩:“井臼陰苔遍,方書古字多。” 宋 梅堯臣 《送張山甫秘校歸緱氏》詩:“蓬巷鬧鷄犬,藤花蔭井臼。”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馬介甫》:“顧宗祧而動念,君子所以有伉儷之求;瞻井臼而懷思,古人所以有魚水之愛也。”
徵蘭
謂取驗於蘭。語出《左傳·宣公三年》:“ 鄭文公 有賤妾曰 燕姞 ,夢天使與己蘭,曰:‘余為 伯儵 。余,而祖也,以是為爾子……’既而 文公 見之,與之蘭而御之。辭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將不信,敢徵蘭乎?’公曰:‘諾。’生 穆公 ,名之曰 蘭 。” 杜預 註:“懼將不見信,故欲計所賜蘭為懷子月數。”遂用為典故,以稱人有貴子。 唐 元稹 《王承宗母吳氏封齊國太夫人制》:“ 王承宗 母 燕國 太夫人 吳氏 , 魯 文在手, 燕 夢徵蘭,道以匡夫,仁以訓子。”
天錫
上天賜予。《宋史·韓世忠傳》:“ 世忠 先得賊軍號,隨聲應之,周覽以出,喜曰:‘此天錫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四·土魯番表文》:“皇上睿知天錫,如日升之無不照。”
累累
(1) 多次
(2) 數目多得無法計算的
罪行累累
(3) 重疊,重積;另聯貫成串,眾多的樣子
組綬
(1).古人佩玉,用以系玉的絲帶。《禮記·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士佩瓀玟而緼組綬。” 鄭玄 註:“綬者,所以貫佩玉相承受者也。”《魏書·高祖紀下》:“八月乙亥,給尚書五等品爵已上朱衣、玉珮、大小組綬。”
(2).借指官爵。 唐 韓偓 《贈易卜崔江處士》詩:“門傳組綬身能退,家學漁樵跡更奇。” 明 徐渭 《贈沉母序》:“由此觀之,人固不可以無實,至於實之名否,則其權不在管毫,而在組綬也的然矣。” 清 唐孫華 《憶頤兒時就婿外家》詩:“所願紹家學,非必襲組綬。”
史家
(1).史官或歷史學家。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書證》:“《詩》云:‘伐木滸滸。’ 毛 傳云:‘滸滸,杮貌也。’史家假借為肝肺字。”《漢書·蒯通傳》“本與 武帝 同諱” 唐 顏師古 註:“﹝ 蒯通 ﹞本名為 徹 ,其後史家追書為 通 。” 清 何琇 《樵香小記·天王》:“《春秋》或書天王,或書王,正猶史家或書皇帝,或書帝,無義例也。” 魯迅 《二心集·關於<唐三藏取經詩話>的版本》:“藏書家欲其所藏版本之古,史家則不然。”
(2).史書流派。 清 韓菼 《<左傳紀事本末>序》:“史家有六,首《尚書》家,次《春秋》家。”
班管
用斑竹製成的筆管。多指毛筆。班,通“ 斑 ”。 元 無名氏 《看錢奴》第二折:“想著俺子父的情呵,可著我班管難抬。” 明 文徵明 《閒興》詩:“ 端溪 古研紫瓊瑤,班管新裝赤兎毫。” 清 龔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一索鈿盒知心同,再索班管知才工。”
標題
指標識於器物或字畫上的題記文字,又指標明著作及其篇章的題目
待取
(1).待人取用。《禮記·儒行》:“懷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 陳澔 集說:“力行可使者人必取之,故君子之用於天下有所待而不求人焉。”
(2).等到。 唐 顧況 《諒公洞庭孤橘歌》:“待取天公放恩赦,儂家定作湖中客。”
華重
高貴,顯要。《南齊書·百官志》:“侍中, 漢 世為親近之職, 魏 晉 選用,稍增華重,而大意不異。”《新唐書·宦者傳序》:“其在殿頭供奉,委任華重,持節傳命,光焰殷殷動四方。” 宋 洪邁 《容齋隨筆·三省長官》:“中書、尚書令在 西漢 時為少府官屬…… 魏 晉 以來,浸以華重, 唐 初遂為三省長官,居真宰相之任,猶列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