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坐齋中偶爾成詠原文
歲月堂堂忽六旬,書窗昔日憶脩身。
宵衣旰食茲誰代,夕惕朝乾切已頻。
大率懶為高興事,不期喜用長年人。
金剛不住念深契,卻住勤民一念真。
詩詞問答
問:宴坐齋中偶爾成詠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宴坐齋中偶爾成詠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宴坐齋中偶爾成詠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九十
2. 上聲
參考注釋
歲月
年月日子;時間
歲月如流
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堂堂
(1) 形容盛大
人獅驚嶽嶽,王廟憶堂堂。——郭沫若《訪埃雜吟》
曰:“寡人將去此堂堂國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2) 形容容貌莊嚴大方
儀表堂堂
(3) 形容志氣宏大
我們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還怕這一點困難嗎?
(4) 陣式或氣勢很大
堂堂的軍樂隊走過去了
昔日
以前;往日
用於昔日。——三國蜀· 諸葛亮《出師表》
非昔日之樂。——元、 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脩身
陶冶身心,涵養德性。儒家以修身為教育八條目之一。《易·復》:“象曰:不遠之復,以脩身也。”《禮記·大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史記·五帝本紀》:“﹝ 高辛 ﹞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 唐 韓愈 《與汝州盧郎中論薦侯喜狀》:“士之脩身立節,而竟不遇知己,前古已來,不可勝數。” 清 王筠 《菉友臆說》:“脩身之功尚欠,大德澟澟然矜持之,一定不敢踰;小德繁瑣,或有照顧不到處,則出矣。”
宵衣旰食
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飯,形容工作繁忙而勤勉
宵衣旰食,憂六宮之未安;寒心銷志,懼一物之失所。——唐· 李世民《命皇太子監國詔》
夕惕朝乾
語出《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謂終日勤勉謹慎,不敢懈怠。 明 張居正 《考滿謝手敕加恩疏》:“日申月飭,特祖宗已試之規;夕惕朝乾,乃臣子本然之分。”參見“ 夕惕若厲 ”。
大率
副詞。大概、大致;大體;大略
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須取無莖葉時采,則津澤皆歸其根。——宋· 沈括《夢溪筆談·采草藥》
興事
(1).興建政事。《書·益稷》:“率作興事,慎乃憲,欽哉。” 孔穎達 疏:“率領臣下為起政治之事。”
(2).指興建土木之事。《禮記·王制》:“司空執度度地……量地遠近,興事任力。” 鄭玄 註:“事謂築邑廬宿市也。”《史記·河渠書》:“而 韓 聞 秦 之好興事,欲罷之,毋令東伐。”
(3).引起事端。 宋 蘇軾 《代張方平諫用兵書》:“變故百出,皆由用兵。至於興事首議之人,冥謫尤重。”
不期
(1)
(2)
沒有約定
不期而遇
(3)
不料;想不到
哥哥的棍重,走將來,試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殺了。——《西遊記》
用長
(1).運用其所長。《晉書·劉隗傳》:“ 周弘武 巧於用短, 杜方叔 拙於用長。”
(2).使用長武器。《管子·兵法》“教其手以長短之利” 唐 尹知章 註:“長兵短兵,各有所利。遠用長,近用短也。”
金剛
(1) 鑽石的略稱
(2) 美國三十年代拍攝一部怪獸電影,其主角是巨大的猩猩,叫金剛
(3) 比喻身材巨大、孔武有力的人
(4) 〈方〉∶某些昆蟲(如蒼蠅)的蛹
(5) 佛教指佛的侍從力士,手執金剛杵(古印度兵器)
不住
(1).不停;不斷。 南朝 梁 沉約 《千佛頌》:“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宋 岳飛 《小重山》詞:“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見老爺臉上有點喜色,不住的點頭。”
(2).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的目的沒有實現。 魯迅 《故事新編·補天》:“﹝伊﹞疑心這東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裡,禁不住很詫異了。” 艾蕉 《雨》:“母親忍不住了,連忙幫女兒脫下了濕衣。”
深契
深厚的交情。 唐 王績 《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詩:“故人有深契,過我蓬蒿廬。”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王貞白》:“﹝ 貫休 與 王貞白 ﹞遂訂深契。” 清 吳偉業 《送何省齋》詩:“同事有 何郎 ,英懷托深契。”
勤民
(1).勞苦百姓。《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秦 違 蹇叔 ,而以貪勤民,天奉我也。”《左傳·昭公十五年》:“獲城而弗取,勤民而頓兵,何以事君?”《國語·周語上》:“布令陳辭而又不至,則增修於德而無勤民於遠。” 韋昭 註:“勤,勞也。”
(2).盡心盡力於民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令尹其不勤民,實自敗也。” 杜預 註:“盡心盡力,無所愛惜為勤。” 漢 班固 《典引》:“奕世勤民,以方伯統牧。” 晉 陸機 《辯亡論下》:“敦率遺典,勤民謹政。”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典故》:“猶以玩物為戒,特申勤民之旨,以垂訓焉。”
一念
(1).一動念間;一個念頭。 南朝 梁 沉約 《卻出東西門行》:“一念起關山,千里顧兵窟。” 唐 陳鴻 《長恨歌傳》:“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墮下界。” 宋 陸游 《自規》詩:“忿慾俱生一念中,聖賢亦本與人同。”《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你可曉得一念不違天理人情,天地鬼神會暗中呵護,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會立刻不容。”
(2).佛家語。指極短促的時間。《仁王般若波羅蜜經·觀空品》:“九十剎那為一念。” 北魏 曇鸞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注》卷上:“六十剎那為一念。”《翻譯名義集·時分》:“一念中有九十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