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四

作者:陳淵 朝代:宋代

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四原文

人心有默契,晤語不在多。

一笑離凡情,萬象皆含和。

孰是忘言人,聽此無聲歌。

有懷閱古堂,夢中時一過。

詩詞問答

問: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四的作者是誰?答:陳淵
問: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陳淵的名句有哪些?答:陳淵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歌韻

2. 自註:閱古堂,在蕭山縣宅。

參考注釋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願望等

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2) 良心

默契

(1) 心聲情意暗相符合

我們之間的一個默契

(2) 默默承認的條件、限定或規定

在同意戰後恢復原狀的默契下準許戰爭期間犁掘便道

晤語

見面交談。《詩·陳風·東門之池》:“彼美淑姬,可與晤語。” 唐 韓愈 《答張徹》詩:“勤來得晤語,勿憚宿寒廳。” 清 黃景仁 《和杏莊贈別》:“晤語不幾日,別路愁間關。”

不在

(1)

指不位於或處於某處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機房上班上

(2)

婉稱人去世了

長征幹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凡情

凡人的情感欲望。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記》卷二:“ 劉夫人 又告 子良 曰:‘夫神仙雖通玄,感徹則易,但凡情虛微,不能招其感耳。’” 宋 趙令畤 《商調蝶戀花》詞:“麗質仙娥生月殿。謫向人間,未免凡情亂。”《紅樓夢》第一一一回:“因我看破凡情,超出情海,歸入情天,所以太虛幻境‘痴情’一司,竟自無人掌管。”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救世歌》:“凡情脫盡天情顯,自古為人當自強。”

萬象

一切事物或景象

包羅萬象

含和

(1).蘊藏祥和之氣。常喻仁德。《文子·精誠》:“故大人與天地合德……懷天心,抱地氣,執沖含和,不下堂而行四海。”《淮南子·俶真訓》:“天含和而未降,地懷氣而未揚。” 南朝 梁 沉約 《梁明堂登歌·歌青帝》:“開元布澤,含和尚仁。” 宋 文天祥 《正氣歌》:“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廷。” 魯迅 《且介亭雜文·河南盧氏曹先生教澤碑文》:“年屆七十,含和守素,篤行如初。”

(2).指含有溫暖之氣。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四》:“周圍石峰,中當土山盡處,風氣含和。”

忘言

(1).謂心中領會其意,不須用言語來說明。語本《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隱士,鬚髮皆皓然,策杖從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陳師道 《次韻德麟植檜》:“蕭蕭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慚搜句百無功。”

(2).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於心的友誼。《晉書·山濤傳》:“後遇 阮籍 ,便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韓愈 《祭薛中丞文》:“況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須言說。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言事·抗疏中輟》:“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權奸已敗,即往事果真,亦當忘言,此等追敘,似乎蛇足。”

無聲

沒有一點聲音

無聲無息

有懷

猶有感。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觀先生之祠宇,慨然有懷,乃作頌焉。” 南朝 宋 顏延之 《秋胡》詩:“有懷誰能已,聊用申苦難。” 元 薩都剌 《秋日病起池上》詩:“有懷誰與言,獨立心自省。”

中時

(1).午時。《後漢書·方術傳上·李南》:“明日中時應有吉問。” 晉 葛洪 《抱朴子·仙藥》:“﹝肉芝﹞五月五日中時取之,陰乾百日。”《陳書·儒林傳·沉洙》:“若其日有長短,分在中時前後。”

(2).不好也不壞的時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大豆》:“春大豆次植穀之後,二月中旬為上時(一畝用子八升),三月上旬為中時(用子一斗),四月上旬為下時(用子一斗二升)。”

(3).古代以春、夏、秋、冬四時配木、火、金、水四行,另分立秋前十八日配土,名為“中央時”,簡稱“中時”。後因以泛指夏末。 唐 賈島 《送僧》詩:“中時山果熟,後夏竹陰繁。”參閱 清 王夫之 《禮記章句·月令·季夏》。

詩詞推薦

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四原文_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