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梁子美召食

作者:呂陶 朝代:宋代

答梁子美召食原文

湘中佳山水,使指重他部。

高賢駐行節,儒雅飾治具。

雖雲入郡廣,曾不假多慮。

一扇清微風,融和及生聚。

川原發陽和,草木均雨露。

疏網悉舉綱,和聲已載路。

時登華遠亭,每與勝景遇。

秀岩及南峻,碧江爭北注。

迴環如戶庭,彷佛若繪素。

彌望快遐目,縱吟盡幽趣。

雍容接諸生,謙屈存異顧。

飲食出誠眷,上下捐禮數。

賤子慚不肖,萬里困飄寓。

屢嘗造賓除,幸此聽談緒。

斐然無所裁,安可繼大句。

詩詞問答

問:答梁子美召食的作者是誰?答:呂陶
問:答梁子美召食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參考注釋

山水

(1) 山上流下來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風景

山水相連

(3) 指山水畫

潑墨山水

吳道玄…因寫 蜀道山水,始創山水之體,自為一家。—— 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使指

(1).使用手指。比喻天子、朝廷的指揮調度。語出 漢 賈誼 《治安策》:“令海內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 宋 王安石 《酬沖卿見別》詩:“朝倫孰與君材似,使指將如我病何?”

(2).謂天子、朝廷的意旨命令。《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欲諫,業已建之,不敢,乃著書,籍以 蜀 父老為辭,而己詰難之,以風天子,且因宣其使指,令百姓知天子之意。” 宋 蘇轍 《張士澄通判定州告詞》:“爾昔以才敏,嘗奉使指,茲予命爾佐 中山 守。”

高賢

(1).以之為高尚、賢良。《戰國策·趙策一》:“天下卿相人臣乃至布衣之士,莫不高賢大王行義。”

(2).高尚賢良。《呂氏春秋·審分》:“譽以高賢,而充以卑下;贊以潔白,而隨以污德。”

(3).指高尚賢良的人。《漢書·禮樂志》:“大海蕩蕩水所歸,高賢愉愉民所懷。” 唐 陳子昂 《上薛令文章啟》:“然則文章薄伎,固棄於高賢;刀筆小能,不容於先達。”《花月痕》第十四回:“丈夫垂名動萬年,記憶細故非高賢。”

儒雅

風度溫文爾雅

以經術自輔,其政頗雜儒雅,往往表賢顯善,不醇用誅罰。——《漢書·張敞傳》

治具

(1).治國的措施。語本《莊子·天道》:“驟而語形名賞罰,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 唐 韓愈 《進學解》:“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畯良。” 宋 曾鞏 《中書令制》:“某敏於學術,優有時材。以經遠之謀,彌綸治具;以察微之智,練達事幾。”

(2).備辦酒食;設宴。《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將軍昨日幸許過 魏其 , 魏其 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嘗食。” 明 張煌言 《北征錄》:“余至,盛為治具。” 清 趙翼 《竹初齋中逢蘭盛開宴集即事》詩:“因之腆治具,濃淡兩不揜。”

(3).準備。 清 昭槤 《嘯亭續錄·賽諸葛》:“若使偵知我兵,預為治具,則難立克。”

不假

(1).不借用。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 仲尼 不假蓋於 子夏 ,護其短也。” 隋 王通 《中說·王道》:“子之家六經畢備,朝服祭器不假。” 阮逸 註:“不假借。”

(2).不需要;不憑藉。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三十八:“是以王鮪登俎,不假吞波之魚;蘭膏停室,不思銜燭之龍。” 宋 司馬光 《伏蒙留守相公賜示陪太師》詩:“相國火城光滿路,夜歸不假玉蟾圓。”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崖鹽》:“其巖穴自生鹽,色如紅土。恣人刮取,不假煎煉。” 魯迅 《華蓋集·補白一》:“但不以實力為根本的民氣,結果也只能以固有而不假外求的天靈蓋自豪,也就是以自暴自棄當作得勝。”

(3).確實;真的。

清微

(1).猶清和。《詩·大雅·烝民》“穆如清風” 毛 傳:“清微之風,化養萬物者也。”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容》:“聖人視天而行……其告之以政令而化風之清微也,欲合諸天之顛倒其一而以成歲也。” 宋 范成大 《晚春》詩之一:“輕颸宜白紵,時節近清微。”

(2).虛己謙下。 漢 劉向 《說苑·政理》:“昔者 堯 舜 清微其身,以聽觀天下,務來賢人。”

(3).清淡微妙。 明 賈仲名 《金安壽》第一折:“韻清微,高山流水野猿嘶, 楚 雨 湘 雲塞雁飛,清風明月孤鶴唳。” 清 惲敬 《<靖節集>書後二》:“其詩清微通澈,雄厲奮發,如其人,如其人焉。”

融和

(1) 溫暖

融和的春日

(2) 同“融合”

生聚

人口增加,積累

川原

(1).江河之源。《國語·周語下》:“且絶民用以實王府,猶塞川原而為潢污也,其竭也無日矣。”

(2).指江河。《漢書·溝洫志贊》:“中國川原以百數,莫著於 四瀆 ,而 河 為宗。”

(3).河流與原野。 唐 陳子昂 《晚次樂鄉縣》詩:“川原迷舊國,道路入邊城。” 唐 杜甫 《垂老別》詩:“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4).指原野。 宋 王安石 《出郊》詩:“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樹冥冥不見花。” 陳毅 《過黃泛區書所見》詩:“三過黃泛區,走蹌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滿目淒涼。”

陽和

(1).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維二十九年,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宋 李昴英 《瑞鶴仙》詞:“想陽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嬌桃冶。” 明 劉基 《梅花》詩之三:“不是孤芳貞不撓,陽和爭得上枯枝。”

(2).借指春天。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雖陽和布氣,鷹化為鳩,至於識者,猶憎其眼。”《舊唐書·于志寧傳》:“今時屬陽和,萬物生育,而特行刑罰,此謂傷春。” 元 薩都剌 《雪中妃子》詩:“疑是陽和三月暮,楊花飛處牡丹開。”

(3).溫暖;和暖。 唐 陳子昂 《諫刑書》:“獄吏急法,則慘而陰雨;陛下赦罪,則舒而陽和。” 郁達夫 《春風沉醉的晚上》三:“如今到了陽和的春日曬著的這日中,我還不能自覺,依舊穿了這件夜遊的敝袍,在大街上闊步。”

(4).喻指和悅的臉色。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孫文定公》:“公內峻外和,相對者如登 泰 華 ,坐春風,非不陽和熙熙,貯在顏間,而業已置人於青雲上。”

(5).陽氣。 晉 葛洪 《抱朴子·至理》:“接煞氣則彫瘁於凝霜,值陽和則鬱藹而條秀。” 唐 方乾 《除夜》詩:“煦育誠非遠,陽和又欲昇。” 清 姚瑩 《噶瑪蘭台異記》:“澤源與山脈僨興,陰晦與陽和交戰,二氣相薄,梗塞乍通。”

(6).祥和的氣氛。 唐 李白 《古風》之十四:“陽和變殺氣,發卒騷中土。” 唐 楊巨源 《上裴中丞》詩:“政引風霜成物色,語回天地到陽和。” 清 曹寅 《暢春苑張燈賜宴歸舍》詩:“光浮太乙照千門,徧召陽和布密恩。”

(7).借指佳音。 明 孫柚 《琴心記·廷尉伸冤》:“ 長卿 本意九死為期,不意陽和忽布,且喜又復官爵,還令 文園 。”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 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乾坤之施。”

雨露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澤

疏網

稀疏的網。喻寬大的法律。語出《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後漢書·杜林傳》:“ 大漢 初興,詳覽失得,故破矩為圓,斵彫為朴,蠲除苛政,更立疏網,海內歡欣,人懷寬德。” 唐 駱賓王 《幽縶書情通簡知己》詩:“圓扉長寂寂,疏網尚恢恢。”《資治通鑑·唐則天后永昌元年》:“臣乃知亦有無罪之人掛於疏網者。”

舉綱

見“ 舉綱持領 ”。

和聲

依據和弦的組成和相繼進行譜成的音樂作品的結構

載路

滿路。《詩·大雅·生民》:“實覃實訏,厥聲載路。” 朱熹 集傳:“載,滿也。滿路,言其聲之大也。” 晉 左思 《魏都賦》:“餘糧棲畝而弗收,頌聲載路而洋溢。”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威令首塗,仁風載路。” 清 歸莊 《城陷後二十日訪得兄子益孫所在抱之以歸口占四絕句》之四:“三日啼飢聲載路,賴渠裹飯進王孫。”

景遇

境況和遭遇

景遇轉好

碧江

水流澄碧的江。 唐 張祜 《夢江南》詩:“盡日碧江夢, 江 南紅樹春。” 唐 李鹹用 《廬陵九日》詩:“菊花山在碧江東,冷酒清吟興莫窮。” 宋 朱熹 《葺居》詩之一:“丈人高臥碧江頭,門掩西風萬木秋。”

迴環

(1).循環往復。《關尹子·四符》:“五行之運,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因魄有精,五者迴環不已。” 唐 李嶠 《汾陰行》:“道傍古老長嘆息,世事迴環不可識。” 宋 王安石 《即事》詩之三:“眇眇萬古歷,迴環今幾周?”

(2).指反覆。 清 黃宗羲 《復秦燈岩書》:“忽奉手書,迴環不能釋手。”

(3).環繞。 唐 令狐楚 《賦山》詩:“山,聳峻,迴環,滄海上,白雲間。” 宋 蘇舜欽 《關都官孤山四照閣》詩:“旁觀竹樹迴環翠,下視湖山表里清。” 元 耶律楚材 《復用前韻》:“門外迴環皆碧水,亭中坐臥得青山。”

亦作“廻環”。1.周行;循環。《文選·顏延之<應詔觀北湖田收>詩》:“飛奔互流綴,緹彀代廻環。” 李周翰 註:“廻環,周行也。” 唐 韓愈 《劉生》詩:“天星迴環數纔周,文學穰穰囷倉稠。” 明 何景明 《昔游篇》:“星樞常不轉,海岳自廻環。”

(2).反覆;來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 揚雄 《解嘲》,雜以諧謔,迴環自釋,頗亦為工。” 唐 白居易 《醉後贈人》詩:“香毬趁拍迴環匼,花盞拋巡取次飛。” 郁達夫 《采石磯》:“‘茫茫來日愁如海,寄語 羲和 快著鞭。’迴環念了兩遍之後,背後的園門裡忽而走了一個人出來。”

(3).環繞。 前蜀 杜光庭 《自到仙都山醮詞》:“眾流迴環,嚴設龍蛇之府;羣峰拱衛,秀為真聖之都。” 清 杜岕 《過隱仙道院》詩:“古樹半身在,迴環有竹林。” 柔石 《夜底怪眼》:“往常的有一種灰白的水鳥,每當太陽落下最後底光在西山之巔的時候,它們總飛出來在 寶城 底城上,迴環的翱翔三圈。”

戶庭

戶外庭院。亦泛指門庭、家門。《易·節》:“不出戶庭,無咎。” 朱熹 本義:“戶庭,戶外之庭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勖學》:“觀萬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戶庭。” 南朝 宋 鮑照 《潯陽還都道中》詩:“未嘗違戶庭,安能千里游?” 唐 李頻 《府試老人星見》詩:“良宵出戶庭,極目向青冥。” 孫中山 《上李鴻章書》:“故西人於水,則輪船無所不通,五洋四海,恍若戶庭;萬國九洲,儼同闤闠。”

彷佛

同“仿佛”

繪素

(1).在白色底子上繪畫。引申指圖畫。 唐 李嶠 《與崔少府書》:“雕逾繪素,采奪華蟲之飾;韻動旋宮,響入飛龍之奏。”

(2).指繪畫。 唐 鄭谷 《答謝段贊善》詩:“留心於繪素,得事在煙波。” 采疇 《<謝亦囂詩集>序》:“吾友 謝子 亦囂 ,性情閒雅,躭吟詠,又擅繪素。”參見“ 繪事後素 ”。

彌望

滿眼。彌,滿

薺麥彌望。——宋· 姜夔《揚州慢》

幽趣

幽雅的趣味。 唐 李收 《和中書侍郎院壁畫雲》:“映篠多幽趣,臨軒得野情。” 宋 梅堯臣 《送張中樂屯田知永州》詩:“莫將車騎喧,獨往探幽趣。”《西遊記》第二四回:“經歷許多山水,都是那嵯峨險峻之處,更不似此山好景,果然的幽趣非常。”

指地獄。 宋 洪邁 《夷堅乙志·餘杭宗女》:“兒不幸死,而冥數當與僧合,自知 * 以貽父母羞,然腹已有孕,儻不得生子,則沉淪幽趣,長無脫期。”

容接

(1).優容接待。《後漢書·黨錮傳·李膺》:“是時朝庭日亂,綱紀穨阤, 膺 獨持風裁,以聲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宋書·庾炳之傳》:“﹝ 炳之 ﹞性好潔,士大夫造之者,去未出戶,輒令人拭席洗牀。時 陳郡 殷沖 亦好浄,小史非浄浴新衣,不得近左右,士大夫小不整潔,每容接之。 炳之 好潔反是, 沖 每以此譏焉。”

(2).謂接納;結交。 清 黃宗羲 《劉瑞當先生墓志銘》:“ 崇禎 間, 吳 中倡為復社以網羅天下之士,高才宿學多出其間,主之者 張受先 、 張天如 。東 浙 馮留仙 、 鄴仙 與之枹鼓相應,皆喜容接後進,標榜聲價。” 清 方文 《題鄒滿位元組霞閣》詩之二:“好靜罕容接,貧交有酒徒。”

諸生

明代稱考取秀才入學的生員為諸生

諸生學於太學。——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諸生許用德。——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謙屈

謙恭屈己。《晉書·愍懷太子遹傳》:“宜深自謙屈,以防其變,廣延賢士,用自輔翼。” 宋 洪邁 《容齋四筆·輕浮稱謂》:“長史貴重,不宜妄自謙屈。” 嚴復 《論世變之亟》:“其接物也, 中國 美謙屈,而西人務發舒。”

飲食

(1) 飯菜

含熱量低的飲食

(2) 吃喝

上下

(1) 高處和低處;上面和下面;職位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勝。——《孫子·謀攻》

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范仲淹《岳陽樓記》

(2) 輩分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興

(3) 從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著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優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數量詞後,表示概數;左右

今年一畝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稱衙門中的差役

這般炎熱,上下只得擔待一步!——《水滸傳》

禮數

禮節;禮貌的等級

污了禮數,怕人笑話。——曹雪芹《紅樓夢》

賤子

謙稱自己。《漢書·遊俠傳·樓護》:“時請召賓客, 邑 居樽下,稱‘賤子上壽’。”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柳亞子 《 * 先生六十壽詩》:“賤子傾心久,神交許我狂。”

不肖

(1)

 

品行不好,沒有出息(多用於子孫)(不肖子孫)

(2)

 

謙辭。不才,不賢

臣等不肖,請辭去。——《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 * 。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建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飄寓

飄泊寄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若辭失其朋,則覊旅而無友;事乖其次,則飄寓而不安。” 唐 王勃 《為人與蜀城父老書》之一:“下官薄游綿載,飄寓淹時。”

談緒

猶談端。 南朝 梁 蕭統 《與殷芸令》:“追憶談緒,皆為悲端。” 宋 洪适 《祭熊承議文》:“我贅別乘,公行丈人,承顏一再,談緒相欣。” 清 黃景仁 《留別正陽書院諸生並懷邵二雲編修》詩:“誦聲聯四舍,談緒引中宵。”

斐然

(1) 有文采和韻味

斐然成章。——《論語·公冶長》

(2) 卓著,引入注目

成果斐然

無所

(1).沒有地方;沒有處所。 漢 枚乘 《七發》:“今夫貴人之子,必宮居而閨處,內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無所。” 唐 韓愈 《祭張給事文》:“上不負汝,為此不祥,將死無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細柳》:“積數月,乞食無所,憔悴自歸。”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禮·考工記·輪人》:“無所取之,取諸圜也。” 鄭玄 註:“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後漢書·杜喬傳》:“先是 李固 見廢,內外喪氣,羣臣側足而立,唯 喬 正色無所回橈。”《通典·食貨九》:“ 後魏 初至 太和 錢貨無所用也。” 明 陳文燭 《<少室山房筆叢>序》:“大哉 孔子 !博學無所成名。” 瞿秋白 《文藝的自由和文學家的不自由》:“漂亮是美,‘藝術的價值’也是美--抽象的美,無所附麗的美。”

詩詞推薦

答梁子美召食原文_答梁子美召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