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公館偶書

作者:江源 朝代:明代

宣府公館偶書原文

聖朝偃武重修文,何事開邊數上聞。

獨石不傳清海箭,萬全閒殺黑纓軍。

我思李牧真成算,誰罪陳湯幸策勛。

欲進封章二三策,叫開閶闔獻吾君。

詩詞問答

問:宣府公館偶書的作者是誰?答:江源
問:宣府公館偶書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宣府公館偶書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江源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源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文韻

參考注釋

聖朝

封建時代稱本朝

聖朝赦罪責功,棄瑕錄用。——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偃武

停息武備。 唐 獨孤及 《賀袁傪破賊表》:“陛下方鋭志於偃武,不得已而用兵,乃命將受略,使先勝後戰。”《晚清文學叢鈔·說唱文學卷上·學生相和歌》:“世無文弱國,今非偃武時。”

重修

(1)

(2) 再度修整或修建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重修廟宇,再造金身

(3) 再次增刪修改

重修《本草》

何事

(1).什麼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乾 《經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新唐書·沉既濟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痴呆漢,到處逢佳麗?”

開邊

謂用武力開拓疆土。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五:“朕思念舊民,永言攸濟,故選將開邊,勞來安集。” 唐 杜甫 《前出塞》詩之一:“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 清 袁枚 《隨園隨筆·諸經》:“以 齊襄公 復九世之讎為合禮,啟 漢武 開邊之禍。”

上聞

(1).向朝廷呈報。《鶡冠子·王鈇》:“柱國不政,使下情不上聞,上情不下究。”《漢書·谷永傳》:“臣聞王天下有國家者,患在上有危亡之事,而危亡之言不得上聞。” 唐 韓愈 《與華州李尚書書》:“愚以為苟慮有所及,宜密以上聞,不宜以疎外自待。” 清 侯方域 《宦官論》:“今也,外臣不敢與聞內事,而中貴苛刻暴橫,民間私語,皆採以上聞。”

(2).古賜爵名。《呂氏春秋·下賢》:“﹝ 魏文侯 ﹞虜 齊侯 獻諸天子,天子賞 文侯 以上聞。”《呂氏春秋·上農》:“農不上聞,不敢私籍於庸。” 許維遹 集釋引 孫詒讓 曰:“上聞,賜爵也,亦謂通名於官也。”《漢書·樊噲傳》:“﹝ 噲 ﹞下 戶牖 ,破 李由 軍,斬首十六級。賜上聞爵。”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得徑上聞也。”

不傳

不移動。《禮記·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蓆、枕、幾不傳。” 鄭玄 註:“傳,移也。”

不傳習。《史記·五帝紀論》:“ 孔子 所傳 宰予 問《五帝德》及《帝繫姓》,儒者或不傳。” 司馬貞 索隱:“二者皆非正經,故 漢 時儒者以為非聖人之言多不傳學也。”

萬全

萬無一失;絕對安全

萬全之策

殺黑

方言。指天剛黑的時候。 沉從文 《貴生》:“五爺納寵,是 橋頭 浦市 人的女兒,看好了日子,今晚進門,要大家殺黑前去幫忙,抬轎子接人。”

我思

(1)

(2) 認為一個人的存在是由一個思想人這個事實來予以說明的哲學原理

(3) 自身或自我的理智活動

真成

(1).真是;實是。 唐 李白 《述德兼陳情上哥舒大夫》詩:“ 衛青 謾作大將軍, 白起 真成一竪子。” 唐 張鷟 《遊仙窟》:“真成物外奇稀物,實是人間斷絶人。”

(2).真箇;的確。 南朝 梁簡文帝 《和人以妾換馬》詩:“真成恨不已,願得路傍兒。” 唐 韓愈 《過鴻溝》詩:“誰勸君王回馬首,真成一擲賭乾坤。” 宋 陸游 《正月二十八日大雪過若耶溪至雲門山中》詩:“山中看雪醉騎驢,清賞真成十載無。”

策勛

見“ 策勛 ”。

亦作“ 策勛 ”。記功勳於策書之上。《左傳·桓公二年》:“凡公行,告於宗廟;反行,飲至、舍爵、策勛焉,禮也。” 杜預 註:“既飲置爵,則書勳勞於策,言速紀有功也。”《後漢書·光武帝紀下》:“夏四月,大司馬 吳漢 自 蜀 還京師,於是大饗將士,班勞策勛。” 李賢 註:“其有功者,以策書紀其勛也。”《古詩源·木蘭詩》:“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彊。” 唐 劉禹錫 《平蔡州》詩之一:“策勛禮畢天下泰,猛士按劍看 常山 。” 明 唐順之 《詠俞虛江參將》詩之一:“此日渠魁當授首,策勛早見上麒麟。”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天子深居九重,如見策勛太易,必至好大喜功。”

進封

進授官職,加封名號。《後漢書·耿弇傳》:“帝善之,進封 況 為 隃麋侯 。” 宋 文瑩 《湘山野錄》卷上:“ 真宗 即位之次年,賜 李繼遷 姓名,而復進封 西平王 。”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竹汀居士年譜》:“先母自宜人進封太恭人。”

二三

(1).謂不專一;反覆無定。《書·鹹有一德》:“德唯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凶。” 孔 傳:“二三,言不一。”《晉書·慕容垂載記》:“雖曰君臣,義深父子,豈可因其小隙,便懷二三。” 宋 文天祥 《羅融齋墓志銘》:“不以利害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這事斷要死爭,二三不得的。”

(2).約數,不定數。表示較少的數目,猶言幾。《國語·吳語》:“﹝ 越王 ﹞曰:‘ 勾踐 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罪,頓顙於邊。’” 漢 王褒 《僮約》:“日暮以歸,當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詠小瀑布》:“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水滸傳》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驚,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趕了二三里。” 石楠 《張玉良傳》:“她一定會興奮得兩頰泛上荷紅,上面滴灑著二三點露珠。”

(3).約數,不定數。謂二成或三成。 漢 班固 《西都賦》:“草木塗地,山淵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清 李漁 《奈何天·逃禪》:“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4).約數,不定數。謂第二或第三。 宋 陳亮 《謝張侍御啟》:“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數。”

(5).約數,不定數。猶言再三,多次。《百喻經·婦詐稱死喻》:“婦於後時心厭傍夫,便還歸家,語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婦久死,汝是阿誰?妄言我婦。’乃至二三,猶故不信。”

(6).即六。《文選·何晏<景福殿賦>》:“故載祀二三,而國富刑清。” 張銑 註:“二三,謂 明帝 六年也。”

閶闔

(1) 傳說中的天門

閶,天門也。楚人名門曰閶闔。——《說文》

排閶闔而入帝宮。——《史記·司馬相如傳》

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屈原《楚辭·離騷》

(2) 宮門的正門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詩詞推薦

宣府公館偶書原文_宣府公館偶書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