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新春爆竹原文
一夜傳聲遍帝城,靈鼉奏不數砰訇。
欣聞韶律連宵發,靜驗羲經屆震亨。
散處滿天為雪色,殷餘匝地以春鳴。
三元入覲班龍駕,瑞氣扶輿上玉京。
詩詞問答
問:詠新春爆竹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詠新春爆竹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詠新春爆竹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四
參考注釋
一夜
(1).一個夜晚;一整夜。《穀梁傳·定公四年》:“以眾不如 吳 ,以必死不如 楚 ,相與擊之,一夜而三敗 吳 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賦》:“魂終朝以三奪,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吳歌》之四:“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紅旗下》一:“有時候,他們會在一個地方轉來轉去,一直轉一夜。”
(2).指某夜。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 越王 乃使木工千餘人入山伐木,一夜天生神木一雙,大二十圍,長五十尋。”《南史·呂僧珍傳》:“一夜, 僧珍 忽頭痛壯熱,及明而顙骨益大。” 唐 李商隱 《無題》詩之二:“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 吳王 苑內花。”
傳聲
用傳聲器傳送聲音
帝城
京都;皇城。《漢書·陳鹹傳》:“即蒙 子公 力,得入帝城,死不恨。” 唐 王維 《奉和聖制春望之作應制》:“雲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 明 陳束 《都下秋雨夜飲王子長宅》詩:“安知非夢寐,相對帝城陰。”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少婦昨宵家書到,催君迎看帝城花。”
靈鼉
即鼉龍。一種與鱷魚相似的動物,皮可鞔鼓。因借指鼓。《史記·李斯列傳》:“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 唐 王勃 《九成宮頌》:“萬騎龍嘶,伐靈鼉而曉徹。” 宋 蘇軾 《集英殿秋宴教坊詞·勾女童隊》:“霞衣鱗集,隱三疊之靈鼉。” 明 鄭若庸 《玉玦記·擄掠》:“靈鼉奏鼓逢逢,吞鯨舞浪洶洶。”
不數
數不清;無數。 漢 王符 《潛夫論·思賢》:“近古以來,亡代有三,穢國不數。” 汪繼培 箋:“穢,當作滅。” 彭鐸 校正:“不數,即無數。” 宋 曾鞏 《<王平甫文集>序》:“各於其盛時,士之能以特見於世者,率常不過三數人,其世之不數,其人之難得如此。”《醒世姻緣傳》第八八回:“ 揚州 番役把 呂祥 的衣服剝脫乾浄,餛飩捆起,一根繩拴在樹的半中腰裡,鐵棍皮鞭,諸刑鹹備……打了個不數。”
不亞於。 明 汪道昆 《高唐夢》:“想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絶代無雙,不數 莊生 陳説。” 清 王韜 《淞隱漫錄·畫船紀艷》:“噫嘻! 錢塘江 上畫船風景,誠不數 珠海 燈痕、 秦淮 月色也。”
砰訇
(1).象聲詞。鳥振翅奮飛聲。《文選·張衡<西京賦>》:“奮隼歸鳬,沸卉砰訇。” 呂延濟 註:“砰訇,鳥奮迅聲。”
(2).象聲詞。迅雷聲。 晉 顧愷之 《雷電賦》:“夫其聲無定響,光不恆照,砰訇輪轉,倏閃羅曜。” 唐 李白 《梁甫吟》:“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壺玉女多。” 聞一多 《李白之死》詩:“猙獰的怒雷又砰訇地吼我。”
(3).象聲詞。大水聲。 南朝 陳 沉炯 《歸魂賦》:“其水則砰訇瀄汩,或寬或疾,擊萬瀨而相奔。”
(4).象聲詞。狂風暴雨聲。 清 方文 《大孤館阻雪》詩:“行甫及 孤山 ,狂颷復砰訇。” 清 黃景仁 《喜雨》詩:“初響極輣軋,末勢猶砰訇。”
(5).象聲詞。金鼓聲。 清 李瀅 《望羅浮歌》:“其間琪花瑤草蔽崖谷,砰訇鉦鼓鳴層巔。”
(6).象聲詞。車馬聲。 清 唐孫華 《有客》詩:“浩浩帝城中,車馬日砰訇。”
(7).象聲詞。用力敲門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八回:“忽聽得外面有人打門,砰訇砰訇的打得很重。”
聞韶
《論語·述而》:“子在 齊 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韶》,傳為 舜 時的樂名, 孔子 推為盡善盡美。後以“聞韶”謂聽帝王之樂或聽美好樂曲。 唐 崔日用 《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綵縷人勝應制》:“宸極此時飛聖藻,微臣竊抃預聞《韶》。” 宋 范仲淹 《今樂猶古樂賦》:“聽此笙鏞,曷異聞《韶》之美;顧茲匏土,宛存《擊壤》之風。” 傅尃 《次韻答令希見過王仙館中留別》:“載酒有人來問字,傳餐無肉笑聞《韶》。”
連宵
〈方〉∶連夜
家家戶戶連宵打場
羲經
《周易》的別稱。相傳 伏羲 始作八卦,故名。 宋 王珪 《除富弼西京留守制》:“不處成功,專 老氏 榮名之畏;其旋元吉,安羲經履道之終。”
散處
分散居住。 明 文徵明 《<陳氏家乘>序》:“子孫散處,莫詳所終。” 清 彭紹升 《<南畇先生遺書>後序》:“譬如父子兄弟,散處異國,倉卒遇於疆場之間,以音聲面貌之不相識,奮力鬭爭,而不知其本一祖之系也。”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六章第二節:“那時,在 吳 境內居住著許多 越 人,他們散處在今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江西 、 福建 等省的山嶺地區。”
滿天
充滿或布滿天空,形容數量多
滿天星斗
雪色
(1).雪的顏色。 南朝 陳 徐陵 《春情》詩:“風光今旦動,雪色故年殘。” 宋 梅堯臣 《依韻和資政侍郎雪後登看山亭》:“更臨危樹看羣岫,雪色嵐光向酒浮。”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二:“極望一片雪色,浩無邊際。”
(2).指白色。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將軍不至》詩:“憶爾腰下鐵絲箭,射殺林中雪色鹿。” 宋 張端義 《貴耳集》卷下:“有一僧,每日在 黼 宅溝中流出雪色飯顆,漉出洗浄曬乾。”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四:“滿目雪色長林,欣欣然迎我這萬里羈客。”
(3).雪將下時的景象。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三:“冷清清漫天的雪色,鎮著死神似的沉寂。”
匝地
遍地,滿地
濃蔭匝地
三元
指科舉鄉試、會試和殿試的第一名,即解元、會元和狀元;明代又指殿試的前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
入覲
(1).諸侯於秋季入朝進見天子。《詩·大雅·韓奕》:“ 韓侯 入覲,以其介圭,入覲於王。” 鄭玄 箋:“諸侯秋見天子曰覲。” 孔穎達 疏:“朝者四時通名,覲則唯是秋禮。”
(2).指地方官員入朝進見帝王。 唐 白居易 《論於頔裴均狀》:“今 於頔 等以入覲為請,若又許之,豈非須來即來乎?” 宋 曾鞏 《賀韓相公赴許州啟》:“鞗革金厄,已嚴入覲之裝;袞衣繡裳,行允公歸之望。”《明史·忠義傳六·蔡道憲》:“時知府 堵胤錫 入覲未返,通判 周二南 攝 攸縣 事,城中文武無幾。” 清 沉初 《西清筆記·記職志》:“督撫入覲時,與恩宴。”
班龍
(1).有斑紋的龍。班,通“ 斑 ”。《漢武帝內傳》:“唯見 王母 乘紫雲之輦,駕九色班龍。” 晉 葛洪 《抱朴子·祛惑》:“向者為老君牧數頭龍,一班龍五色最好,是老君常所乘者。”
(2).指鹿。 唐 蜀中酒閣道人 《歌》:“惟有班龍頂上珠,能補玉堂關下穴。”題註:“有 許仲源 者,問其詩中班龍珠何物,云為鹿角。” 元 耶律楚材 《和景賢贈鹿尾二絕》之二:“ 龍崗 採得班龍尾,一串穿來寄 玉泉 。”
瑞氣
吉祥之氣
霞光瑞氣
扶輿
(1).亦作“ 扶於 ”、“ 扶與 ”。猶扶搖。盤旋升騰貌。 漢 王褒 《九懷·昭世》:“登羊角兮扶輿,浮雲漠兮自娛。” 唐 韓愈 《送廖道士序》:“氣之所窮,盛而不過,必蜿蟺扶輿,磅礴而鬱積。” 明 劉基 《滿庭芳·壽石末公》詞:“收拾盡,乾坤清淑,為瑞在扶輿。” 孫中山 《祭伍秩庸博士文》:“南紀奧區,扶輿磅礴,篤生哲人,樹立嶽嶽。”
(2).亦作“ 扶於 ”、“ 扶與 ”。旋轉貌。《淮南子·修務訓》:“今鼓舞者,繞身若環,曾撓摩地,扶於猗那,動容轉曲。” 高誘 註:“扶轉,周旋,更曲意更為之。” 劉文典 集解引 王念孫 曰:“ 高 注傳寫脫誤,當作‘扶於,周旋也;轉,更也;曲竟,更為之’……扶輿即扶於。”《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扶輿猗靡,噏呷萃蔡。”輿,一本作“ 與 ”。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曰:“《淮南》所謂‘曾折摩地,扶與猗委’也。”
(3).謂勉強扶持。《韓詩外傳》卷十:“ 茅父 之為醫也……發十言耳,諸扶輿而來者皆平復如故。”《後漢書·宋均傳》:“以疾上書乞免,詔除子 條 為太子舍人, 均 自扶輿詣闕謝恩。” 王先謙 集解引 沉欽韓 曰:“扶輿蓋 漢 晉 人常言。《晉·山濤傳》‘遂扶輿還 洛 ’,《劉寔傳》‘遂自扶輿冒險而至’,《皇甫謚傳》‘扶輿就道’,蓋勉強扶持之意。”《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又年疾日侵,有加無損,不任扶輿進路以塞元責。” 王闓運 《三祭酒鮑太夫人誄》:“觀養扶輿,既涕且談。”
玉京
(1).道家稱天帝所居之處。 晉 葛洪 《枕中書》引《真記》:“元都玉京, 七寶山 ,週廻九萬里,在 大羅 之上。”《魏書·釋老志》:“道家之原,出於 老子 。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資萬類,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 唐 白居易 《夢仙》詩:“須臾羣仙來,相引朝玉京。” 金 元好問 《步虛詞》之二:“萬神朝罷出 通明 ,和氣歡聲滿玉京。”
(2).泛指仙都。 宋 陸游 《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戲作》詩:“斥僊豈復塵中戀,便擬騎鯨返玉京。” 清 龔自珍 《行路易》詩:“浩浩蕩蕩,仙都玉京。蟠桃之花萬丈明, 淮南 之犬彳亍行。”
(3).指帝都。 唐 孟郊 《長安旅情》詩:“玉京十二樓,峨峨倚青翠。”《宣和遺事》後集:“玉京曾憶舊繁華,萬里帝王家。” 清 趙翼 《因邸報秦楚蜀三省同時奏捷喜作凱歌》:“露布星馳到玉京,鐃簫大凱溢歡聲。”
標籤: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