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瓊宮故是仙家地,佳節相招此共游。
古木蕭蕭松露冷,長空片片海雲秋。
風塵忽老陶潛菊,樽酒聊登庾亮樓。
秩散正宜同汗漫,何妨落日更淹留。
詩詞問答
問:《九日同魏懋忠馮用韞登顯靈宮玉皇閣·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余繼登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參考注釋
瓊宮
亦作“璚宮”。1.玉飾之宮。多指天宮或道院。 漢 張衡 《思玄賦》:“叫帝閽使闢扉兮,覿 * 於瓊宮。” 唐 顧況 《朝上清歌》:“欲降瓊宮,玉女家些。” 元 王旭 《游太清宮賦》:“瓊宮九重,青雲紫霞。萬仙俯趨,維帝之家。”
(2).指 商紂王 所建的瓊室。 明 何景明 《七述》:“吾聞 瓊宮 瑤臺 , 夏 以焚; 臨春 結綺 , 陳 以亡。”
(3).泛指華美的宮室。
(4).指覆雪的樓宇。 老舍 《駱駝祥子》十一:“此時此地,令人感到 北平 仿佛並沒有居民,直是一片瓊宮玉宇,只有些老松默默的接著雪花。”
仙家
(1).仙人所住之處。《海內十洲記·元洲》:“ 元洲 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南岸十萬里,上有五芝玄澗……亦多仙家。” 唐 牟融 《天台》詩:“洞裡無塵通客境,人間有路入仙家。”
(2).指仙人。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三:“癸卯春,余游 黃山 ,見絶壁之上,刻‘ 江麗田先生 彈琴處’,疑是古之仙家者流。”《老殘遊記》第九回:“這屏上詩是何人做的?看來只怕是個仙家罷?” 葉聖陶 《記金華的兩個岩洞》:“其次是些石鐘乳和石筍,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大都依據形狀想像成仙家、動物以及宮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3).舊時迷信,用以稱狐仙。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渠畏怖不出,我亦實不忍火攻。苟無大罪,乞仙家捨之。”原註:“里俗呼狐曰仙家。”
佳節
美好的節日
每逢佳節倍思親
相招
邀請。 唐 岑參 《雪後與群公過慈恩寺》詩:“乘興忽相招,僧房暮與朝。” 唐 溫庭筠 《南歌子》詞:“轉眄如波眼,娉婷似柳腰。花里暗相招。”
蕭蕭
(1) 形容馬嘶鳴聲
馬鳴蕭蕭
蕭蕭班馬鳴。——唐· 李白《送友人》
車轔轔,馬蕭蕭。——唐· 杜甫《兵車行》
(2) 風聲
風蕭蕭兮易水寒。——《戰國策·燕策》
風蕭蕭
(3) 冷落淒清的樣子
(4) 花白稀疏的樣子
祖父看見了鏡里的白髮蕭蕭
長空
寬廣高遠的天空
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毛 * 《蝶戀花·答李淑一》
遨遊長空
風塵
(1) 比喻旅途的艱辛勞累
國步初返正,乾坤尚風塵。——杜甫《贈別賀蘭銛》
風塵僕僕
(2) 比喻紛亂的社會或漂泊江湖的境況
風塵知己
(3) 舊指娼妓生涯
淪落風塵
樽酒
(1).杯酒。《易·坎》:“樽酒簋貳,用缶。” 唐 杜甫 《客至》詩:“盤飱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2).代指酒食。 唐 羅隱 《讒書·後雪賦》:“ 梁王 詠嘆斯久,撤去樽酒。 相如 竦然,再拜稽首。”
汗漫
(1).廣大,漫無邊際。《淮南子·俶真訓》:“至德之世,甘暝於溷澖之域而徙倚於汗漫之宇。”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南康軍和東坡》詞:“空翠晴嵐浮汗漫,還障天東半壁。”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漢口後湖詩》:“後湖汗漫無際,賊舟楫未具,不得渡。”
(2).渺茫不可知。《淮南子·道應訓》:“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外。” 高誘 註:“汗漫,不可知之也。”後附會為仙人的名字。 晉 張協 《七命》:“過 汗漫 之所不游,躡 章亥 之所未跡。” 唐 李白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先期 汗漫 九垓上,願接 盧遨 游太清。”
(3).漫無標準;不著邊際。《新唐書·選舉志上》:“因以謂按其聲病,可以為有司之責,捨是則汗漫而無所守。”《金史·高汝礪傳》:“內外百官所司不同,比應詔言事者不啻千數,俱不達各司利害,汗漫陳説,莫能詳盡。” 明 胡道 《<歸田詩話>序》:“﹝ 瞿佑 ﹞著《詩話》三卷,大略似野史,有抑揚可法之旨,非汗漫無稽之詞。” 魯迅 《熱風·估<學衡>》:“所以‘弁言’就是序,異於‘雜誌邇例’的宣言,並為一談,太汗漫了。”
(4).形容漫遊之遠。 唐 陳陶 《謫仙吟贈趙道士》:“汗漫東遊黃鶴雛, 縉雲 仙子住清都。” 明 張煌言 《冬懷》詩之八:“萬里孤槎真汗漫,十年長劍總蹣跚。” 清 戴名世 《種樹說》:“顧種樹又無其資,而客游汗漫不知所底。” 郁達夫 《迷羊》一:“在湖亭里蟄居了幾天,我就開始作汗漫的閒行。”參見“ 汗漫遊 ”。
何妨
(1) 為什麼不
何妨一試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妨
你何妨試一試
落日
夕陽
淹留
長期逗留;羈留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九日同魏懋忠馮用韞登顯靈宮玉皇閣·其二原文_九日同魏懋忠馮用韞登顯靈宮玉皇閣·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