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耕作蠶織二圖即用程原文
蠶飽初欲眠,蠶忙事正長。
少婦獨偷閒,深閨理新妝。
中婦抱幼子,趁暇哺向陽。
大婦縫裳衣,明朝著採桑。
詩詞問答
問:題耕作蠶織二圖即用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耕作蠶織二圖即用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七十八
參考注釋
正長
(1).謂君主或各級行政長官。《墨子·尚同中》:“方今之時,復古之民始生,未有正長之時。”《穀梁傳·僖公十九年》:“上無正長之治,大臣背叛,反為寇盜。”《周書·蘇綽傳》:“非直州郡之官,宜須善人,爰至黨族閭里正長之職,皆當審擇。” 宋 曾鞏 《正長各舉屬官誥》:“然存於《書》,二帝所命者 羲和 九官十二牧皆官之正長也,至於屬官則未有二帝嘗命之者。”
(2).古代指塾師。《逸周書·大聚》:“立勤人以職孤,立正長以順幼,立職喪以卹死,立大葬以正同。” 朱右曾 校釋:“正長,若書傳所言,卿大夫致仕而歸,居門側之塾,以教子弟是也。”
少婦
已婚的年輕女子
深閨
舊指富貴人家的閨房
新妝
(1) 女子剛修飾好的儀容
(2) 女子新穎別致的打扮修飾
中婦
(1).指后妃。《大戴禮記·千乘》:“是以母弟官子鹹有臣志,莫敢援於外大夫,中婦私謁不行,此所以使五官治執事政也。” 孔廣森 補註:“《毛詩序》曰:后妃內有進賢之志,而無險詖私謁之心。”
(2).次子之妻。《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長安有狹斜行》:“三子俱入室,室中自生光。大婦織綺紵,中婦織流黃。” 明 唐順之 《弟婦王氏墓志銘》:“弟婦姓 王 氏……余父 永州 守 有懷 翁之中婦,余弟郡學生 正之 之妻也。” 清 季麒光 《田婦行》:“大婦前行中婦隨,少婦紅顏能荷耜。”
(3).指妻子。 唐 盧照鄰 《橫吹曲辭》:“寄書謝中婦,時看鴻雁天。” 唐 李賀 《惱公》詩:“月明中婦覺,應笑畫堂空。” 葉蔥奇 註:“中婦,指其妻。” 清 龔自珍 《行路易》詩:“中婦豈不姝?座客豈不都?”
幼子
幼小的兒子
弱妻幼子
向陽
面對太陽;朝著太陽;比喻蒙受恩遇
大婦
(1).長子之妻。《玉台新詠·古樂府<相逢狹路間>》:“大婦織綺羅,中婦織流黃,小婦無所作,挾瑟上高堂。” 宋 陳造 《田家謠》:“倏涼驟暖繭易蛾,大婦絡絲中婦織。” 清 蔣士銓 《空谷香·虎窮》:“難道大兒子的媳婦算不得大婦么?”
(2).舊稱正妻為大婦,妾為小婦。 南朝 宋 劉敬叔 《異苑》卷五:“世有 紫姑神 ,古來相傳,是人妾,為大婦所嫉。” 清 蔣士銓 《空谷香·虎窮》:“夫人就是大婦,大婦就是夫人。”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五篇:“﹝ 愛姑 ﹞終復歸 竇 ,而大婦甚妒,虐遇之。”
裳衣
裳與衣。亦泛指衣服。《詩·齊風·東方未明》:“東方未晞,顛倒裳衣。”《禮記·中庸》:“春秋脩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 鄭玄 註:“裳衣,先祖之遺衣服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外道服飾,紛雜異製……裳衣無定,赤白不恆。” 清 王士禛 《帶經堂詩話·考證·字義》:“ 韓退之 詩多倒用成字,蓋本諸《三百篇》, 孫季昭 《示兒編》所拈,如中林、中谷、中河、中路、中田、家室、裳衣。”
明朝
〈方〉∶明天
採桑
(1).樂府相和曲名。此曲始出於《陌上桑》, 南朝 宋 鮑照 、 梁 簡文帝 、 陳後主 等均有此曲,名《採桑》。後人多所仿效。
(2).樂府清商曲名。屬西曲,又稱《採桑度》。亦為舞曲名。參閱《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五·<採桑度>序》。
(3).樂府近代曲名。《樂府詩集·近代曲辭二·<採桑>序》:“《樂苑》:‘《採桑》,羽調曲。又有《楊下採桑》。’按《採桑》本清商西曲也。” 唐 張祜 有此作。
(1).謂採摘桑葉。古樂府《日出東南隅行》:“ 羅敷 善蠶桑,採桑城南隅。”
(2).古樂曲名。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樂通二》:“《採桑》, 晉 清商西曲。羽調。 唐 有大曲。”參見“ 採桑子 ”。
(3).古 黃河 津渡名。在今 山西 鄉寧 西。《左傳·僖公八年》:“ 晉 里克 帥師, 梁由靡 御, 虢射 為右,以敗 狄 於 採桑 。” 杜預 註:“ 平陽 北 屈縣 西南有 採桑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