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齊著力原文
末上:任俠龍丘。高才蘇子。
結社游嬉。陳妻柳氏。
奇妒世間稀。無奈翩翩豪興。
但違禁甘受青藜。致學士犯顏極諫。
私贈家姬。系足苦難離。
神人怒。一朝攝向冥歸。
仗誰起死。佛印發慈悲。
降伏河東獅子。順妾意代撫佳兒。
送夫子雙登廊廟。鷲嶺皈依。
詩詞問答
問:東風齊著力的作者是誰?答:汪廷訥
問:東風齊著力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出處:六十種曲 獅吼記 第一出
參考注釋
末上
(1).開頭;首先。《景德傳燈錄·文益禪師》:“有一片言語,喚作《參同契》,末上云:‘竺土大僊心。’”《景德傳燈錄·從諗禪師》:“人問:‘和尚還入地獄否?’師云:‘老僧末上入。’曰:‘大善知識為什麼入地獄?’師云:‘若不入,阿誰教化汝?’”參閱 蔣禮鴻 《敦煌變文字義通釋》卷五。
(2).指樹梢頭。 前蜀 牛嶠 《柳枝》詞之一:“解凍風來末上青,解垂羅袖拜卿卿。”
任俠
以抑強扶弱為己任
季布者, 楚人也。為氣任俠,有名於 楚。——《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龍丘
(1).地名。在 浙江省 龍游縣 東。隱士 龍丘萇 隱居於此,因以為名。 唐 韓愈 《衢州徐偃王廟碑》:“ 衢州 ,故 會稽 太末 也,民多姓 徐 氏,支縣 龍丘 ,有 偃王 遺廟。”
(2).複姓。 楚 有 龍丘高 。 南朝 梁簡文帝 《龍丘引》:“ 龍丘 一迴首, 楚 路蒼無極。”《樂府詩集·琴曲歌辭二·龍丘引》 宋 郭茂倩 題解:“一曰《楚引》。《琴操》曰:‘《楚引》者, 楚 遊子 龍丘高 所作也。 龍丘高 出遊三年,思歸故鄉,望 楚 而長嘆,故曰《楚引》。’”
高才
(1) 才能高超
(2) 才能不同凡響的人
這工作我實在不能勝任,另請高才吧
蘇子
紫蘇和白蘇的種子。可以入藥、榨油。
結社
結成團體
游嬉
遊玩,嬉戲;遊戲
孩子們在海灘盡情游嬉
世間
人世間;世界上。《百喻經·觀作瓶喻》:“諸佛大龍出,雷音徧世間。”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三:“有飲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唐 裴鉶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間非老奴不能斃此犬耳。” 宋 陸游 《高枕》詩:“高枕閒看古篆香,世間萬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藝到極精處,皆可成名,強如世間浮泛詩文百倍。” 楊朔 《滇池邊上》:“自古以來,人們常有個夢想,但願世間花不謝,葉不落,一年到頭永遠是春天。”
無奈
(1) 沒有別的辦法
無奈反對意見太多,只得取消會議
(2) 表示“惋惜”的轉折
翩翩
(1) 運動自如、鳥飛輕疾的樣子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唐·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翩翩舞姿
(2) 舉止灑脫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兩騎來是誰。——唐· 白居易《賣炭翁》
(3) 形容風采、文辭的美好
元瑜書記翩翩。—— 三國魏· 曹丕《與吳質書》
豪興
濃厚的興趣
趁著豪興,又作七絕一首
違禁
觸犯禁令
這部電影不再是 *
青藜
(1).指藜杖。 唐 劉言史 《山中喜崔補闕見尋》詩:“鹿袖青藜鼠耳巾,潛夫豈解拜朝臣。” 宋 王安石 《晝寢》詩:“井徑從蕪漫,青藜亦倦抉。” 明 徐渭 《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觀潮夜歸示》詩之三:“ 阿宣 也鎖書堂去,獨曳青藜詠玉簪。”
(2).《三輔黃圖·閣》:“ 劉向 於 成帝 之末,校書 天祿閣 ,專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藜杖,叩閣而進。見 向 暗中獨坐誦書,老父乃吹杖端,煙然,因以見 向 ,授《五行洪範》之文。恐詞説繁廣忘之,乃裂裳及紳以記其言。至曙而去,請問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聞卯金之子有博學者,下而觀焉。’”後因以“青藜”指夜讀照明的燈燭。 宋 王安石 《上元戲呈貢父》詩:“不知太一游何處,定把青藜獨照公。”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金蓮燭,祥光普照,喜得紅雲飛繞,依稀似對青藜耀。” 清 陳鵬年 《冬日感懷》詩:“直廬夜檢青藜照,講幄朝呈《 * 通》。”
(3).借指苦讀之事。 明 孫仁孺 《東郭記·則得妻》:“衣冠俊雅,為姻親青藜拋下。” 清 陳維崧 《滿江紅·悵悵詞》詞:“問何為潦倒、青藜筆硯。老大怕逢裘馬輩,顛狂合入煙花院。”
(4).借指讀書人。 明 夏完淳 《軍宴》詩之一:“自愧青藜陪客座,幸從 細柳 識軍威。”
學士
(1) 學位的一種,通常是初級或最低級學位
文學士
(2) 古代在國學讀書的學生
犯顏極諫
犯顏:冒犯君主或尊長的顏面、威嚴;極諫:以直言規勸(常用下對上)。敢於冒犯君主或尊長的威嚴而極力規勸其改正錯誤。家姬
私家蓄養的歌伎舞女或侍妾。 宋 米芾 《西園雅集圖記》:“後有 * ,雲鬟翠飾侍立,自然富貴風韻,乃 晉卿 之家姬也。”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四:“ 李邴 少日作《漢宮春》,膾炙人口。時 王黼 為首相,忽招至東閣,開宴,延之上坐。出家姬數十人,皆絶色。酒半,羣唱是詞侑觴,大醉而歸。”
系足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定婚店》載, 韋固元和 中旅次 宋城 ,遇老人倚布囊坐於階上,向月檢書。 固 問所檢何書?答曰:天下之婚牘。又問囊中何物?答曰:赤繩子。以系夫妻之足。此繩一系,雖仇敵之家,貧賤懸殊,終不可逭。後以“繫足”為締結婚姻大典。 明 葉憲祖 《鸞鎞記·探婚》:“幙中人空有牽絲願,月下老曾無繫足緣。”《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緑袍年少,別牽繫足之繩;青鬢佳人,立化望夫之石。”參見“ 月下老人 ”。
苦難
痛苦和災難
這場洪水使幾百無家可歸的人陷入苦難
神人
(1) 神仙;道教指得道的人
(2) 才貌出眾世上罕見的人
同捨生…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國語·晉語》
起死
使死人復活。 唐 裴鉶 《傳奇·張無頗》:“某有玉龍膏一盒子,不惟還魂起死,因此亦遇名姝。” 宋 楊萬里 《罷丞零陵忽病傷寒謁醫兩旬如負擔者日遠日重改謁唐醫公亮九日而無病矣謝以長句》:“探囊起死無德色,掉臂不為曳裾客。”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畫皮》:“我術淺,誠不能起死。”
印發
印刷發行
對每年像洪水似地印發的貨幣感到吃驚
慈悲
謂給人快樂,將人從苦難中拔救出來,亦泛指慈愛與憐憫
降伏
用強力使馴服
河東獅子
舊指妒悍的婦女。 明 梅鼎祚 《玉合記·砥節》:“吼動 河東 獅子,驚回海底鷗兒。”《西湖佳話·西泠韻跡》:“倘入侯門, 河東 獅子,雖不逞威;三五小星,也鬚生妬。”參見“ 河東獅子吼 ”。
佳兒
(1).好兒子,稱心的兒子。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 張蒼梧 是 張憑 之祖,嘗謂 憑 父曰……‘汝有佳兒。’” 唐 司空曙 《送王使君小子孝廉登科歸省》詩:“ 張馮 本名士, 蔡廓 是佳兒。”《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這 安老爺 此番出京……重歸故里,再見鄉關,況又保全了一個佳兒,轉添了一個佳婦。”
(2).聰明的孩子。《宋史·曹琮傳》:“ 琮 幼時,從主入禁中, 太宗 置膝上,拊其背曰:‘ 曹 氏有功我家,此亦佳兒也。’” 明 李贄 《史綱評要·東漢紀·桓帝》:“能問父優劣,亦是佳兒。”
夫子
(1) 古時對男子的尊稱
(2) 舊時稱呼學者或老師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墨子·公輸》
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3) 舊時稱自己的丈夫
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後漢書·列女傳》
(4) 稱呼讀古書而思想陳腐的人(含譏諷意)
(5) 孔門的學生對孔子的稱呼
廊廟
指朝廷
夫謀之廊廟,失之中原,其可乎?——《國語·越語下》
廊廟之寶,棄於溝渠。——《後漢書·孟嘗傳》
廊廟無才天下求
鷲嶺
(1). 鷲山 。 北周 庾信 《陝州弘農郡五張寺經藏碑》:“ 雪山 羅漢之論, 鷲嶺 菩提之法,本無極際,何可勝言。” 倪璠 註:“ 鷲嶺 在 王舍城 ,梵雲 耆闍崛山 是也。” 唐 李邕 《<東林寺碑>序》:“ 尼邱 啟於 夫子 , 鷲嶺 保於 釋迦 。” 清 張芳 《黛史》:“ 鷲嶺 之言,有色諸天,兼乎粗妙,形墜即欲,情超即禪,分界有三,本一境耳。”
(2).借指佛寺。 宋 蘇軾 《海會殿上樑文》:“庶幾 鷲嶺 之雄,豈特 鵞湖 之冠。” 明 夏完淳 《題崑山水月殿》詩:“ 鷲嶺 岧嶢 谷水 陰, 崑山 迢遞快登臨。” 清 納蘭性德 《桂》詩:“露鑄鸞釵色,風薰 鷲嶺 香。”
(3).指 杭州 靈隱寺 前 飛來峰 。 飛來峰 又名 靈鷲 ,故稱。 唐 宋之問 《靈隱寺》詩:“ 鷲嶺 鬱岧嶢,龍宮隱寂寥。”
皈依
佛教名詞。信仰佛教者的入教儀式。因對佛、法、僧三寶表示歸順依附,故亦稱“三皈依”
始覺浮生無住著,頓今心地欲皈依。——唐· 李須《宿營么禪房聞梵》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東風齊著力原文_東風齊著力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