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祫祭太廟禮成六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歲暮祫祭太廟禮成六韻原文

四時鈞運轉,九世祫禋臨。

公旦達孝創,宣尼論語斟。

敢雲指諸掌,惟是切於心。

節少步趨數,期恆躬祭欽。

又茲三閱歲,無那隙流陰。

帛酒近支獻,冀因親脈歆。

詩詞問答

問:歲暮祫祭太廟禮成六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歲暮祫祭太廟禮成六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歲暮祫祭太廟禮成六韻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侵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二十四

2. 歲暮祫祭祖宗太廟九世同堂

參考注釋

四時

(1).四季。《易·恆》:“四時變化而能久成。”《禮記·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 前蜀 韋莊 《晚春》詩:“萬物不如酒,四時唯愛春。”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 靖康 初,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

(2).指一年四季的農時。《逸周書·文傳》:“無殺夭胎,無伐不成材,無墯四時,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積者王。”《淮南子·本經訓》:“四時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取予有節,出入有時,開闔張歙,不失其敘,喜怒剛柔,不離其理。”

(3).指一日的朝、晝、夕、夜。《左傳·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樂舞名。 漢文帝 作。《漢書·禮樂志》:“ 孝文廟 奏《昭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武德》興乎 高祖 ,《四時》廣於 孝文 。”參見“ 四時舞 ”。

運轉

(1) 繞某箇中心或某根軸作曲線運動

行星繞著太陽運轉

(2) 使機器轉動

一按電鈕,機器就開始運轉

九世

(1).九代。《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九世之卿族,一舉而滅之,可哀也哉!”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 皇晉 受命 河 汾 ,來遷 吳 楚 ,數歷九世,年踰十紀。”《新唐書·孝友傳序》:“ 張公藝 九世同居。”

(2).指九世仇。 古直 《秋興和草堂韻》之四:“ 炎 黃 列祖應含笑,九世《春秋》大孝思。”參見“ 九世仇 ”。

公旦

指 周公 旦 。 漢 王粲 《從軍》詩:“昔人從 公旦 ,一徂輒三齡。”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原道》:“重以 公旦 多材,振其徽烈,剬《詩》緝《頌》,斧藻群言。” 章炳麟 《訄書·官統上》:“故《周官》非肇制於 公旦 ,父子積思,以成斯業,信其勤精矣。”

達孝

最大的孝道。達,通“ 大 ”。《禮記·中庸》:“ 武王 、 周公 ,其達孝乎……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宋 王禹偁 《賀南郊大赦表》:“嚴父配天,王者之達孝;眚災肆赦,有國之大猷。” 清 顧炎武 《日知錄·達孝》:“達孝者,達於上下,達於幽明,所謂孝弟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者也。”

宣尼

漢平帝 元始 元年追謚 孔子 為 褒成宣尼公 ,後因稱 孔子 為 宣尼 。見《漢書·平帝紀》。 晉 左思 《詠史》詩之四:“言論準 宣尼 ,辭賦擬 相如 。”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師友》:“ 互鄉 童子,當願接於 宣尼 ; 蘇門 先生,竟未言於 阮籍 。”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五》:“續 杏壇 之音,鼓 宣尼 之操,吾徒之修養也。” 清 惲敬 《前光祿寺卿伊公祠堂碑銘》:“入聖之要,下學上達, 宣尼 所傳,存之存之。”

論語

孔子言論的彙編,儒家最重要的經典。由孔子門生及再傳弟子集錄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主要資料。南宋時朱熹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合為“四書”,使之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今本論語總計20篇,1.2萬字

少步

略為走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長清僧》:“數日後,忽思少步,眾皆喜。”

趨數

(1).謂節奏短促急速。《禮記·樂記》:“ 衛 音趨數煩志。” 鄭玄 註:“趨數,讀為促速,聲之誤也。” 孔穎達 疏:“ 衛 音趨數煩志者,言 衛 音既促且速,所以使人意志煩勞也。” 唐 白居易 《留北客》詩:“ 楚 袖蕭條舞, 巴 弦趨數彈。”

(2).頻數。 唐 元稹 《授趙宗儒尚書左僕射制》:“惟爾肇自清廟,逮於還宮,贊導法儀,踰於四百。俛伏趨數,訖無尤違。”

閱歲

(1).經過一年。《新唐書·班宏傳》:“ 參 亦以 宏 素貴,私謂曰:‘閲歲當歸使於公。’ 宏 喜。” 明 文徵明 《送嘉定尹王君赴召敘》:“蓋君自戊辰入官,抵今六七閲歲。”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閣三·元旦詩》:“是年, 百穀 下世,再閲歲甲寅,而 文定 亦捐賓客矣。”

(2).經歷年歲。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一:“ 仁宗 時,最先言立皇嗣者, 明州 鄞縣 尉,不記姓名。 晁以道 嘗為予言,閲歲久,又經此喪亂,若史家又復不載,可惜也。” 李大釗 《原人社會於文字書契上之唯物的反映》:“改火一周,便是閱歲一周,這可見古代有以‘鑽燧改火’為歷歲一周的記號的習慣了。”

無那

(1).無奈,無可奈何。 唐 杜甫 《奉寄高常侍》詩:“ 汶上 相逢年頗多,飛騰無那故人何!”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我這裡粉頸低垂,蛾眉頻蹙,芳心無那,俺可甚‘相見話偏多’?” 清 吳兆騫 《感懷詩呈家大人》:“獨憐積毀能銷骨,無那銜寃易斷腸。”

(2).猶無限;非常。 南唐 李煜 《一斛珠》詞:“繡牀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對郎羞懶無那,靠人先要偎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霍女》:“﹝ 黃生 ﹞固卻之;女不去,應對間,嬈婉無那。”

流陰

(1).浮雲。 唐 王昌齡 《東溪玩月》詩:“萬木分空霽,流陰中夜攢。”

(2).飄動的陰影。 清 方文 《李臨淮玄素招集松筠閣》詩:“大壑生秋雲,流陰被芳甸。”

近支

宗族中血統關係較近的分支

詩詞推薦

歲暮祫祭太廟禮成六韻原文_歲暮祫祭太廟禮成六韻的賞析_古詩文